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6-03-16 08:06何曼茹
环球市场 2016年22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金融机构贫困户

何曼茹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金融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何曼茹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发展出现不均衡问题,各地发展差距较大,我国的贫困问题仍然存在。为解决扶贫问题,我国政府创造性的提出了金融精准扶贫。运用好金融精准扶贫不仅可以使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实现共同富裕,而且能够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多方共赢。

金融扶贫;精准;经济发展

一、前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战略部署,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众多,扶贫任务重大。金融精准扶贫的提出,不仅提供了解决扶贫问题的新思路,而且可以实现多方共赢,使社会各方共同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金融扶贫作为社会扶贫体系的重要力量,应发挥先行作用,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侧重,立足于开发式扶贫,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既讲资金投入又讲风险防控,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着多种问题和挑战,找到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成为打赢金融扶贫这场攻坚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首先归纳出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现实难题;第二部分提出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二、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难题

(一)金融扶贫风险大。贫困地区多面临着粗放式农耕经济,农业生产成本高,产量水平低,需求弹性小,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环境带来的影响大。遇到自然灾害,很容易返贫,这无疑加重了金融扶贫的风险。同时,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容易引发信用风险和金融诈骗的发生。有些贫困户甚至有“金融扶贫是国家救济,可以借钱不还”的错误想法。面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金融产品,贫困户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其次,市场机制不成熟,金融扶贫贷款的质押物无法有效交易和流转,资产评估难、流转难、变现难,要素价格发现功能难以实现,质押物作用难以实现,使金融机构承担风险加大。

(二)金融扶贫成本高。特困地区水利灌溉程度低,公路覆盖面窄、路况差,住房条件差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使扶贫的成本加大。金融扶贫贷款多以小额贷款为主,贷款笔数多,增加了平均贷款的成本。同时,金融扶贫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目前,政府还没有针对贫困地区金融扶贫贷款的风险补贴,财政奖励,税收优惠等政策,扶贫贷款又通常实行较低利率,在低收益,高成本的双重影响下,使金融机构往往无法赚到应有的报酬。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金融机构进入金融扶贫市场的积极性。

(三)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着精准定位的问题。金融扶贫贷款机构与扶贫对象往往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贷款金融机构很难去准确地了解每位贷款对象的具体情况。贫困地区人们又因为受教育水平有限,导致人们有时很难理解这些金融产品,使贷款资源滥用或不能发挥到其自身最大作用,把不同金融产品精准定位到不同类型的扶贫对象身上,是扶贫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三、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一)精准金融扶贫贷款模式,加强金融创新,提高银行、保险、融资担保机构的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好各方的作用,探索助农贷、助保贷、助贫贷等信贷产品,分散和缓释三农信贷风险。也可以采用“村委责任制”,由村委负责对贫困户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并督导资金的用途,进行贷前教育,和贷后培训,并以“互助金”为补充担保金,对贫困户担保物不足的情况进行补充担保,以此减少贷款风险,减少贷款成本,并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避免贷款资金滥用的情况。探索多样化贷款模式,使金融扶贫贷款不仅使贫苦户受益,而是使财政资金效应扩大,金融机构风险可控,贫困农户稳定增收,企业融资难题破解,实现政府,金融机构,企业,贫困农户四赢局面,使全社会得到发展进步。

(二)精准金融扶贫贷款定位,金融机构和贷款困难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贷款成本加大,贷款资源浪费。金融机构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机构间交流,增加机构获得信息的渠道。同时,因为贫困户一般教育水平不高,难以理解复杂的金融产品,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扶贫放贷的金融机构的监管,如发现违规操作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保护好获得贷款的贫困户,维护好金融生态环境。

(三)精准金融扶贫领域。扶贫要对症下药,加强贷款资金的引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调研时提出的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扶贫思路,要求扶贫开发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教育文化事业,重视环境和生态建设,使贫困地区得到可持续发展,提高贷款资金的利用效率,真正使贫困地区脱贫。

(四)精准政府的配合,因金融扶贫贷款属于风险高,成本高,利润少的业务。为了提高金融机构开展此项业务的积极性,政府可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进行风险补贴,降低税率,实施差异化存款准备金,加大对金融扶贫的金融创新研究的投入等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贫困户进行培训,让贫困户更多的了解相关知识,增加自主选择权,减少受到金融诈骗的可能性。从而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金融环境。

四、总结

金融精准扶贫任务任重而道远,既要发挥金融的独特优势,又要把握好精准定位。金融精准扶贫不仅仅是少数几家银行的业务,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贷款模式,做好风险管理,与企业积极沟通,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精准扶贫贷款领域,使贷款真正做到帮助贫困户脱贫。政府应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培训贫困户有关方面知识,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使不合格的金融机构退出金融精准扶贫领域。同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贴,降低税率,等政策,促进市场活力。贫困户自身要做到诚信可靠,提供真实信息,积极偿还贷款,规范贷款用途。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需要社会各方包括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贫困户等的全面配合,发挥各自作用和优势,取长补短,才能使金融精准扶贫不仅仅是扶贫,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何曼茹(1993-)女,河南大学,研究生,金融。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金融机构贫困户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