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6 13:50赵旭艳孙泽洋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宿舍文化原则功能

赵旭艳,孙泽洋

(营口理工学院机电学院,辽宁营口115014)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旭艳,孙泽洋

(营口理工学院机电学院,辽宁营口115014)

摘要: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群体凝聚及心理调适等功能。针对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突显的诸多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宿舍文化建设的四大原则:主体性原则、统筹协调原则、开放创新原则、全员参与原则,并从制度建设、内涵建设、发展建设、净化宿舍网络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功能;原则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主要空间,大学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表达在这里得以真实的体现。宿舍文化像一双无形的手,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力图在解读大学生宿舍文化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揭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以促进宿舍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内涵

宿舍文化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共同缔造的精神氛围,承载着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主要包括表层的宿舍卫生、中层的宿舍制度以及深层的价值准则、心理倾向等,具有潜在性、相对稳定性、感染性、趋同性等特征。

(二)功能

1.教育导向功能

宿舍生活是大学生集体生活的存在形式之一,宿舍里多数同学一致的观点和态度,凝聚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合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全体宿舍成员[1]。同时,宿舍内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为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与碰撞提供了平台,也使得大学生最深层次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得以真切、彻底的展现。宿舍是好习惯的摇篮亦是陋习的温床,在无形中发挥着环境的育人功能。

2.规范约束功能

宿舍文化的的规范约束功能通过宿舍成员间的互动得以体现,在互动的过程中,宿舍成员自主的约束、控制自己,从而使得自己的行为符合宿舍集体的规范或准则。可见宿舍文化释放的心理制约力量,将宿舍集体和个人的目标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同时,大学生宿舍文化能创造出积极的宿舍氛围,形成有效的“软规范机制”,把一些外在的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心理意识、道德品质。

3.群体凝聚功能

宿舍就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宿舍文化有效地强化了这种新的“家园意识”,在宿舍成员间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宿舍文化能激发宿舍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在强大的内聚力和强烈的集体意识的感召下,宿舍成员主动将个人目标整合为“家园目标”。同时,在一系列的人际协作和交往的过程中,个体的潜力和创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

4.心理调适功能

宿舍相对民主、自由、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思想、情绪的表达和宣泄。良好的宿舍文化有助于学生释放压力、排解烦恼。相反,不良的宿舍文化则会加重学生消极情绪,甚至会形成不和谐氛围,制造不良心理,从而影响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使大学生活沉闷无趣。因此应积极关注宿舍文化这把双刃剑,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宿舍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发挥的作用不容低估,但现实中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宿舍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宿舍文化建设如同环境建设一样,需要投入一定的物质、技术、资金等作为建设基础,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就目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情况来看,在资金投入方面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宿舍文化建设关注、支持力度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随着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大学生整体数量激增,宿舍内部设施、环境卫生等硬件条件以及软实力建设与学生需求和心理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

(二)大学生自身的责任意识和全局观念欠缺

大学生群体是良好宿舍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但通过日常管理工作不难发现,现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和功利心理尤为突出,注重个人成绩、利益,而对宿舍文化这种集体文化的建设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全局意识。对宿舍文化在个人成长中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为了个人综合测评加分等功利性目的被动地参与宿舍文化建设活动,而并非真正意思上的积极主动投入宿舍文化建设。

(三)宿舍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文化建设需制度建设的保驾护航,但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还未被纳入高校整体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与管理[2]。没有专门负责宿舍文化建设的管理部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就宿舍文化建设缺少沟通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制度监管与落实的空白。

(四)网络文化对宿舍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网络在现如今大学生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网络可以成就一名大学生,亦可毁掉一名大学生。当今社会对网络内容的筛选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同时大学生由于经验和阅历的限制,对网络文化信息的辨别缺乏理性。网络文化的威胁主要体现在:受不良网络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观呈多样化、个性化特点,一些非主流社会价值观侵入并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网络的虚拟性无形地将学生隔离,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亲密接触;沉溺网络会使大学生自控力下降,自主学习能力削弱,影响整个宿舍的学风。

三、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与思路

针对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遵循科学的建设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方能促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从建设主体的角度讲,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宿舍文化的重任。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基于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干劲和智慧。组建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能力和模范带头作用,在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3]。

2.统筹兼顾原则

宿舍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校园文化质量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尊重现实,高度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将宿舍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整体规划之中,组建相应的配套管理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分工。宿舍文化建设需要学校多个部门之间通力协作,要积极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帮助与配合,协调处理好宿舍文化建设与管理及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3.开放创新原则

世界的开放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加之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及认知的广泛性,使得宿舍文化建设只有随着教育环境、师资水平、学生状况的变化适时调整,不断更新,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坚持开放创新的原则,要求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必须与时俱进,借鉴社会文明的积极成果;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实现多样的宿舍文化融合,从而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全员参与原则

大学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但绝非唯一力量,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的一些弱点,仅凭大学生群体自身力量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在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还要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与力量,从而实现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师生员工共建。

(二)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路

1.强化制度建设

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的约束学生不良的日常行为,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保障宿舍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4]。因此,应植根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时间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科学、民主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大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思想行为动态。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对规章制度进行大力宣传,让广大学生在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将规章制度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依据客观情况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

2.丰富内涵建设

宿舍文化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和宿舍基础设施的改善,然而在有物质环境作为依托的同时,宿舍文化建设还需要通过宿舍文化活动这一载体得以实现。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应该依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多种多样的宿舍文化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观,实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同时,为增强宿舍成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进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学校应该定期举办一些以宿舍为单位参加的集体活动,如评选“月文明宿舍”、“学风建设宿舍”和“党员宿舍”等。

3.突出发展建设

大学生队伍自身的进步与提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发挥其在宿舍管理中的主体性,是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5]。因此,必须做好培养大学生骨干和带头人的工作,并对其加强教育和引导。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积极分子是学生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思想品行、学习成绩、工作能力等突出,在学生中有很高威信和声望,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他们的日常表现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发展方向,应充分发挥他们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4.净化宿舍网络环境

网络几乎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因而净化大学生宿舍网络环境,提高宿舍文化建设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应将网络道德教育渗透于日常管理与教育之中,把提升大学生上网的自律性、法制性和责任感作为净化宿舍网络环境的首要任务。规范大学生寝室网络行为的同时,不能忽视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与人交流,学会疏导负性情绪,提高网络免疫力,有效扼制“指尖上的毒瘾”,对不良网络信息从思想上构筑起坚固的“防护墙”,为健康的宿舍文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宿舍文化宿是大学校园里一种特殊的环境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是培养、教育、管理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且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崔大勇.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8-11.

[2]金川.寝室文化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作用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23-24.

[3]尹成江.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 2003(5):1-2.

[4]孟炎,汪琯琪.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策略[J].教育探索,2009(7):2.

[5]江华.寝室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1999(4):3.

(责任编辑:华伟平)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ZHAO Xuyan,SUN Zeyang

(Yingk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aoning, Yingkou 115014)

Abstract:The dormitor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 as a kind of potential education resources with the education guidance, discipline, group cohesion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he article aimed at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current college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four principles of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subjectivity principle, overall coordination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open innovation, participation principle. There i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the system, the connotation, the development, purifying the dormitory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so 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function;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09(2016)02-0101-04

收稿日期:2015-03-24

作者简介:赵旭艳(1980-),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宿舍文化原则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创建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融合探讨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当前高校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破解对策
关于有效防范宿舍突发事件的几点思考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