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德波顿散文的哲理叙事艺术探索

2016-03-16 06:34徐兆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阿兰

徐兆星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国 BT71NN)



阿兰·德波顿散文的哲理叙事艺术探索

徐兆星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国BT71NN)

[摘要]阿兰·德波顿是当代文坛一位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英伦才子型作家,其作品寓情于理、寓理于事,寓哲学探索于文学创作;其文字清新俊逸、温和睿智、幽默风趣,能给予读者非一般文学作品所能带来的独特享受;他巧妙利用文学语言感性细腻的艺术特性传达出了严肃敏锐的哲学思考才能带给人们的独特理性愉悦。换言之,阿兰·德波顿善用文学语言讲述哲学道理;其创作灵感既源自个人经历,又源于对人世百态的敏锐观察和深切体悟。《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和《写给无神论者》是阿兰·德波顿哲学意味最浓的三部散文作品,且都延续他一贯的创作风格,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阿兰·德波顿;哲理叙事;《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写给无神论者》

阿兰·德波顿的哲学思想受到作家普鲁斯特和蒙田的影响,而其戏谑调侃的笔调亦有王尔德的遗风。《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写给无神论者》三部散文集是他睿智人生思考的辑录,也是他层层递进、深入阐释哲学的现世治愈功能的三部曲。学者周国平认为,“哲学与文学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形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般来说,哲学应该以文学的方式存在于文学作品之中,在作品中最好隐而不露,无迹可寻,却又似乎无处不在”。阿兰·德波顿的文风恰好体现了文学与哲学的这种关系,在他的这三部哲学散文作品中,文学的语言和哲学的思考是一种水乳交融、共生互现的关系。这些作品是散文的形式,哲学的内质,其文笔洒脱幽默、机智风趣,而其思想平易近人,关照心灵。

一、所谓“慰藉”——哲学作为一种关照现世生活的智慧:《哲学的慰藉》

在阿兰·德波顿看来,哲学最大的现世功能就是用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这种痛苦既有主观自找的,如追名逐利,欲望纠葛;也有外界强加的,如天灾人祸,种种不公平的遭遇。凡此种种引起的内心困扰和痛苦,在哲学家那里都能找到解脱之道和排遣之法。

《哲学的慰藉》全书共分六章,选取六位历史上的哲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哲学对人生的慰藉作用。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应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应的是伊壁鸠鲁;第三章“对受挫折的慰藉”,对应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第四章“对缺陷的慰藉”,对应蒙田;第五章“对伤心的慰藉”,对应叔本华;第六章“困难中的慰藉”,对应的是尼采。苏格拉底凭借通过理性思辨掌握真理的自信直面压倒优势的世俗偏见,甘为真理献身,百死而不悔。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参透人事无常,对命运作最坏的设想,对任何飞来横祸都能做到处变不惊。伊壁鸠鲁认为人生以追求快乐为目的,而他对快乐有自己的理解,摒弃对世俗繁华的追求,远离发号施令的权贵上级,布衣简食,良友为伴,林下泉边,悠闲自在。蒙田自己大半生在藏书楼中度过,却贬低书本知识,因厌恶上流社会的矫揉造作,让饮食男女登上大雅之堂。他痛恨当时学界言必称希腊的引经据典之风,提倡老百姓用自己的话语代替“亚里士多德如是说”。因能力、知识不足而自卑者可从中得到慰藉。天下伤心之人可以从叔本华的极端悲观主义、放弃对此生的一切期待中得到慰藉;而尼采对超人的意志和力量绝对自信又可帮人在一切艰难险阻面前永不放弃。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这些哲学家中的任何一位的观点表现出倾向性,而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笔调流露出了些微质疑。尽管不同的哲学家对人生和世事有着不同的态度和主张,但他们都不随俗、不从众、不畏权势,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成体系的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而作者正是要借哲学家之口告诉人们思想的重要,对于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问题,不假思索本能做出反应,与通过思考,理性对待,结果往往会是大相径庭的。

作为一本哲学入门读物,作者以平和细腻的散文笔调讲述了每个哲学家的生平故事,且结合亲身经历和当下人的生活实际,娓娓道来,夹叙夹议,文笔生动幽默,读来兴味盎然。但是,如果一个哲学研究者来读这本书,特别是若他专攻其中某一位的哲学思想,未必完全赞同作者对这些哲学家所对应的人生处境的阐释。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哲学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源自对人生苦难反思的产物,典型的例子就有斯多葛派的宿命论哲学和叔本华的具有悲观主义倾向的哲学。

二、所谓“身份”——解开现世功名的困扰:《身份的焦虑》

焦虑是当今社会的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体验。一方面,社会发展要求人们转变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在短期内各种旧有的观念和制度又不可能迅速更新适应社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改革者和决策者正面临坚守与革新的两难境地,每个个体在日常行为,特别是进行人生重大抉择时,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忧虑心理。客观来看,适度焦虑是正常的,对人的发展有利;而过度焦虑则害人害己,影响人际关系和谐,也会打破个体内在的自我和谐。

《身份的焦虑》主要从“焦虑起因”和“解决方法”两方面着手对现世中人们的身份焦虑现象进行多维度的思考,揭示出个体内心体验和社会全体观念、社会思潮以及经济、政治因素对人身份焦虑产生诱发因素,并从哲学、艺术、政治、基督教以及波西米亚生活方式等角度,结合古往今来人们的实践经验,给出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可供尝试和操作的缓解焦虑的具体办法。较之《哲学的慰藉》一书,这部作品的针对性更强,是对哲学慰藉作用的深化和拓展,焦虑作为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是哲学现实关照作用的一个具体对象。周国平在《哲学的慰藉》一书序言中已经指出,哲学不仅仅是慰藉,更是对于智慧的追求。而《身份的焦虑》则是哲学智慧的具体运用,探讨的焦点更为集中,阐述也更为深刻,且在列举事例方面更能以历史的眼光关注现当代人生活的实际问题,通过古今各国人们对身份焦虑体验的对比,总结出人类解决焦虑问题的共通方式。

