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的新疆城镇化质量测度分析

2016-03-18 04:22徐俐俐马远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农垦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熵值法聚类分析新疆

徐俐俐马远(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基于熵值法的新疆城镇化质量测度分析

徐俐俐马远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文章从人口发展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五个不同角度,选取27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新疆18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分析,并依据其综合得分高低,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疆各城市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疆;部分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基础设施落后,降低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制约了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城镇化质量的各个因素发展不协调,出现各自的短板。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熵值法;聚类分析;新疆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33.75%增加到2013年的44.47%,年均增长2.14个百分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给人民生活、社会生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和政府管理等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城镇人口迅速膨胀带来的交通拥挤与社会矛盾增加,资源粗放式开发导致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迅速膨胀使得生活节奏加快与贫富差距扩大,这种普遍存在的重速度规模轻质量效益的发展模式产生了诸多问题,因而城镇化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对于强化节点城市作用、提升城市吸引力、促进社会和谐安定具有重要作用,是推动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因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分析和对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从空间载体来看,John Friedmann认为城镇化内涵包含两个过程——城镇化I和城镇化II,城镇化I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田园诗般的自然景观转化为城市风貌的过程;城镇化II是城镇化的发展将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向农村的外溢延伸过程[1]。叶裕民提出城镇化质量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基础设施现代化等城市各方面的现代化,以致降低城乡差异[2],郭叶波在此基础上提出还要强调两者之间的协调互动与此过程中城镇化推进的效率[3]。(2)从构成要素来看,UN-Habitat Environment Center提出城镇化质量应用包含城市发展指数和城市指标准则两个方面的指标体系来衡量[4]。刘静玉等提出城镇化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城乡统筹质量的有机统一[5]。雒海潮提出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要从城镇化进程中的静态、动态、过去和未来全面考虑,提出其构成要素包括城镇发展质量、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质量、城镇化协调发展质量、城镇化发展潜力和城镇化推进效率[6]。(3)从城镇化质量的表征来看,牛文元提出从反映城市的发展度、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及可持续性的动力特征;反映城市的共同富裕度以及克服城乡贫富差异的难易程度的公平表征;反映城市的文明度、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城市的生态质量的协调度以及城镇化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程度这三个方面来衡量[7]。(4)从城镇化推进的效率来看,李明秋等提出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前提就是城市投入要素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由此,城镇化水平才能得到稳步提升,进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对外辐射能力,实现城乡一体化[8]。

对区域城镇化质量的实证研究,各位学者所用测度方法不尽相同。(1)从主观评价方法来看,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例如郭飞根据城镇化质量内涵,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得到江苏省城镇化质量评价结果[9]。(2)从客观测度方法上来看,有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熵值法、聚类分析法、神经网络法等。例如郝华勇(201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城镇化质量以及各自的短板,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0]。贾林瑞采用熵值法、贡献率和贡献弹性分析法,测算出1998-2012年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指数,并以此分析城镇化质量演变规律和驱动因子[11]。(3)两种方法两两结合。例如李少林基于2001-2012年中国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表明城镇化质量内生于地区产业结构[12]。姚林香综合利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西省11市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得出江西省各市城镇化质量特点[13]。赵美玲等先用层次分析法求出各指标对城镇化质量这一目标的组合权重,再通过具体数值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了对应的相对偏差模糊矩阵,最后通过矩阵和组合权向量对皖北地区的不同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做出了模糊综合评价[14]。

综合来看,由于时间、空间背景和学科背景不同,对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理解及其测度方法存在差异。新疆有着差别于内地市管县的管辖机制,采取的是州管市、管县。对于新疆城镇化质量的研究一般以地州市为单位,尚且缺少对城市城镇化质量的分析评价。本文在明确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新疆各城市城镇化质量。

二、城镇化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镇化质量内涵的界定

本文认为从空间载体上,城镇化质量的发展不仅在于城市地区的发展质量,也包含乡村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质量。从构成要素来看,城镇化质量主要体现在人口发展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五个方面。基于前几年城镇化重速度规模轻质量效益的发展模式,城镇化质量内涵应包括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以较低的资源环境代价换来较大的城镇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度两个方面[15]。由于本文是对新疆城市城镇化质量的测度,鉴于新疆特殊的管辖机制,就不考虑城乡统筹这一方面。

