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大学治理助推卓越院校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2016-03-16 06:03彭新竹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项目建设

温 宇,彭新竹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以现代大学治理助推卓越院校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温 宇,彭新竹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摘要]文章提出“多元、分权、互动”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认为现代大学治理对于卓越院校项目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完善治理结构、健全运行机制、建设卓越文化、在关键领域寻求突破才能实现卓越发展。

[关键词]现代大学治理;卓越院校;项目建设

提升治理能力是党和国家对职业院校的新要求,是推动学院改革创新和构建利益共同体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理论一跃成为了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政策话语。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与学生、用人单位、政府机构、学生家长等都存在利益关系。要做到使各方满意,必须建立有利于利益关系各方共同参与治理的机制,才能适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助推卓越院校建设。

一、现代大学治理理念

现代治理的核心理念是多方协同、共同治理,其核心要义是“多元、分权、互动”。“多元”是指参与主体多元化。治理与管理最大的不同是管理通常仅仅依靠行政权力主体,但治理的着眼点是促进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参与。大学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要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关键在于真正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社区、学生家长等社会多元主体实质性参与。“分权”是指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以及民主权力相互制衡,改变学术权力与民主权力长期受到党政权力的干预的现状,赋予各级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组成的学术系统和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等组成的社群系统更多的参与决策、审议、咨询等权力。“互动”指治理主体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改变传统的科层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和集权制的管理体制,形成彼此依赖、互惠合作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与机制。其中的关键着力点在于职能部门要树立服务理念,在彼此间高度信任、有效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协商、对话,共谋发展。

二、现代大学治理与卓越院校建设

(一)完善治理结构实现依法治校

以核准的《章程》为蓝本,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院务会议事规则》,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程序和规范;修订《学术委员会章程》和《教学工作委员会章程》,制定《教师工作委员会章程》、《教授委员会章程》、《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章程》;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章程》。落实“他方中心”理念,依托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教集团,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建“理事会”;建立敏捷响应市场的各部门动态并行联动机制,及时收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市场方面的有关信息,为学院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1、构架“功能型”行政组织。改革现有的科层式内部行政架构,建设以实现办学功能为目标的行政组织架构,形成由决策层和执行层组成的扁平化组织体系。决策管理层由院长及其副院长组成,执行层由职能处室和教学机构组成,变“院长—副院长—部门”的行政执行体系为“院长(含副院长)—部门”的行政执行体系,提高行政执行的敏捷响应能力。合并职能相近的行政组织机构,教辅和工勤人员占教职工数的比例缩减到30%以下,调整原有机构的结构和功能,组织人事处承担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学生处承担学生发展中心的功能,科技处承担科研发展中心的功能。适应专业集群式发展需要,按照专业群组建二级学院,调整系(院)结构,优化专业资源配置,将原有的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现代设计艺术系、经济管理系、商贸旅游系7个系(院)调整为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和经济贸易学院6个二级学院。

2、建设协同工作的学术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以各级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决策体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设定学术委员会职能,明确其行使审议、评定、咨询和决策等学术事务职权的行使权限。在二级学院或系部设立与校级学术委员会相对接的基层学术组织,如教授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等,发挥其在学校、二级学院及教师之间的协调作用。根据卓越院校专业群发展建设的需要,组建海外拓展人才培养基地、现代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等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形成学术交流和协同创新机制。各专业学术组织机构,根据资源共享、相互协同的原则开展工作,促进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渗透、交叉与合作。

3、深化学院、二级学院两级管理改革。深化责权利清晰、管理科学的学院、二级学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院、二级学院两级管理制和经费包干制,按照“办学功能基本独立,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原则,提高二级学院在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社会服务中的主动性,支持二级学院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激发办学活力。将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和本级学术决策等权力下放给二级学院,实行目标管理。二级学院实行党政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领导体制。党政联席会议是决策机构,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研究决定本学院改革发展及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学生管理等重要事项。学术委员会是学术咨询机构,为二级学院的学术研究、改革与发展以及重要政策的制订等提供决策咨询。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民主监督机构,对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决策和党政领导的工作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二)健全运行机制实现依规发展

1、健全开放型决策机制。推进多元治理,增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落实党委“最高决策机构”的角色定位,履行好监督职责,在学术本位理念指导下,明晰党委与院长之间、行政管理与其他主体之间、学院与系部之间的权力与责任的边界。改革垂直集中的决策权力,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横向分权,学院和系部之间纵向分权”的决策机制。健全学术组织、双代会、学生团体及社会各界的审议咨询和监督反馈的决策机制。

