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工程的实现途径探析

2016-03-16 13:50刘晓梅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全面从严治党

刘晓梅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福建泉州360002)



信息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工程的实现途径探析

刘晓梅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福建泉州360002)

摘要: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驱动下,党的基层建设问题刻不容缓。信息化时代下网络技术推陈出新,基层党建的创新工程即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新机遇与挑战,我们要积极运用创新的技术来指导创新工程,加强基层党建的科学性与先进性。信息时代下基层党建创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归根到底就是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创新,从理论创新的特点到实践创新的具体路径来解析网络技术下基层党建创新工程的实现。信息化时代潮流下,基层党建创新工程有了新的突破口,我们更应该看到其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一面。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信息化;基层党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历经九秩岁月,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给人们留下太多的震撼,我们在回顾党的历史同时更需要的是反观现代和关注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从基层党建做起,落实基层党的建设是新标杆,不仅让我们对建党历史进行总结归纳而且对基层党建的现状和未来提出创新性的理念。信息化时代潮流的涌进,我们应该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新的探索,不断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信息化不仅促进着当代经济的现代化,同样也在制约着政治的现代化,并深刻影响着党的发展。”[1]党的建设问题是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基层党建工程,每年都会对其有不同角度的研究并提出一定的理论体系。关于基层党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以改革创新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的要求。

一、信息化时代是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机遇

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层建设是党建设的基本元素,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基层建设应该随着党建设不同的侧重面来提出不同的指导方针。新形势下,信息化时代给基层党建创新带来了新的活力,党的基层建设更是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邓伟志教授指出,创新是发展的能源,创新是造福一方的灵丹妙药,创新是提高执政能力的第一推动力。在这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趋势下,基层党建创新工程更是势在必行。

信息化时代基层党建的创新工程即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时代给基层党建创新工程注入了很多新的元素,其时代元素赋予基层党建的先进性,其技术元素赋予基层党建的科学性[2]。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当前党的基层建设还存在一些的不足:如基层党组织教育活动没有全面开展、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队伍党性意识淡薄、基层党组织管理手段和机制落后等。

针对当前党的一些基层建设问题,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开始把信息化与党建设进行有机统一,主要方式以电子论坛、电子杂志、邮件及其党内外相关网站为主,面对这样新机遇的我们更要积极运用创新的技术来指导创新工程,才能使得基层党建设变得更为坚实。“这既是党的领导现代化和党建科学化的需要,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3]当前对于党建创新,无非是传统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而信息技术成为了党建创新的一个新的突破口,我们要时刻抱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善于发现可以利用的技术来完善党的基层建设,使得“三大创新”更赋先进性。

二、信息时代下基层党建创新的新技术的实现途径

基层党建创新,是以党建创新为大前提,以基层党建为小前提来进行的创新。同时,基层党建创新的源泉是基层党建的实践活动,而基层党建的实践活动又是以基层党建的理论指导方针为方向的。“在实际运作中将网络技术导入党建的着力点应放在哪里?在网络技术中什么是主体部分?怎么与传统党建结合?综合效果怎样?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无疑对推进党的事业是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的。”[4]

因此,党的基层建设归根到底就是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要探讨信息时代下基层党建创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就主要从这两方面谈起,以下我具体谈谈如何运用新技术使基层党建创新工程达到新的一个高度:

(一)网络平台下的基层党建理论创新的特点

基层党建理论创新不像全国全党创新工程那样要有完整体系的理论方针政策,它更像是系统下的一个分支,并充当基本的元素的角色使整个体系更富有活力。基层党建理论创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信息时代下网络平台的理论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网络平台突出理论传播速度的优越性

基层党建理论创新,主要是应用网络平台使制定基层政策更富有时代性、对现实生活有动态了解,并不是仅限于对传统理论和国家党建政策的遵循。网络平台,本身就其传播速度、信息集大成化的优点战胜传统的书本报纸等纸质平台,理论创新为何不好好利用这些优势,使其理论创新更快更与时俱进。理论创新虽然需要对经典书本的认真阅读和研究,但是新形势下新情况下,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使基层党建理论上的创新有新进展,尤为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

2.网络平台突出理论思想宣传更为广泛

基层党建理论创新,主要是应用网络平台使更多的人们更快地对基层党建政策有更好的了解和关注,尤为重要的是其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切实肩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网络责任。正是因为基层党建设本身就是以群众为主体,扩大党建的群众基础为目的的这么个工程。网络平台使得人们越来越了解基层党建政策,从思想上就会去重视和关注着,从实际上也会不断对理论进行新的创新。

3.网络平台突出基层党建的人民群众特色

基层党建理论创新,应该是遵循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的规律,走基层党建的人民群众特色道路。信息时代下的网络技术更加先进,理论创新更为明显,网民或使用现代技术的群众也更为广泛了,无论是从网络平台还是数字平台上,我们都能看到理论创新的新起点。

(二)网络平台下的基层党建实践创新的具体路径

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围绕网络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信息技术对基层党组织内部办公的作用,强调网络平台促进干部队伍自觉的党性锻炼,强调用创新社会管理手段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强调信息技术在联系群众上的应用。实践创新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网络平台和数字平台(短信电话等)相互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各项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是广义上的政务活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关键就在于基层上的政务,只有适应网络时代的新模式,开拓出一条社会信息化的新型创新道路。信息化时代下,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走基层党建信息化之路的具体路径:

