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武镇当代乡土婚俗的解读

2016-03-16 21:02任建华
文化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大武婚俗乡土

任建华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省 哈尔滨 150000)



【辨风正俗】

对大武镇当代乡土婚俗的解读

任建华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150000)

大武婚俗根植于儒家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变化延续至今。大武婚俗是凸显中华传统美德思想,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大武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变迁,婚俗作为一种社会模式也发生了剧烈变迁。大武婚姻形式经历了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从中式到西式再到中西混合的变化。

大武镇;乡土婚俗;传统文化:文化意义;变化

一、大武镇的乡土婚俗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载体,历史是文化发展的脉络。大武镇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方山县,是黄土高原上的千年古镇,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婚前礼仪以古“六礼”[1]为根本仪制,主要包括介绍、恋爱、订婚和行聘。说媒[2]与恋爱相结合是最主要的模式。看属相、合八字、配五行都是传统的婚姻仪式中重要的程序。订婚需互带四色或五色礼(红烧肉、礼盒酒、蛋糕、黄米或火烧),不过五色礼的规格会随着生活水平而水涨船高。举婚是婚礼活动的重头戏,新人的十顿餐(吃够十种不同的食物,且有荤有素)、新郎和新娘戴墨镜(盖头)都有很多禁忌。参三代一般在宅院内祭拜祖先,按辈分依次敬酒、鞠躬参拜。嫁娶人员中仍按“姑不引、姨不送”古俗行事,迎亲人员按习俗举行迎亲礼。婚礼活动中公公背媳妇是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见大小”之后的闹洞房[3]是婚礼中的高潮。

二、当代乡土婚俗的文化意义

大武数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对当地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婚俗仪礼一方面联结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一方面联结者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

“测日子”[4],即通常所说的选婚期,根据男女的生辰八字,用阴阳五行推出一个对大家都有利的时间,多选在农历带三六九的日子,以达到天人合一。中国人认为谐音有特殊的寓意,选择“数字吉日”结婚。在婚礼前夕安排新人的十顿餐,这寓意新婚夫妇以后的生活十全十美。接待嘉宾的水果忌放梨和橘子,梨是分离的意思,会让夫妻劳燕分飞,而橘子则与方言中的“撅气”音近,意思是夫妻感情不和睦。嫁女儿时,会用到特制的“火烧”[5](外表呈油黄色,正面中间涂有红色圆圈的面饼),在腰间左右转圈,并茶盘内抖动各种钱币,它的寓意是期盼女儿们“红红火火”和“钱”途无量,日子过得圆圆满满。莲子、桂圆、核桃、红枣和花生这五种果品一般代表“早生贵子”。核桃硬币一般会装在被褥角,寓意是传宗接代人丁兴旺,这是中国人用来延续婚姻最主要的方式。热闹是盼望吉祥如意心里的表现,“闹洞房”是中国家庭繁荣昌盛和兴旺发达的象征。[6]

三、当代乡土婚俗的变化

婚俗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是大武社会风貌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婚俗文化特征在每个不同阶段都不同,而新的婚俗与旧的婚俗相互渗透,形成新旧掺杂的局面。受中国古代生育观念和家本位思想束缚,农民早婚又早育,再加上繁重的农务活,农村早婚青年的担子更重。早婚的实质是农民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结果。现在则是婚姻观和生育观都变得比较理性,以情感为本位的婚姻目的,向往温情社会。婚姻建立在稳定的经济基础上,青年婚姻选择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幸福感增强。李银河这样评价:“中国处在静悄悄的性革命阶段,对性的态度从几十年前的谈性色变,到近些年对性的态度发生转变,评价越来越正面。”[7]“婚前性行为”现在在年轻人中已很普遍,以寻求刺激或其他目的的婚外恋依然存在,但大众都习以为常。择偶方面,总体上经历了从注重简单的温饱问题到追求优越的生活,由注重家庭情况到注重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等,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上变化也同样体现在大武镇中。

大武婚姻形式经历了由繁到简再由简到繁,从中式到西式再到中西混合的变化。“嫁妆”“聘礼”的增加,“孝”与“亲”的深刻内涵在婚礼形式中越来越强化。变异性是民俗文化保存的内在动力,社会的变革民俗文化内涵也发生变化,出嫁的女儿不是外人,女婿也是半个儿子。纯白色的婚纱和笔直的西装取代了传统的大红色喜服,而内衣和生活用品仍然保持大红色。传统文化在农民心里根深蒂固,但时代又影响他们的生活,受双重思想影响,就会出现这种新旧婚俗掺杂的现象。结婚时相关礼俗涉及较多,一部分礼俗正在接受时代的检验,如拜天地之礼逐渐被淡化。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7.

[2]徐春茂.中国婚俗文化[J].中国地名,2008,(10):11.

[3]陈江.今宵良辰:中国古代婚姻文化[M].扬州:广陵古籍出版社,2004.257.

[4]张有智.民间礼俗实用手册[M].吕梁:方山县老龄人才资源开发协会,2013.197.

[5]闫红利.对山西临县特殊婚俗的考察[J].晋中学院学报,2007,24,(2):108-109.

[6]王亚茹.近代陕西农村地区婚俗研究[J].文史月刊,2012,(7):76.

[7]武杰.断裂的性道德缺失的性教育[N].法治周末,2015-05-26.

【责任编辑:王 崇】

G852.9

A

1673-7725(2016)07-0040-02

2016-05-05

任建华(199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

猜你喜欢
大武婚俗乡土
音频式自媒体品牌课:微课开发新选择——以北大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为例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撤离
乡土中国
一张诊疗单
从《大武》“乐”看戏剧教化人心之能效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