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单人10 m台项目动作难度发展趋势研究

2016-03-17 05:38苏惠安谭秀凤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单人竞技男子

苏惠安 谭秀凤

(江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广东 江门 529000)

男子单人10 m台项目动作难度发展趋势研究

苏惠安谭秀凤

(江门市体育运动学校,广东 江门 529000)

新规则的修改使得跳水比赛的难度更大风险更加剧竞争更加激烈。这也对运动员的身心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完美的要求。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训练水平强大的体能支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且稳定的心理素质,从整体上把握比赛,增强驾取比赛的能力;根据新的形势和所掌握的情况,结合我国跳水队的实际情况,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重视规则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对新规则的学习和研究,充分发挥竞赛的导向作用,研究制订新的国内竞赛特定规则,抓准新规则的变化特征,突出训练重点。

竞技跳水男子10 m台动作难度

纵观世界跳水强国,作为典型的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群项目之一的跳水项目,在具备稳、准、美的基础上,掌握高难度动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跳水运动的发展,在高水平的比赛中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要有自己的绝招,也就是说必须要有高难度动作,否则是很难取得好名次的。以男子10 m台为例:2008年世界杯跳水赛德国选手克莱因完成了当吋难度系数为3.5的109C动作并且跳出很高质量,最后夺得冠军。当时,中国两名选手只是选用的难度系数为3.0的107B动作。而在2009年,国际泳联修改了难度规则,将这个动作的难度系数又提高到了3.7,可见难度动作的重要性。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澳大利亚选手马修米査姆凭借最后一跳难度系数高达3.8的5255B动作成功实现逆转,战胜我国选手周吕鑫,获得冠军。而周吕鑫在这个组别所跳的动作只是难度系数3.4的5253B动作。由此可以看出,掌握高难度动作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高难度动作的得分对运动员的比赛名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竞技跳水男子10 m台单人项目难度动作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家图书馆、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等馆藏资源中关于跳水项目及相关项群项目难度动作发展趋势方面的相关图书资料及光盘、录像录音资料等等。共搜集了106篇相关文献。之后,对文献进行筛选归类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理清了以往研究的现状,找到了本研究的方向和立足之处,整体上为本研究的设计、分析与讨论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1.2.2综合归纳法根据掌握的理论和实践资料,进行综合归纳分析并进行逻辑推理。

2 结果与分析

2.1规则变化对男子单人跳水10 m台难度动作发展的影响

规则是保证竞技体育顺利进行的准则。在运动竞赛前,必须对规则有很好的理解、利用和适用过程。这也是竞赛制胜的保障因素之一。跳水项目比赛规则是对跳水系列比赛的场地、器材、设备、比赛方法、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行为准则及裁判员和裁判方法等进行限定,是经过人们反复实践所确定的,是通过对人体运动的行为规律的探索所做出的科学选择。1900年第2届巴黎奥运会,瑞典运动员做跳水表演。这被认为是现代竞技跳水运动的开端。1904年第3届圣路易斯奥运会,男子跳台跳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08年第4届伦敦奥运会期间,成立了国际水上运动联合会,重新制订跳水竞赛规则,确定10 m跳台的规定动作,增加跳板跳水项目,为现代跳水比赛奠定了基础。为了推动跳水这一项目的健康发展,公平与良性竞争,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根据奥运周期这一规律对规则进行了不断地修改和修订,以使跳水评分规则更加合理、完善、符合竞技体育的需要。这些修订反映了国际跳水界专家们对于跳水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权威看法。规则的修订从整体上来说对促进该项运动技术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因此,深入分析研究跳水规则的内容演变不仅应当受到裁判人员的重视,而且也应当引起教练员乃至运动员的高度重视。国际跳水规则的多次变动其主要原因都是为了适应新的难度动作出现的需要。因此,循着国际跳水发展历史的主线,探索国际跳水技术发展的趋向,了解国际评分规则的技术导向,是研究我国男子单人跳水10 m台难度动作发展的必经之路。新规则的修改使得跳水比赛的难度更大风险更加剧竞争更加激烈。这也对运动员的身心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完美的要求。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训练水平强大的体能支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且稳定的心理素质,从整体上把握比赛,增强驾取比赛的能力。在2005-2011版规则的修订中,除了预赛、半决戏得分不带入决赛以及提升翻腾动作难度系数,取消成套中的规定动作也是改变之一。这些改变使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但如何更快地适应新规则,研究分析新规则并走在规则的前面是取胜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新规则研究和分析力度,分清有利和不利因素,将不利转化为有利,将有利转化为优势,重点项目重点队员重点分析,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切实建立起系统、详细的训练计划,保证各项比赛任务的完成。