三、所谓“信仰”——作为一种哲学的宗教:《写给无神论者》

宗教关乎信仰,信仰向来都是一个神圣而严肃的话题。人的信仰总体可分为信神的和不信神的,即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能不相信神圣。换言之,不信教的人,不应该排斥宗教,或对信教者带有偏见,对未知的事物应当有一颗敬畏之心。信仰何种宗教往往与个人所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特殊个人经历有关,信仰从来都是不可以勉强的。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以很善良。但不相信世间有神圣价值的存在,对世间万物没有一颗敬畏之心的人,则会是一个百无禁忌、为所欲为的恶人。

《写给无神论者》是一个生长在西方深厚传统宗教文化熏陶下的学者型作家对宗教性质及作用的一番中肯理性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作者本人是无神论者,他对于宗教作为一门学问的知识体系、发展脉络及流变才能有一种不偏不倚、中性客观的审视态度。这本书信息量很大,对西方经院哲学和宗教流派进行了细致地梳理总结和对比分析,首先开宗明义的启迪读者,对于无神论者宗教同样是人们汲取人生智慧的源泉,即“智慧无关教义”。这一提法本身也有利于消除人们对于不同宗教或教派差异分歧的顾虑,明确了宗教探寻人生智慧的共通性。接着,作者分别从“群体”“和善”“教育”“温情”“悲悯”“视角”“艺术”“建筑”和“体制”等多个角度揭示宗教对人性、人情、社会关系、思想观念、艺术创作、建筑风格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通过大量图片和事例的佐证,作者向读者清楚地呈现了宗教在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地域文化中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正反两方面作用。

四、结论

阿兰·德波顿的三部作品借用感性的艺术形式传达理性的愉悦,站在哲学的高度,使这些作品具有了一般随笔所不具有的人性品位和思辨深度,然而哲学在这里提供的只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并非观点的强行灌输。在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作者从来都不是简单刻板地摆出理论,而是与或历史、或当下、或文本中的人物相对照,使读者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随着作者一同思考,穿越历史时空,跨越地理界限,不断转换视角重新审视现实生活中那些看似司空见惯的问题,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受到心智的启迪,从而获得一种智性提升的愉悦。

读阿兰·德波顿的散文,读者容易产生一种清新明快的洒脱心境。其作品语言犹如促膝谈心般亲切随和,而又风趣幽默。这种如同与读者直接对话般的叙述方式,本身就具有后现代文学文本的开放性的自我解构的特征。读者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进行全新的思想交流的精神体验。阿兰·德波顿这三部哲学散文最大的妙处是其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在他的笔下,哲学家从神坛庙殿中走了下来,走进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他思接千载,驰骋跳跃于古今之间,把古代哲人的思维展示在现代人物和时髦的生活方式中;他的文风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字里行间都透着洒脱超然的精神贵族气质,而表达方式又直观形象,平易近人,从而摘下哲学艰深枯燥的面具。

[参考文献]

[1]Critchley,Simon. Continental Philosoph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M].Beijing:Beij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

[2]Russell,Bertrand.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M].New York:American Book-Stratford Press,1945.

[3]Searle,John R.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Beijing:Beijing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4]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阿兰·德波顿.陈广兴,南治国.身份的焦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6]阿兰·德波顿.资中筠.哲学的慰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7]阿兰·德波顿.梅俊杰.写给无神论者[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8]周国平.各自的朝圣路[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谷晓红

An Explor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Narrative Style in Alain de Botton’s Prosaic Collections

XU Zhao-xing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Belfast BT71NN,UK)

Abstract:Alain de Botton is a contemporary British author with a unique writing style. As a talented writer inheriting the glorious tradition of British University Wits,he merges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into literary creation,presenting his ethos and pathos through rational elaboration of principles and senses. His language is fresh and elegant,gentle and brilliant,and with a great sense of humor,which is able to endow readers with a particular kind of enjoyment surpassing normal literary works. He is skillful in manipulating language by means of its sensational and delicate side of artfulness to convey a unique sense of refined pleasure to people after philosophical thinking with seriousness and acuteness. In other words,he is good at expounding philosophical views in literary language,and his enlightenments derive from both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his exquisite observation and sensitive epiphany on human life in society. The three books are the prosaic collections of the strongest flavor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mong his works,which all maintain his long-standing writing style,expressing his profound meditations on human life and society,with broad and deep mind of humanitarianism glittering between lines. And his thorough grasp of mundane affairs and 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about worldly wisdom are reflected in his moderate and graceful writing style with a sense of detachment to triviality,which brings readers a breezing sense of refreshment and a sudden sense of relief.

Key words:Alain de Botton’s;philosophical prose;“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Status Anxiety”;“Religion for Atheists:A Non-believer’s Guide to the Uses of Religion”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2.015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2—0069—03

[作者简介]徐兆星(1986-),女,合肥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翻译研究。

[收稿日期]2015-04-20

猜你喜欢
阿兰
原始的塑造——多米尼克·阿兰作品欣赏
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
真理的存在方式:阿兰·巴迪欧电影哲学思考
鸟有翅膀,孩子有书
善良是最好的名片
阿兰最新专辑《十念》主打歌曲《赌注》MV发布
唯美歌姬阿兰全新单曲《兰之乐光Lan of music light》正式首发
旁敲侧击
旁敲侧击
又回来了破吉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