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

2016-03-17 05:38邓新但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护理学内科教学法

吴 慧 邓新但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优化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

吴慧邓新但

(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教育中以护理程序来体现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观念并涵盖了临床多个领域的一门奠基性的学科。健康教育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护生作为健康教育的未来主力军,如何提高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至关重要。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有多方影响因素。作为内科护理学的任课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达到良好教育教学目的。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以及医疗服务的范围广泛覆盖,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服务要求进一步的提高,护士作为医务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培养出高素质护士以适应医学卫生事业发展是医学教育界的当务之急。内科护理学是护理教育中以护理程序来体现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观念并涵盖了临床多个领域的一门奠基性的学科。健康教育是护士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体现出护士对整体护理观念的把握及对整体护理措施实施的能力。而作为即将要成为护士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必须具备健康教育的这一基本技能。本文旨在结合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健康教育的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祖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1 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因素

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将健康知识传授给人们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健康行为,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及维持良好健康状态的目的。护理专业的学生未来是要成为一名为人民解除疾病痛苦的护士,他(她)们健康教育的能力对护理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影响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主要来自学生本身及教师的教育两方面。学者仝慧娟[1]指出,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现状表现为:“教育意识缺乏,角色不明确。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缺乏。健康教育综合应用能力的缺乏”。因此应让护生意识到:在临床中要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教师在健康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现象,将健康教育以健康指导的方式单独教学,忽视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健康教育的能力,而并非只是将知识碎片化地灌输给学生。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忽略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健康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教育的过程是护士教和病人学的过程。护士与病人之间良好的人际沟通必不可少。因此,教师在内科护理学这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应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与此同时,强调护生应尽心做好与病人沟通的工作,提高教育的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教师应加以重视的。

2 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健康教育能力策略

2.1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高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与逻辑性,理清思路,明确目的,使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与工作中能更好地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整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对现用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优化整合,不是简单的缩减,而是对庞杂的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得更具有系统性,使学生易于掌握[2]。以糖尿病教学为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治疗的基石。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教学中将疾病知识、护理程序相结合,贯穿于糖尿病教育中,教会学生以护理程序的模式对患者进行教育。学者张中秀[3]指出:“以护理程序的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因其具备了针对性、系统性,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化、专业化的特点”。

2.2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可采取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等。学者李荣华[4]研究表明,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朱大乔[5]研究中提到问题讨论式教学有以下优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法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发展护生的临床思维,提高护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

2.3教学理念的更新

全新时代的进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更多的挑战。教师不能仅停留在教学的表面,应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的意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在于教会学生如何“教”,不是单纯只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重视护生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师“教”而实现护生能“教育”病人。教师应意识到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重视学生的反馈,学生是否真地学会了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能引领护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拓健康教育的思维,实现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学者谢似平[6]提出生成性教学理念对临床护理教育的影响: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开放,教学的角色是学习伙伴和引导者,教学的核心是护生创造发展。学者郑军[7]提出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教师通过设置一种类似于工作实际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进行行动导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应用在内科护理学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勇于更新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努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达到良好教育教学目的。

2.4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

教学要达到良好的效果,除了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以外,还应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该是包括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使学生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自我导向学习法、实施小组学习法及研究性学习法等。这些方法已经被证实对于学生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通过上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增加护患沟通能力,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综合分析能力。而且通过这些学习法,也能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这些都能为护生更好地对进行健康教育提供支持与保障,从而提高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勇于探索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使护生的临床技能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更好地为祖国的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仝慧娟,李小寒.护理学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和评价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教育,2008,5(1):32-34.

[2]饶圣宏.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的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5):638-639.

[3]张申秀,孙新,戴俭慧,等.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的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4):60-62.

[4]李荣华,周薇,周英.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615-2618.

[5]朱大乔,周秀华,刘燕燕,等.问题讨论式教学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0-372.

[6]谢似平,李映兰,梁莉.生成性教学理念对临床护理教育的启发[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0,24(5):1395-1396.

[7]郑军,杨颖,王卫东.浅析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2):158-160.

猜你喜欢
护理学内科教学法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