2.1.1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新规则规定男子单人10 m台预赛、半决赛得分均不带入决赛。在2009-2013版规则中D2.3.3屮提出了:预赛、半决赛和决赛均为独立的比赛,每场比赛均从0开始。这意味着在所有的比赛中,预赛、半决赛的成绩均不带入决赛,就是说选手们无论在之前的比赛中有什么样的表现,只要能够进入下一轮比赛就是一个新的幵始。所以就要求运动员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竞技及心理状态,以迎接下一轮的挑战。这对所有的选手来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当今的跳水世界大赛上,选手之间的技术水平很接近。在赛场上,有实力的选手由于失误而与决赛无缘的例子很多。这就为其他选手进入决赛腾出了一个位置。一方面,在残酷的赛场上,谁发挥得越好越稳定,谁就可能是最后的胜者。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运动员有了“拼一下”的心态和动力。这些运动员可能选择的技术动作不是很稳定,但难度系数却很高,一旦临场发挥出色,很有可能一战夺魁。这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但却体现出了公平性。同时体现出了竞技体育的特点——竞争性,也符合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

面对这一新规则,运动员要在心理和体能上做好准备,不仅仅要在巨大的比赛压力下保持水平的稳定发挥,不断去提升自身技术的稳定性,而且要不断去创新难度,增加自身“弹药库”,适时调整比赛时动作的难度,以应对其他运动员靠提升难度系数带來的冲击,稳固自己的领先地位,直至获得比赛胜利。

2.1.2取消规定动作,运动员比赛所选用的动作更加灵活2009-2013版规则中D3.1:所有男子单人跳水比赛应包括6个跳水动作。D3.3:在6个跳水动作中,不得出现重复动作;D3.6.2:男子跳台比赛应包括6个选自不同组别的无难度系数限制的动作,预赛、半决赛、决赛都是如此。取消男子单人10 m台成套中的规定动作,参赛选手们得以不受难度系数的限制,从而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特别是采用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向金牌冲击,使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进入决赛选手的不确定性使得跳水比赛更加精彩,吸引观众眼球。

2.1.3提高翻腾动作难度系数,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跳水运动是人体从空中呈抛物线形态下落的自由落体运动,从台(板)到水中的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因此,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一周半与三周半,翻腾一周的时间从1 s缩短为0.45 s。就是说,翻腾速度要增大一倍。因此在身体素质方面,为了延长空中时间,要求运动员能有更好的弹跳力。为了加快动作速度,着重要求运动员腰腹和背部的肌肉力量要强,动作的协调能力要好。所以发展难度动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增加翻腾或转体的周数的过程。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和力量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之,新规则改变以来,各个国家的选手及教练员们都在根据规则的变化研究跳水比赛的制胜规律。这其中难度系数的选择与技术稳定性的发挥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成为竞技比赛制胜的法尘。当今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使用的成套动作,由于每一个都是自选动作,要求运动员身体素质好技术全面,不能有任何技术弱点,同时要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如果没有强大的体能保证,根本无法应付比赛中高强度的负荷,也难以在比赛中发挥出较高的竞技水平。因此,我国跳水运动员要认清形式,紧跟变化,要在不断提高跳水技术水平、动作质量、动作稳定性的同时进行高难动作的创新,以适应时代前进的步伐。这也是在世界大赛中取得比赛优胜重要的途径。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转变观念,从过去的稳中求胜转变为大胆改革努力创新。另外,新规则的变化提示我们,世界跳水运动正在加速发展,我们要用创新的思路去发展跳水运动,积极进取而不是保守求稳,用创新的思维去寻找跳水运动各制胜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去提高难度,紧跟规则变化并努力创新,才能在国际跳水竞技比赛中继续领先。

