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纳丧葬习俗观

2016-03-16 07:21李小梅
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鬼神死者天堂

李小梅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辨风正俗】

兰纳丧葬习俗观

李小梅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兰纳的地域范围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南和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居住在该地区的“当地人”。兰纳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各种习俗。兰纳人对待死亡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式。本文重点阐述兰纳人从临终到死亡所做的一些仪式,从中探析兰纳人的生死观。

兰纳;丧葬;仪式;生死观

一、临终到死亡

兰纳人把得了“老年病”的人称为“昆兰巴”,指病重将要离世的人。病人到了“昆兰巴”的程度时,亲友们就要时刻守护着,还要不停地呼叫病人的名字,以防病人的灵魂离开他的身体游走到其他地方,或是防止被死神带走。兰纳人认为:只要呼唤病人的名字,他的灵魂听到后就会回到自己的身体,病还有痊愈的可能。传说有一个“昆兰巴”,他的灵魂离开身体走到一座桥边,有人在河对岸向他招手示意他过去,但他听到亲人们的呼唤就原路返回并且苏醒过来,此事被别人知道就说还好你没过桥,否则,你就会死去。[1]这体现了兰纳人对鬼神、灵魂崇拜的思想。有的病人长期卧床不起,但食量很大,还喜欢吃怪味食物,白天昏迷不醒,晚上却两眼发光。按照兰纳人的说法,该病人其实已经死去,只是有鬼附在病人身上,这时就要找驱鬼的先生来驱鬼。驱鬼仪式是在病人旁边的旧锅里点燃草药、干辣椒,使其产生大量的浓烟,熏得病人无法呼吸,直到窒息而死。这是兰纳人迷信的做法,受原始鬼神文化的影响。有的“昆兰巴”卧床几个月,病情都不好转,也不死去,村里老一辈的人同情照顾病人的亲友便让他们到寺庙里请一位僧人来给病人讲佛经。经文的内容大概是说,不要留恋自己在世间留下的财物,可无牵无挂地到另一个世界,早点投胎重新做人。兰纳人认为病人听完佛经后在三到七天之内或康复或死去,这些都是兰纳人借用迷信或佛教的思想来理解死亡。

兰纳人认为人死亡时会出现预示死亡的征兆物。如果有“昆兰巴”的病人家附近出现乌鸦或戴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能够预知别人厄运的一种鸟)时,村里的人们就会说病人不久就会死去。[2]

根据兰纳人灵魂崇拜的相关传说,病人临终时家人需做的事是:一是通知病人的亲友,商量死者后事;二是帮病人收、叠衣服,并给病人准备放在死者衣袋和嘴里的金银,人们认为死者死后到了冥界也要花钱,如果不给死者金银,死者会回来向活人索要,这样就会给活人的生活造成麻烦;三是为死者准备渡河的假船,让死者有船渡过人鬼之间的大河;四是请僧人来给死者讲经,并向佛教“三宝”请罪。

兰纳人认为病人会灵魂出窍。据说经常守护“昆兰巴”的人能看到死者灵魂飘离身体,之后病人便会死亡。这时亲友们就要一起哭唱,兰纳称作“回”,内容是关于死者生前给子女和家庭的恩德,希望死者安心上路之类的话语。

死者从临终到死亡期间,兰纳人主要信仰的是原始宗教中的灵魂信仰和鬼神信仰,如不断呼喊死者的名字,目的是把病人的魂魄叫回体内,驱鬼仪式的目的是把附在病人体内的鬼怪驱逐出去等。

二、死亡后的仪式

死者死亡后的程序比较复杂、繁琐,主要有给死者洗澡、仪容、栓棉线、点天灯、准备棺木、抬尸体入棺材、祭祀尸体、制作“三尾旗”、准备“筒靠”、准备“尸木”、准备丧礼上的饭食、出殡、起棺抬出家门、抬棺上山火化及火化后的后续工作等。[3]

兰纳丧葬过程体现了兰纳人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原始宗教的思想观和佛教思想观相互融合。原始的宗教思想观主要有三点。第一,灵魂崇拜,如“点天灯”(为死者灵魂引路)、“栓棉线”(用线栓住死者灵魂,不让灵魂四处飞散)、“牵魂仪式”(将死者的灵魂引入天堂)等。第二,鬼神崇拜,如家神、水神、山神、谷神、祖先神和寨神等,葬礼中“正常死亡”的人家能得到亲友物质上的资助,这样亲友才能得到变成鬼神的死者的保佑。第三,祖先崇拜,如兰纳人称自己的祖先为“皮布压达压(祖母、祖父、爷爷、奶奶的鬼神)”,家中祖父母去世后都会仿照人类的日常生活,专门为祖先神建造“祭室”或“鬼房”,在里面放入死者生前的物品,并经常献祭祖先。“祭室”或“鬼房”也就成了死者灵魂和活人对话的场所,通常死者的灵魂会附在主事先生(类似于通灵人)身上,让主事先生讲出死者在鬼界的疾苦和需求,现在该仪式已改为僧人来做。

佛教的思想观主要也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天堂与地狱的思想观,如兰纳丧葬中的灵柩车、火葬亭等均仿照佛教中“天堂”宫殿的造型。丧葬中请僧人讲经说佛就是引领死者灵魂上天堂等。第二,轮回转世的思想观,如正常死亡采用火葬,非正常死亡采用土葬。第三,因果业报的思想观,表现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葬礼举行方式不同。正常死亡的人被认为是今世功德圆满,得了好报,是前世善果的回赠,死后可以升上天堂。而非正常死亡的人是因为前世犯下的罪恶深重,在今世遭到了报应,死后可能会下地狱。

三、结语

兰纳葬礼举行时间长,步骤完整,场面热闹,主要强调为死者和家属做功德。原始宗教信仰和佛教信仰的思想尽显于整个丧葬过程中,体现了兰纳人在面对死者时既崇敬又恐惧的心理。兰纳人用鬼神观、灵魂观来解释死亡的同时,又使用佛教中生死轮回、天堂和地狱的观念来解释死亡,原始宗教和佛教观相融互补。

[1]妮蓬·康盖欧.兰纳历史——佛教对兰纳的影响[D].曼谷:帕尼亚大学,1982.

[2]撒提·歌索.兰纳习俗与地方民族智慧研究[M].清迈:商业发展出版社,1978.97.

[3]马拉·扎勒恩.死亡[M].曼谷:高娜出版社,1968.68.

【责任编辑:刘亚男】

2015-11-05

李小梅(1979-),女,云南永仁人,讲师,主要从事泰国语教学及泰国历史、文化研究。

K892

A

1673-7725(2016)02-0042-02

猜你喜欢
鬼神死者天堂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ORGANIZED GIVING
天堂湿地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鸟天堂
鬼神
走近“死者之脸”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天堂游
自杀还是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