2、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建章立制工作长效机制,对学院各类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及时公布修订、废止和制定的规章制度。完善教学运行和教学质量保障相关制度建设,制订(修订)专业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并形成系列“工作标准”。完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受教育者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学生“人人成才”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全院教职工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3、优化完备执行机制。建立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处理等环节的执行体系,完善各环节的实施标准和程序。调整部门职责,建立敏捷响应市场的各部门动态并行联动机制。改革层级服从关系,实行业务流程的“顺序服从”,即根据业务属性由归口业务部门进行确认,提高执行效率。加强实体性规章制度建设,用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加强程序性规章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操作;加强实体性、程序性和保障性规章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执行,对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的处理和纠正。

4、建立质量诊断与持续改进机制。成立院长任组长的内部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与督导室合署办公,负责有关质量标准的统筹编制和组织实施。导入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内部质量管理规程”、“教学质量管理规程”、“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办学质量跟踪调研和反馈办法”等制度性文件,出台“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办法”、“企业评教标准”等教学质量激励与监控标准。根据国家和省级教学工作诊改指导方案,组织开展专业技能抽查、毕业设计抽查、综合素质测试等人才培养质量监测活动,实施自主诊断和持续改进。引入社会第三方组织开展办学质量的跟踪调研和年度评价,出台《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将年度质量报告与学院内部质量审查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积极参加机械行业专业教学诊断并据此改进,主动发布年度质量报告并接受社会监督。

(三)建设卓越文化凝聚创新合力

不断“超越自我”,为实现“内涵发展、国际水准、层次提升、再续辉煌”的发展目标持续努力。坚持“大工业”服务观,将工业文化优秀元素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鼓励师生精湛技艺,刻苦钻研。树立“大教师”观,进一步明确教学、管理、教辅岗位教职员工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文化氛围。营造“人人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一线教职员工献计献策,不断激发教职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引导每一位员工认同学院的发展愿景,积极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成才”的创业干事氛围。大力倡导跨界合作、协同创新,积极构建“赶、学、比、拼”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班子之间、部门之间、同事之间“互相补台、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主流文化。

(四)重点领域突破实现卓越发展

1、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计划。持续推进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聘用制,在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完善向第三方服务机构“购买”物业管理、校园环境保洁等辅助工作的规范;修订完善部门职责、岗位要求和工作标准,完善分类考核体系,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探索教师发展性评价方式。实行教学、管理、技术服务项目负责制,完善项目制、任务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在学院内部服务机构和具有对外服务功能的实训室、校办产业和其它部门实行“业绩评估制”和“目标管理制”;制定《职员制改革实施细则》,推行辅导员、管理队伍的职员制改革,建立以责任目标为导向,职级职位相结合的岗位聘任制。

2、实施多元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计划。发挥湖南省机械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的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政、行、企、校协同创新机制。探索以学院出场地、出研究成果、出教育培训资源,企业出资金、出设备、出产品及技术,按一定比例确定责权利关系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或企业学院。鼓励专业教师以研究成果、技术、技能参股,与学院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责任,建设股份制制工作室。

3、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走出去”计划。制订并实施《社会服务工作管理办法》,完善《社会服务成果考核与奖励办法》,将教师社会服务业绩,按照一定比例折合成工作量,纳入到绩效管理考核或非主讲工作考核中。设立社会服务奖励基金,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构建社会服务信息公开和分享机制,建设和完善信息资源库,准确提供和分享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为项目合作决策判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祁占勇.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办学自主权的实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2]王纪安.试论高等职业院校的章程建设与内部治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

[3]刘凌.完善内部治理,健全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机制[J].中外企业家,2016(2).

[4]陈光臻.基于院系两级管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

[5]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章程

[6]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卓越院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XJK013QZY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6)03-0118-03

[收稿日期]2016-5-2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研究”(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温宇(1983-),女,湖南永州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彭新竹(1970-),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Outstanding Colleges by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

WEN Yu,PENG Xin-zhu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Changsha410208,Hunan)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s ideas of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namely multielement,separation of powers,interaction,and believes that the 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outstanding colleges.To realize the outstanding develop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should be improved,and the outstanding culture should be formed,and the breakthrough should be found in the key field.

[Key words]modern university governance,outstanding colleges,project construction

猜你喜欢
项目建设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项目建设期内控制度体系顶层设计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有效性模型构建与研究
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