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PPP投资模式下项目管理运作和风险

2016-03-16 08:06
环球市场 2016年22期
关键词:运作项目管理融资

田 振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浅析PPP投资模式下项目管理运作和风险

田 振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

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使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增多,并且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有通过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的投资不足、渠道单一、主体地位不清等问题。PPP投资模式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其关系到国家、社会公众及私营机构之间的合作,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交汇。本文概述了PPP模式,对PPP投资模式下项目管理运作和风险进行了探讨分析。

PPP投资模式;项目管理;运作;风险

PPP模式需要政府与私营企业共同合作,互相帮助才能够完成经营。在PPP项目经营模式下,私人企业与政府机关能够进行高度合作,共同为公共设施建设出力;这样的经营合作方式,往往能够获得相比于普通经营模式更为有利的经营成果。

一、PPP投资模式的概述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政府公共机关与私营企业相互进行合作经营一个共同项目的模式,项目当中的三方分别为政府公共机关、私营企业以及非营利性企业三者;这三者之间通过共同经营一个公共事业项目,来达到相互合作的关系。在PPP项目经营模式当中,政府往往不会将项目的全部责任都推到另外两方身上,而是会与二者共同进退,一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这也就使得三方所需要承受的成本与风险都大幅度的减低了,从而避开了风险威胁,实现了彼此之间的利益共享,并且充分的利用了债务性融资成本低而效益高的优势,实现了合作三方的互惠互利。

二、PPP投资模式下项目管理运作

1、PPP投资模式下融资模式管理运作。我国PPP项目一般都会采用无追索权的融资管理模式,而在回购阶段则会采取有追索权的融资管理经营模式,这样的融资管理模式,能够更好的规范借贷两方彼此之间对权利以及义务、风险的相互承担情况,使双方都能够不可避免的负担相对应的责任;PPP项目融资管理模式的当事人和责任承担人分别为融资人、投资人、中间担保人等,其中融资人指的是为了能够让项目得以开发建设并经营下去而成立的针对项目的经济实体,或是相关项目的责任公司;投资人一般指的是能够为三方所共同进行经营的项目直接提供融资的政府公共机关或是个人财团组织等;而中间担保人则指的是能够为三方经营建设项目的融资人提供相应的资金担保的责任组织或政府机构。

2、PPP投资模式下项目债务资金管理运作。PPP投资模式下的项目相关经营公司一般会由政府给予相应的授权来进行经营运作,并由三方围绕某一项目主要经营公司来进行经营和建设;一般情况下,融资的主体大都为主要进行该项目经营的公司,其经营过程中的资本金大都由项目主营公司的股东以个人资产的形式进行出资,其资金将被用来作为整个项目运行的资本金进行管理和使用。项目的债务资金应该通过以向商业银行进行长期贷款的方式进行筹集,未经三方允许,任何一方不得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获得。项目的相应注册资金,应由该项目主要负责经营的公司股东,分期在两年之内以货币的形式交足;剩余的项目建设款项应由该项目公司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来进行解决。在项目进行建设的期间内,项目公司的相关股东不会对整个项目的贷款给予担保;建设完成之后,项目贷款资金会由公司的股东进行承担。

3、PPP投资模式下的项目财务管理运作。PPP投资模式下的项目财务一般需要进行投标及合同签订的事前管理、项目建设工程施工的财务事中控制管理以及项目完工后的财务管理等。其中,事前的项目财务管理与控制,需要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PPP项目建设前期的决策与资金准备上,并对所需要进行经营的项目可行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整个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所可能会遇到的风险事项,进行提前的评估与鉴定,并预测出其所能够得到的收益,以此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出风险最低的融资方案;而对于事中的项目财务管理,则需要项目经营三方,根据所建项目的规模、施工周期以及进度所需要消耗的资金来制定合理的资金安排方案,控制好资金的动向;至于事后的财务控制,则需要对项目建成的回购资金进行及时的收取,并确保项目建设之前所进行的贷款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归还银行,从而阻止不良信用记录的产生,并避免项目负责三方,受到长期贷款利息和违约赔偿金额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三、PPP投资模式下项目管理的风险

1、PPP模式存在的风险因素。(1)政府风险因素。政府在PPP项目中的影响,贯穿于确定项目、招标、特许权协议签订、法律法规的制订、税收、外汇政策的调整、政治风险的避免等多方面,PPP项目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支持程度。(2)私营机构投资能力风险。私营机构是PPP项目实施的主体,从我国已经实施的许多案例中,私营机构的投资能力、融资能力等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风险。(3)合作机制方面的风险因素。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是PPP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这种基于双方相互的、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公众参与,私营部门与公共部门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合作机制。我国的PPP项目实践表明,在PPP模式的合作框架下,尚存在着相关合作机制的不足。

2、投融资渠道和平台的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公路、水运、港口码头、民用机场、通用航空设施等项目”。目前,虽然民间资本在总量上规模庞大,但缺少资金归集平台和相应的产业投资基金,因此或需一定的市场发育时间。

3、PPP项目的立法现状看,存在相关立法位阶低、立法水平不高、立法之间有冲突的风险。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大多针对外资,民间资本在参与基础设施 PPP 项目方面依然面临政策、政府观念方面的风险,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给予明确支持。

结束语

PPP投资模式在我国诸多基础设施项目中已顺利实施,应积极探索,完善投资环境,建立相应的监管体制,在保证项目参与各方实现多赢的基础上,保障公众利益不受损伤。促进PPP投资模式的发展。

[1]吴艳群,焦新武.城市轨道交通PPP投融资模式研究[J].甘肃科技.2011(16)

[2]叶晓甦等.PPP项目动态集成化风险管理模式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3)

猜你喜欢
运作项目管理融资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融资
融资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