综上所述,基于规则的变化,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加强对新规则的学习。要根据国际规则的变化发展,依据本国情况,制订国内特定规则,以超一流的技术标准引导项目超前发展,要加强执行力度,有效地发挥特定规则的导向作用,推动项目的快速发展。规则的变化对我国跳水国家队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加强对新规则的研究,重新从技术上评估我们的优势以及与对手的差距。

2.2对策

根据新的形势和所掌握的情况,结合我国跳水队的实际情况,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2.2.1重视规则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对新规则的学习和研究从对一线教练员、运动员以及裁判员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人对于新规则的实施对我国跳水项目的影响是不清楚或者说认识不够,简单地认为2009年以来新规则的实施对我国跳水项目包括男子单人10 m台项目的发展是没有影响的。抱着这种心态,怎么能做到对新规则的重视?更谈不上去学习和研究新规则。新规则的发展始终引领着跳水运动的方向。任何一种规则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利或者不利。我们要做的只有认真仔细地研究新规则,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加以利用,对于我们不利的因素更要努力克服。这样才能不断站在规则的前沿阵地,较好地把握规则。

2.2.2充分发挥竞赛的导向作用,研究制订新的国内竞赛特定规则竞赛是运动发展的杠杆,规则是比赛赖以进行的准则。跳水项目竞赛规则作为一种标准制约和规范着每一个跳水运动员的行为,规则的不断演变使竞赛趋于公正准确合理,促进竞赛活动的繁荣。职业运动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是为了竞技比赛,只有通过实际竞赛才能使运动员的技战术更加实用,心理素质更强。现在,一些重要的赛事往往成为教练员、运动员洞察跳水运动发展变化的窗口。通过竞赛的导向作用,洞察跳水运动规则变化的动态,制订针对竞赛变化的新规则,先于人而制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3抓准新规则的变化特征,突出训练重点针对新规则实施后,对于跳水运动员在身体素质的要求变化,本课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新规则的实施对运动员在力量、协调性、弹跳的要求较高,其中对于运动员的力量要求最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今后的训练中对运员的力量训练多加关照,采用合理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训练结构去进行力量的训练。

3 结论

新规则的修改使得跳水比赛的难度更大风险更加剧竞争更加激烈。这也对运动员的身心提出了更高更全面更完美的要求。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训练水平强大的体能支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且稳定的心理素质,从整体上把握比赛,增强驾取比赛的能力。

根据新的形势和所掌握的情况,结合我国跳水队的实际情况,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重视规则的发展和变化,加强对新规则的学习和研究,充分发挥竞赛的导向作用,研究制订新的国内竞赛特定规则,抓准新规则的变化特征,突出训练重点。

[1]刘斌,赵传生.从第13届世界游泳锦标赛跳水比赛看中国跳水队实力[J].考试周刊,2009,(36):148.

[2]郭力,任磊,董文旭.第12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中国跳水队参赛评述[J].现代企业教育,2008,(1:下):115-116.

[3]周继红.跳水运动科学训练过程中的若干要素关系探讨[J].游泳,2006,(2):35-38.

[4]姚飞,刘瑛.我国竞技跳水世界杯中单人项目比赛分析[J].科技信息,2008,(2):268-270,272.

[5]王文生.中国竞技跳水运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39-41.

[6]李致君.试论中国跳水运动的起源与发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83-87.

[7]李博,王珽珽.世界男子跳水运动员难度动作位序分析——以第29届奥运会男子单人10米台跳水决赛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52-56.

[8]余俭.规则的变化对跳水发展趋势的影响及对策[J].游泳,2007,(1):26-28.

[9]董盛,周玲美.关于跳水的基本技术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2):77-79.

[10]成尔恒.从崛起走向辉煌:中国跳水成功之道探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4):1-4.

[11]王跃新.未来世界跳水冠军面对的挑战与技术变革[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2):56-57.

猜你喜欢
单人竞技男子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与外隔绝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竞技精神
从男子力保卫战开始
第三十八周:每个人的舱位都是单人舱
男子买执照骗47万拆迁款
郭川: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
花与竞技少女
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