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育研究

2016-03-16 06:03卢贶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践创新培养高职

卢贶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育研究

卢贶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430205)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学现代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还需在思维、表述、质疑、动手操作等方面,培养其综合能力。本文基于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支撑,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实践创新;培养

创新对国家和民族非常重要,是其前进的灵魂,也是其持之以恒,不断发展的动力。对于现在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必须掌握的诸多能力中,实践创新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过程中,为应对越来越剧烈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尤其需要培养具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具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意识和品质。近年以来,各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获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不过仍有一些阻碍和制约培养高职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客观和主观因素。这些因素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不足。所以,如何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需要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制定合理有效的改革措施[1]。

一、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情况

高职电子专业以培养能熟练操作各种相关电子设备和装置,具有分析、应用、开发和装配制造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开设的课程有以下问题:设置的专业课程里面,理论教学课时偏多,而实验课时偏少,特别是实践课时更是不足;在安排教学内容方面,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与当前社会和技术发展不相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教学偏重,实践能力培养偏轻,重知识内容的教育,轻实践创造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有:

(1)有些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境,如实验、实践的教学条件、场地和设备等,与教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和阻碍了学生开展实践创造和创新活动。

(2)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从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设计来看,有些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验、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存在设置不连续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改进。

(3)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缺乏创新。一些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较多的开设验证性实验,缺少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

(4)学生缺乏学习的主体意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主体意识,主动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自我能力提升的意识不足,缺少创造和创新实践教学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

(一)建立培养创造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1.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对专业课程,特别是实验实践课程要进一步做系统化、模块化的教学设计。电子类专业前三个学期不区分具体专业类别,进行通才式教学培养,后续的两学期可依据学生自身兴趣选择相关专业进一步学习。建立“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教学模式,以培养技能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接口,综合各种教学内容和资源,建立实践创造和创新教学团队。研究与完善课程设置,重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实时跟踪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生同合作、同发展,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3]。

2.发挥教师主导教学及学生主体学习作用,尽可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积极主动参加到创造创新的实践活动中。①将最新知识、技术导入新课程,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合理配置情景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②增强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精简布置的课堂作业,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学、完成课外创新性实践任务,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③组建小的学习团队,运用讨论、启发式教学,鼓励学习团队中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积极独立有效思考、探究事物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深入程度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理论教学讲授的内容应遵循“够用”原则,而实践教学部分应不断加强,并融入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能学到很多理论内容和知识,但这些理论内容和知识是无法培养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创新实践教学能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创新实践教学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尤其是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提高实操水平、工作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则为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提供了契机,例如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规划中将电子技术、电子仪器仪表使用、电子工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提前安排;把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逐渐改为功能验证、系统联调相结合方式;整合传统的实训课程,开设《智能电子产品原理》选修课程和独立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训课程》[4]。

(三)构建创新教育平台

电子类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体系分四个阶段,低年级属基础训练,高年级时把科技小组创新制作、毕业设计等作为实战演练情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工作,以及实施工程实践项目的能力[5]。

第一层是专业基础练习。在第一、二两个学期,通过实验实践课程,学习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完成认识过程基础训练。目的是掌握电子理论基础知识,对工具、仪器、设备等的使用方法,一般操作和工作过程,常用电子工艺操作练习,电子元件、零件装配与制作。训练途径为电子工艺实训安排2~3周,电子装配实训安排1~3周。

第二层为电子系统训练。在第二、三的两个学期,通过电子相关专业课程和验证型、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实训完成电子产品和系统的综合学习和训练。目的是提高设计、制作、调试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知识、系统分析能力,增强训练方法为电子类课程实验、实训;电子系统综合实训课,安排3周时间;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训,安排3~4周时间。

第三层为综合能力训练。在第四学期,通过自定义创新作品、电子产品整机制作和参加TI杯、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做创新教育方面的训练。目的是培养基本创新思维,训练电子产品系统设计能力,启发学生创新水平和积极参加创新活动。以电子产品创新设计为训练方法,安排3周时间;开展电子产品整机制作,参加TI杯、挑战杯等相关活动。

