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阅读环境对读者服务的重要性

2016-03-16 08:06张文薇
环球市场 2016年22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资源

张文薇

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

论提升阅读环境对读者服务的重要性

张文薇

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

图书馆阅读环境的优化是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有效发挥阅览室功能、提高文献利用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作者以从事多年图书馆工作的经验体会,分析和论述了阅览室的环境建设对读者的影响,从而说明提升阅读环境的必要性。

图书馆;阅读环境;服务;必要性

前言

图书馆阅览室是读者进行学习研究、整理思考的重要场所。一个优美宁静、健康舒适的阅览环境,不仅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效率,更可以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读者的教化。因此,营造一个有益于读者的阅读环境,以此来激励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期刊图书利用率,是对读者服务的一项重要表现,特别是在当下更具必要性。

一、和谐阅读环境在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性

1.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公共图书馆有效利用的保障

和谐阅读环境是指公共图书馆中图书管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图书之间融洽和谐相处,读者愿意在图书馆学习和阅读,图书馆的软硬件环境也为读者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谐的阅读环境能够长期维系与推动公共图书馆快速健康的发展,而和谐的阅读环境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作为思想基础,以提高读者图书阅读率和图书馆利用率作为目标。

2.和谐的阅读环境,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础

和谐的阅读环境有利于在公共图书馆内部营造浓郁的读书学习氛围。它不仅会对个体读者的阅读产生积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激发潜藏存在的读者和馆内全体读者的读书热情,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

3.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也必须转变服务方式,构建以读者为本的阅读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创新,创新的角度应该把如何更好地服务读者作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目标,体现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价值,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和满足社会的阅读需求。和谐的阅读环境是公共图书馆转变服务方式的关键,也是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提升阅读环境更好服务读者的体现

1.丰富图书资源,让读者有更多选择性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知识权利的保障需要政府的有利支持,离不开政府政治资源的正确引导和经济资源的大力扶持,但我国政府的经济资源投入毕竟有限,而公共图书馆涉及面广,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较为困难。因此,公共图书馆的建设除了将国家财政作为主要的资金投入其中之外,还需要积极动员广大读者的物质力量,拓宽公共图书馆的资金供应渠道,使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有了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支持。在资金的扶持下,建立以“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配置机制,通过读者的反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丰富图书资源,拓宽图书来源渠道。

2.软环境提升,让读者热爱阅读

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公共图书馆能长期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管理制度建设应包括实体制度建设、程序制度建设以及良好的监督制度建设。完备的工作管理制度,为公共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撑。公共图书馆面向的读者群众多,读者年龄层跨度大,读者文化程度各异,阅读需求差异大,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同一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需要加强管理制度。做好公共图书馆的协调与发展;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图书管理员的主动性,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建立反馈制度,及时提出意见,提高读者满意度。

3.提升专业水平,为读者提供专业服务

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自动化普及以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所需的专业知识主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计算机等学科相关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若将大数据技术在公共图书馆内广泛应用,必会形成新的分工与合作,改变一些传统的工作内容,产生新的工作职责和服务部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紧抓时代脉搏,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读者,只有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进行信息资源建设,图书管理员不断提升学习的能力,开拓知识空间,完善知识储备,提高利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才能提高馆藏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避免资源浪费。

4.提升资源建设,助推环境的提升

(1)发挥基础优势,融合各种信息资源。公共图书馆是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主动发现读者的服务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在网络环境下的深化和扩展中,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更需要人性化、智能化、自动化,不仅要引进一些电子资源,还要善于资源共享,研发特色的馆藏数据库,实现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的整合和无缝连接,针对不同层次人群的差异性需求建立基于同一平台的复合型图书馆,融合各种信息资源达到无缝存取。

(2)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推进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服务是大数据环境下参考咨询服务发展的延伸和必然趋势,对于课题查新、定题跟踪、代查代检、文献传递等服务除了通过传统的电话、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还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型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交流,解答读者的显性问题,将读者所需的各种文献信息及时告知并发送给读者。为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隐性问题,应该以读者为中心,根据读者的书刊阅读、网络浏览记录等相关信息,对读者的爱好、需求进行数据分析,从而研究、发现适合读者的服务方案,找出不同类型读者的群体差异和个性差异,了解不同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关注点,为读者提供知识增值服务。

三、结语

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传播者,充当着整个城市文化的标志和城市文明的象征。作为一个城市文明建设德窗口,提升图书馆阅读环境,目前看来只是一个理想化状态, 笔者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看法,一旦落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的投入,但是在一些软环境的提升方面,当下有必要进行科学的探索实践,虽然当下科技水平十分高,阅读习惯也在不断改变,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只有在一个好的阅读环境之中,读者才能够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营造好的阅读环境,不仅有益于公共图书馆本身的发展,同时对于促进全民阅读的理想化目标的实现也有很大的好处。

[1]陈雅,郑建明.我国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管理机制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1):6-9.

[2]杨枚,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优势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4):23-26.

[3]陆和建,谢雨,李静丽.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公共图书馆建设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2(7).

[4]肖希明.信息资源建设[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图书推荐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