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解剖学基础课的教学策略

2016-03-17 05:38陈秀文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策略教师

陈秀文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梅州 514526)

浅谈解剖学基础课的教学策略

陈秀文

(梅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梅州 514526)

中职学校生源紧张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以及树立自信心是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解剖学作为中职卫校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其教学策略的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解剖学这一学科的兴趣和信心。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

解剖学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解剖学基础在中职学校是一门知识点碎、杂、多、难、繁且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医学临床基础课,对于生源素质较差且语言综合能力和逻辑智能都不高的职校学生来说,教学难度就更大了。所以,其教学策略的成功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对解剖学这一学科的兴趣和信心,决定医学生能否打好医学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经常改变教学策略。下面,就如何在解剖学教学中改变教学策略,谈一些笔者的体会与心得。

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解剖学教学往往是将具体的抽象化将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图文表现的专业知识”。为此,解剖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与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之间的矛盾。教师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让教学成为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让教室成为师生共处的学习乐园。

2 解剖学教学要改变教学策略

所谓策略,是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方法、手段、途径的总称。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着力点是把零散的个案研究体系化,把单个的教学实验研究置于一个大系统中加以整合。可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既针对教材特点又针对学生实际的多种方法巧妙的组合。但如何组合,孰前孰后,孰多孰少,这都反映在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艺术上,因此强调解剖学教学“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2.1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堂知识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重点难点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1]。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允许学生选取不同的视角,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得不同的结论。由于每个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迥异,性格气质有别,应提倡结论的多样化。

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提问。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这并非一概反对教师提问,而是反对那种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提问,反对那种不能激发学生想像力、思维力的提问,反对那种浅显的无回味余地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学”。循疑而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把学生的想像和思维打开,多读多思,思考有价值的问题,正真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起来。

2.2重体会重感悟重积累

“好读书,不求甚解。”只要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明白意思就行了,不求精确,只求明了。重读书,特别是重自读重自由读书[2]。当前,在解剖学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齐读太多,整齐划一,气氛热烈,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消减课堂上的沉闷。这固然好。但齐读太多,教师不便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易发现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出现“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因此,对“齐读”要适时适度,不是不用,但不宜多用。

重积累包括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对解剖学教学来说,主要是充分应用教具,展开生动的演示,借助形象的比喻,激发丰富的联想;创作歌谣口诀,促进理解记忆;巧妙设置提问,活跃学生思维。加强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达到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形成。这个积累过程是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融会贯通和总结教学经验。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法和悟法

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要求教学“注重教给理论联系实践方法”。能“联系理论和自己的积累,在实践技能中从标本上找到准确的解剖位置,体会其理论联系实践效果”。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动手。实验课不仅能加强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上实验课时,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做法是:指导—观察—考核—小结四结合。首先,让学生认定本次课的实验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然后,由学生参照目标,结合实验指,导动手解剖观察寻找辨认,教师在旁指导矫正帮助。再者,结合标本、模型、活体,开展小组竞赛,看哪小组答得又快又对,哪个小组能结合自身快速而准确地找出相关体表标志。最后,进行针对性总结,指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习态度)对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加以表扬肯定;对学习态度马虎的现象,提出批评,对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的内容加强课后辅导,以促使目标达成。以上做法能避免学生存在依赖心理或只充当参观者的角色,避免学生走马观花的应付实验的不良现象。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解剖学理论和实践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与理论相结合,都是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理论到实践活动中去的学法、悟法。

由于解剖学要求理论必须要和实践相结合,对课堂教学结构的分析应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多种样式并存,培养学生的整体实践操作能力。有的课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来设计教学结构。有的课以学生自习为主,辅之以合作学习。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处实在不能解决的,由教师从旁指点。教师在学生的自习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在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习感悟和教师的自习指导要自然和谐,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要打乱学生的思路。有的课以合作学习为主,先分组后交流,然后提取各组之长,师生共同归纳课堂知识的主要内容章节的重点。有的课可直接从学习内容的重点切入,以点带面,从部分返回整体,引导学生用学习重点的方法去自学其他内容。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方法有所改进,学习兴趣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回答问题主动性、学习态度、课堂纪律均有明显提高。同时,学生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对以后的继续学习充满信心[3]。总之,解剖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不同决定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变教学策略,要提倡不拘一格标新立异,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1]崔怀瑞,孙臣友.解剖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416-1417.

[2]孟步亮,郭珍贵,李明,等.应用普遍联系的规律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6,14(3):62-64.

[3]孟萍萍.中职解剖学教学策略[J].职业技术,2013,(4):35.

猜你喜欢
解剖学教学策略教师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最美教师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教师如何说课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