第四层为实践创新训练。在第五、六的两个学期,通过相关竞赛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目的是强化学生电子产品设计和制作的创新综合能力,达到创新优秀人才的培养。训练途径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省级技能大赛和各种学生自己提出的设计、制作科技活动。

根据实践创造创新培养的要求,实验、实训教学课程和内容要实时更新,比如把新的电子元器件、虚拟技术和自动设计技术(如EDA技术、电子电路模拟仿真、虚拟仪器和设备使用、ASIC设计等)引入到教学课程中,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方法、设备和环境,提升实验实训课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另外,投入专项资金建立电子产品创新实验室(基地),营造积极思考、独立自主、主动学习的环境[6]。

(四)以电子竞赛作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比较合适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该项赛事可推动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相关课程教学知识点的更新和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有助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不断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高职学生分工合作、团队工作的群体精神;有助于培养和提升高职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将广大高职学生吸收到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组织中去,为优秀人才的锻炼和成长建立良好环境。只有指定专门针对该项竞赛为目标的培养方式和内容,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理论联系相结合的能力,才能培养出普通的教学课堂无法培养的参赛选手。

在实际电子竞赛过程中,参加竞赛的学生选手只能在很短的时间段内(一般为4~5天),完成赛题分析、收集和整理相关技术材料,讨论和明确比赛题目的技术方案,比赛题目的硬件和软件总体设计说明、软硬件的详细设计说明,根据明确的技术方法选择和采购相关的元器件,焊接、装配、制作比赛作品,作品的联调测试,排除作品的问题故障,还要编写比赛作品相关的设计文档和技术报告。在比赛作品演示阶段,参赛学生需要面对专家评委,操作和演示自己的作品,让专家评委对作品进行检验和评分,并当面口述相关的提问。这些比赛要求的内容和过程,对于参赛学生来说,有较高的挑战和难度。通过对竞赛内容和过程的深入了解,不论是竞赛培训还是比赛当中,都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和内容,以及掌握这些知识和内容的程度,当然还需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所以电子竞赛不是针对某一门教学课程的考核或某个单项实验、实训的考试。从电子竞赛涉及到专业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来看,是非常高的,同时对这些专业知识内容综合灵活使用,和电子竞赛中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使用,都要求参赛学生掌握和精通。所以虽然电子竞赛时间安排只有四到五天左右,但竞赛中竞争强度很大,制作能够获奖的作品难度更高,要求更严。也正是因为真枪实干的竞赛环境,激励着参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磨练越多,才能增强越多。参赛学生都很年轻,在竞赛中有能力迸发出活跃的思维,在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会想出许多新主意和新点子,强化了创新创造意识。所以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磨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分工和合作精神,高效严谨的作风。

结语

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情况,分析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然后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支撑,构建可操作性强的个性化、多层次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探索合理有效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以技能比赛为平台建立实践创新教学途径,建立多层次创造创新实践教学环境,对培养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学生的创造创新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傅世侠,等.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91-155.

[2]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86-107.

[3]薛凝,等.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9):78-80.

[4]戚业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深层次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48-50.

[5]黄金侠,等.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60-62.

[6]刘志.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成因调查报告[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11(07):21-23.

程教学平台研发”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03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3-0110-03

[收稿日期]2015-12-26

[基金项目]2015年武汉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武教高[2015]5号)“基于Cortex-M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课

[作者简介]卢贶(1973-),男,湖北武汉人,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技术及嵌入式系统技术。

Research on Innovation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of Electrical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 Kuang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Wuhan 430205,Hubei)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demand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also the direction and goal of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rnization.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a certain kind of practice and operation ability,but also need to cultivat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thinking,expressing,questioning,operating and so on.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n takes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a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practical training as the support,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bility,and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creative ability.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ractical innovation;cultivation

猜你喜欢
实践创新培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