1.整合基层党建资源,构建党建现代化网络平台

新加坡交通及资讯科技部政务部长林瑞生认为,“电子化政府不只是将服务放到网上而已,主要意义在于,在虚拟空间里,政府能跨越各部门间的限制,进行再造,提供人民完整而便利的服务”。基层党建资源主要包括基层党建相关理论体系、相关典型案例、各项创先争优活动等等,整合这些资源主要还是要借助于现代网络传播技术作支撑,通过构建党建现代化网络平台,按照基层党建的主要思想、运用网络技术推进党的基层建设,成为宣传基层党建的理论阵地,进行基层政治动员,扩大社会基础,提升基层党政形象。信息时代下,基层政权建设主要是体现在执政方式上的创新。可以积极打造党建云,形成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平台,党员、党务工作者、基层党支部、基层党委、地方党组织的工作、学习和交流社区。网络平台给予了其一定的硬件条件,我们更应该充分应用好这个条件让党基层政权建设得到更好的应用。我们应该更加懂得用创新的社会管理手段来加强党基层政权建设,政权建设是党执政的关键所在,只有政权建设得到创新,才能发挥好党执政的创新。构建党建现代化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开辟党建网站、党建论坛、电子党务、网上党校、网上党课等形式,来进行理论宣传、典型宣传、文件学习、中心组学习及其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影响力,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2.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加强网络对党的监督机制

基层党务公开实现了基层党建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在基层党建中群众角色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群众对党事掌握的权利上。信息技术时代下,群众可以在基层党建中得到便民的监督权利行使。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数字平台都是十分便民的,由于并非人们不是无时无刻都在上网或者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电脑的情况下,数字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是便利。毕竟只要有民事行为的公民都拥有电话和手机这是可以肯定的,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匿名发短信打电话提意见,可以让群众对党事及时提出有用的意见和做出相关实质性的评价。加强网络对基层党的监督机制可以采取网络制度化管理方式,规范网格化社区管理的运行。

基层干部队伍能力水平,信息技术在监督基层干部的应用。在信息技术下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更看重的是如何运用网络平台使得干部队伍的党性得到进一步的锻炼,网络平台可以使基层干部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约束最后达到自觉执政的效果。其次,网络平台使得基层干部队伍大为减少,精简机构,强化职能,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目标。最后,网络平台使得基层干部队伍自身有创新意识,能够在本分的工作上更好的自觉创新,从自在创新到自觉创新的执政理念。

3.加强基层党内外党员队伍建设,走网络特色基层党建道路

一方面,对于党员自身而言,信息时代下的基层党建创新是种新型的党性锻炼方式。党员可以从技术创新中使其基层党建的创新工程更加有活力,增加了党员对基层党建的积极性。基层党建创新工程由此迈向了新的里程。

另一方面,对于党内队伍而言,信息技术无论是给党内干部队伍还是党内普通党员队伍都建立了新的组织建设创新机制。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程关键就在于党内队伍见的执政水平,信息技术提高了其执政水平,创新工程更是为基层党建带来新的动力。

最后,对于基层底层的党外群众而言,信息技术更是在充分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理,利用创新元素使这个原理更富有时代价值及科学价值。数字和网络平台相结合使得群众在基层党建中发挥更为直接有效的作用。群众在这个过程中更好享有其该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基层党组织建设更应该发挥其群众的桥梁作用,使得组织建设更有效率,真正把事情放到基层上去落实。

三、信息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可持续科学发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四个全面”的根本保证。信息时代潮流下的基层党建创新工程更是起到了螺丝钉的作用,虽细微却至关重要,基层党建创新工程有了新的突破口,我们更应该看到其可持续科学发展的一面。

一方面,信息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工作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这信息化时代下,我们应该多多利用技术创新带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来不断提高党执政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只有这样的创新,基层党建创新工程才会更加持久更加有魄力,才是立党之基,从而走向自觉执政之道。

另一方面,信息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助推“中国梦”实现。基层党建创新工作中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基层党员队伍,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今是改革与发展并进的时代,从基层做起,坚定理想信念,走基层党建创新道路,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将党性修养“终生修终生养”进行到底,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共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谱写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福恒.社会信息化与党建现代化[J].党史博采(理论), 2007(4):59-60.

[2]肖光荣.信息化与党的建设:研究现状及其评价[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63-69.

[3]胡功民,吴有信.网络党建原理与实践:荆门市网络党建模式阐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2.

(责任编辑:陈果)

Realization on the Information Age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 Building and Innovation Project

LIU Xiaomei

(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 Quan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Quanzhou,Fujian 360002)

Abstract:In the“overall tightening party discipline,”the strategic layout-driven,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without delay. Under the information age network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and innovation project that is an opportunity and a challeng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 have to actively use innovative techniques to guide innovation projects, strengthening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scientific and advanced.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innovativ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nal analysi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 under the age of information, innovative features from the theoretical to the concrete path to resolve practical innovation to achieve Network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ject at grass-roots par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end of our shed,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a new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projects, we should see sustainabl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ide.

Key words:full tightening party disciplin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ass-roots party;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in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6)02-0093-04

收稿日期:2015-03-30

作者简介:刘晓梅(1990-),女,汉族,助教,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坚守与创新
引机械创新设计项目入机械原理教学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邓小平南方讲话关于生产力问题的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