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

2016-03-17 05:38朱稳斌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犯罪心理健康青少年

朱稳斌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

朱稳斌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也是困扰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新形势下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出现的新特征,本文进行了原因探究并提出积极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留守儿童教育

我国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已经超过三十年了,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初见规模和成效。伴随着青少年立法的完善以及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不断深入,青少年犯罪受到了很好的控制。由于社会发展转型以及青少年家庭方面和青少年自身生理和心理方面等原因,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不容乐观,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如何把脉青少年犯罪现状和特征,对症下药,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1.1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的研究以未成年人犯罪基本情况与主要特征研究最为详尽深入,代表性的学者就是路琦等人。他们的研究表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量在2009年后持续下降,占刑事犯罪的比率于2009年后总体趋于下降,但从2010年开始,下降的速度趋于放缓。未成年人犯罪以14岁~16岁为主。未成年犯的居住地主要在农村,排在前三位的是乡村、城乡结合部、商业居民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犯罪罪名除了传统罪名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罪名,如: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强迫劳动罪和生产以及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等。从1990-2009年全国法院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情况来看,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总数已从1990年占57.31%连年下降。到2002年,已经降至34.15%。紧接着,又开始下降。直到2009年,下降至30.2%。全国法院审理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为282 429人。其中,不满18岁的67 280人,18~25岁的215 149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刑事犯罪总人数的26.87%[1]。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依然很严重。青少年的犯罪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犯罪人数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可见,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的难题,力图攻克难题,实现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势在必行。

1.2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征

1.2.1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犯罪数量增多且大多数为暴力犯罪家庭教养方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养育儿童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教养行为的概括[3]。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同对于青少年的性格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青少年未来的走向也会不同。不良的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更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也就是积累的不良情绪集中爆发的时刻所引发的犯罪。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而单亲家庭的不完整性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与心理健康。实践证明,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性格比较自卑、偏激和易怒,更加容易成为不良少年。同时,由于家庭的不完整性,加之自身性格的不完善与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冲动情形下容易做出违法犯罪行为。

1.2.2留守儿童的犯罪数量增加很多偏远落后地区的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增多。留守儿童大多跟随祖辈生活,甚至独自生活。由于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走上犯罪道路。“《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1》披露: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人口数量为2.78亿。其中,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就有5 800万,约占全国儿童数量总数的20%。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指出,我国目前有留守儿童5 800万。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中,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犯罪数量不断增加展现出了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一大特征。关爱留守儿童刻不容缓。

1.2.3犯罪前青少年大多有不良行为或者不良嗜好纵观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青少年,大多数的孩子的本质上并不坏及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受到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及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走上犯罪道路的。而且这些青少年罪犯很多人在违法犯罪之前大都有一些不良行为和不良嗜好,比如:酗酒,打架斗殴,崇拜暴力,迷恋带有暴力情节的网游,喜欢看黄色书籍,甚至是有吸毒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或者不良嗜好最终导致这些青少年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2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

2.1心理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性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青少年大都会出现心理冲突、情绪波动大和行为失范等问题。很多研究表明,在押的青少年罪犯中,很多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家庭方面的原因,有身心特点方面的原因,还有生活环境带来的困扰,既有可能来源于犯罪前心理问题的积累与延续,还有可能是与犯罪行为本身或是被迫接受限制自由的监禁环境有关[4]。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2.2生理原因

青少年犯罪群体是指14~25周岁的人。处在这一阶段的青少年一般都在主观上缺乏对自身控制的能力,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来因素影响。在大多数案例当中,青少年罪犯一般都是临时起意才引发犯罪的,大都是因为打架、斗殴或是因为迷恋网络而缺钱而去实施盗窃、抢劫犯罪行为,最终锒铛入狱。身心不健全不是刑法上可以免受刑事处罚的法定、酌定理由。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汇集家庭、学校和社会合力,增强青少年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2.3家庭原因

青少年犯罪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有着很大的影响。父母娇纵或是留守儿童都容易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恶果。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如家庭的过分宠爱养成孩子霸道、鲁莽、游手好闲甚至无恶不作。父母离异导致家庭温暖缺失、产生心理失衡,进而引发犯罪行为的发生。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家人的关爱,处于无所约束的状态。家庭教育严重不足更容易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等。因此,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重点在家庭教育。

3 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对策

3.1完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机制

一是应当在政府的主导之下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畅通沟通渠道,做好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因为心理健康的问题长期积累和爆发导致的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二是在中小学设置法制教育课程,聘请法律副校长,教育中小学生知法守法。三是依托社区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室,发挥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力量,在社区普及法制知识。四是举社会之力共同关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加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相关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使得青少年受到正面的引导。

3.2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论是生长在单亲家庭的青少年还是生活在幸福家庭的青少年,抑或是留守儿童,都可能产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大多数违法犯罪的青少年罪犯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健康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应当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聘请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让青少年受到正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5]。同时,学校还应当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使得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以及时获得疏导。二是提高父母对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很多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大都源于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漠视,改变父母因工作忙碌,对孩子疏于陪伴和交流的错误做法。三是应发挥媒体宣传作用,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加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倡导全社会共同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

3.3增强农村或落后地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能力

处于农村或者落后地区的父母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加之生活压力过大,往往无法真正顾及家庭教育。这对于孩子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不仅要教育青少年,更应该对父母进行教育,提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能力。可通过基层工作者定期组织父母进行理论学习,观看教育纪录片以及聘请专家学者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父母教育孩子的能力。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实践证明:了解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征是前提,查摆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原因和积极应对是关键。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下,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必将迈上新台阶。

[1]刘昊.2014年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J].青年学报,2015,(1):78-83.

[2]石艳芳.青少年犯罪何以频发: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新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1):41-46.

[3]金凤仙,程灶火.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犯罪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3):468-472.

[4]高瑞.当代青少年弑亲犯罪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3):80-84.

[5]訾文蕾.残缺家庭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15):46-47.

猜你喜欢
犯罪心理健康青少年
公园里的犯罪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