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音乐表现手法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探析

2016-03-16 08:06徐帆凡
环球市场 2016年22期
关键词:现存元杂剧表现手法

徐帆凡

四川文理学院

元杂剧音乐表现手法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探析

徐帆凡

四川文理学院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影响下,融合各种表现手法形成并发展的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在我国戏曲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元杂剧;表现手法;地位

元杂剧产生于元代,其形成是我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积累、创新的结果,融合了说唱、音乐、舞蹈为一体的戏曲艺术,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新型戏曲形式,为什说新?因为它自身并没有照搬历史,顺其发展,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一套完整严格的体制。元杂剧的出现带来了我国戏曲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期。那么,元杂剧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

一、元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元杂剧最早出现于我国北方,当时并不叫元杂剧,而是北曲杂剧,其实在宋末就已产生,到元代趋于成熟并走向繁盛,这和当时元代的城市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的壮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农业遭到破坏,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又有元朝统治者的向外扩张,当时的城市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也为其提供了广泛的观众基础,再加上当时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与广大劳动人民一样备受压迫,流落民间,大批出入勾栏瓦舍,靠撰写剧本为生,由于他们的参与,大大提高了剧本的质量与价值,为元杂剧的形成提供了创作基础。

除此之外,元朝统治者的爱好与推崇,民族的统一使其各类民间艺术得到交流融合,当时的社会条件极其有利于元杂剧的形成。

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吸收词调、唱赚、大曲等各种曲调和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番曲”,发展而来的。在金代,出现了一种民间表演艺术用的底本―金院本,其段数较复杂,音乐较简单,蕴含了表演、歌舞等因素,当时已有了用故事进行表演的成分,元杂剧继承了它的演出形式,还在其基础上扩充角色为旦、末、净、杂等。在北宋出现的诸宫调,是一种大型的说唱艺术,由多套曲牌构成,它最显著的音乐特征是宫调的多样性。如我国现存诸宫调最完整的《西厢记》(又称《董西厢》)全本就用了正宫、道宫等十四个宫调。它们的出现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元杂剧音乐的表现手法

元杂剧的音乐结构为曲牌体,是早期戏剧音乐发展的主要形式。元杂剧有一整套严格的体制,是以“折”为单位,一本通常为四折,有时会加入一个楔子,可位于开头或折与折之间,这种情况通常是在情感抒发意犹未尽时,加以楔子进行补充,近似于声乐曲目中的引子或是连接小节。也有剧本为五折的,如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则有五折,再加有楔子,还有史书所记载六折剧本的,如张时起的《赛花月秋千记》。元杂剧一般都是一本一个故事,但也有剧情复杂的时候,可增加本数,如关汉卿的《破窑记》、《浇花旦》则有二本,王实甫的《西厢记》一共为二十折,有五本。 元杂剧在音乐风格上,多采用七声音阶,偏音的运用较为自由灵活,常常以跳进为主,形成豪爽奔放、高亢激越的音乐风格,常用的特性音调是清乐,其中宫调、羽调、角调使用频率较多,而商调和徵调是运用较少的,它的形成与构成曲调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元杂剧以叙事为外部形态,以抒情为首要目的,两者合二为一,融会贯通,因此具有鲜明的叙事抒情的特征。其伴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弦乐器有古筝、琵琶、三弦等,打击乐器有鼓、板、锣等,这些乐器更加加强了元杂剧的音乐风格。元杂剧在歌唱时较自由,节拍中通常会出现散板,旋律在上下波动时会加入衬字,板式比较自由,充分体现了元杂剧其特有的“散板化”性质。中国音乐最有魅力的一个点就在于“散板化”,正是西方音乐所没有的,这种“散板化”赋予了音乐极大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元杂剧在音乐题材上,其实在很早以前,古书中就曾提到杂剧的种数,也就是说,杂剧在那时就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并趋于成熟的状态。根据现存剧本来看,元杂剧的题材多种多样,有王宫贵族之悲,有底层民众之苦,有男女情爱之感,有社会制度之无奈……对于当时的元朝,儒家思想还占据主流,而身处下层阶级的民众却日渐觉醒,反抗意识不断增强,雅文化与俗文化两股浪潮相互冲击,形成了文化史上的奇观,正是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以关汉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文化。一方面,他关心百姓疾苦,热爱大众文化;另一方面,在当时的儒家仁政学说下,抱有对未来仕途的一种向往。

三、元杂剧音乐在我国戏曲艺术中的地位

元杂剧开创了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期,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是“一代绝作”,在我国戏曲史、音乐史乃至文化史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现存的元杂剧剧本就有160多本。在当时被人们盛称的作家有:关、郑、白、马、王五人。分别是:关汉卿,被后世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可见其影响颇深,现存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孟良盗骨》、《单刀会》等;郑光祖,现存代表作品有《倩女幽魂》、《王粲登楼》、《虎牢关三战吕布》、《周亚夫细柳营》等;白仆,现存代表作品有《墙头马上》、《梧桐雨》、《唐明皇游月宫》等;王实甫现存代表作品《西厢记》。除了这些之外,在当时并不出名却在后世广为流传的有《哪吒闹海》、《火焚摘星楼》、《焚绵山》、《十年埋伏》、《霸王别姬》等。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演员如朱帘秀、天然秀、顺时秀等等。可见在元代,戏曲形成了第一个高峰期,并对后世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元杂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朵不凋零的奇葩,主要内容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其作品堪称经典,其实还有很多小型的作品,并不为人所熟知,如《赵匡义智娶符金绽》中,赵匡义以武将的形象表现出的独特人物性格和严谨的语言组织,这些都将在我国戏曲史上画上重要的一笔!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J].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5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J].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9

[3]俞为民.中国戏曲艺术通论[J].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4]廖奔.中国戏剧图史[J].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5]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J]万卷出版公司,2015.6

[6]崔佳.一本读完人类戏剧的历史[J]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3

[7]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J]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

[8]陈建森.宋元戏曲本体论[J]人民出版社,2012.8

徐帆凡,女,1995.11,四川文理学院,音乐学2014级1班。

课程年度2015年,课程名称《元杂剧音乐表现手法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探析》 课程编号X2015R047

猜你喜欢
现存元杂剧表现手法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对“京都学派”元杂剧曲词评点的诠释
万寿观现存建筑遗迹研究
厚重感
《赵氏孤儿》的改编与创新——从元杂剧到电影
元杂剧勃兴之演剧根源探论
英语世界元杂剧家地位的定量分析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