(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城镇化质量内涵,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比性、和尽量少的原则,结合新疆城镇化特点,从人口发展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等五个角度[16],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7个指标构建新疆各城市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人口发展质量的指标结合他人的研究结果[18-19]及新疆各城市指标数据的可得性而定,净流入人口比重通过反映人口规模或测度人口城镇化的包容性来体现人口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如表1。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熵值法先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对城镇化质量做出测度,通过对指标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序,得出各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排名。最后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新疆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表1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熵值法及其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熵,最初是用来描述热力学中系统内部的混乱程度。信息熵在信息论中用来表示随机变量的不确定度。熵值法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在可持续发展研究和经济研究领域运用十分广泛[20]。

式中,Rij为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值,minj{Rij}为m个样本中第n个指标值中的最小值,maxj{Rij}为m个样本中第n个指标中的最大值,S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

(3)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系数(Gj):Gj=1-Hj

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于《新疆统计年鉴》(2013)、《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3),部分数据来自于新疆各地州市的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其中废气排放记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个别缺失数据按照该城市该指标往年数据经过spss21.0处理得到。

三、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建立的模型及相关计算,对新疆18个城市,5个子系统27个指标的数据处理可得新疆各城市及各子系统的城镇化质量得分及排名(如表2)。从表2可以看出城镇化质量最高的城市是乌鲁木齐市(0.7341),排名倒数第一的城市是和田市(0.1663)。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较大,首末位差。从人口发展质量角度来看,得分最高的城市是乌鲁木齐市(0.3174),最低是和田市(0.0197);从经济发展质量角度来看,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是克拉玛依市(0.1665),经济最落后的城市是吐鲁番市(0.0225);从社会发展质量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质量最好的是奎屯市(0.1242),最差的是库尔勒市(0.0412);从基础设施质量的角度来看,排在第一的乌鲁木齐市(0.1727),排在最后的是阿勒泰市(0.0222);从生态环境质量的角度来看,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是阿勒泰市(0.0759),环境质量最差的城市是和田市(0.0134)。

为了更好地分析比较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差异,根据待评价样本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聚类分析,将相似度高的样本归为一类。本文运用spss21.0,以18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为基础,进行系统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系统把新疆的城镇化质量分为五个类别。这五个不同的类别分别为城镇化质量高的城市、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城镇化质量中等的城市,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城市和城镇化质量低的城市。

图1使用平均联接(组间)的树状图

(一)城镇化质量高的城市

城镇化质量高的城市是乌鲁木齐(0.7341)、克拉玛依(0.5739)。这两个城市的人口发展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和基础设施城质量都相对较高,但是乌鲁木齐市较低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于其他四个方面的质量排名显得尤为突兀。

表2  新疆各城市城镇化质量得分及排名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及整个新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乌鲁木齐的人口发展质量和基础设施质量是18个城市中排名最高的。但排名倒数第三的生态环境质量(0.0357)严重制约着乌鲁木齐市今后的城镇化发展。城镇化是“绿色城镇化”,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今后要建立尽可能完备的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增强居民低碳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城镇化道路。克拉玛依是典型的石油城市,经济发展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今后应把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二)城镇化质量较高的城市

城镇化发展质量较高的城市分别为石河子(0.4330)、奎屯(0.3931)、昌吉(0.3851)、哈密(0.3720)、库尔勒(0.3766)。其中,石河子市、奎屯市和昌吉市同处天山北坡经济带,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比较相似,城镇化质量差异比较小。相对来说,石河子市和昌吉市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五个方面的要素发展相对较为均衡,但是哈密市排名十一的基础设施质量、库尔勒市排名最后的社会发展质量和奎屯市排名十一的经济发展质量明显使得整个城镇化发展出现“短板现象”。

“戈壁明珠”石河子市和连续七年GDP增长率大于15%的昌吉市城镇化发展一直处于良好的趋势。从排名来看,石河子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昌吉生态环境质量相对比较落后。今后这两个城市要立足各自城市功能,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设成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

奎屯市是大西北新兴的一所工业城市,是新疆主要农牧区和粮油棉基地。该市的社会发展质量较高,排名第一,但非农业人口比例较低,经济发展更是跟不上整个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今后奎屯市要转变其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服务现代化,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进出口加工基地。库尔勒市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该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和基础设施质量相对较好。但社会城镇化质量(0.0412)和生态环境质量(0.0586)较低,分别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七,严重制约该市的城镇化发展。今后要加大民生建设,持续改善民计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疆的东大门——哈密市,综合城镇化质量排名第七,人口发展质量排名第四,基础设施质量排名倒数第八。今后哈密市要综合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集聚能力,积极培育成东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三)城镇化质量中等的城市

城镇化质量中等的城市分别是阜康(0.3224)、伊宁(0.3210)、阿克苏(0.3181)、阿勒泰(0.3158)和喀什(0.3020)。从空间上来看,阜康是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节点城市,伊宁和阿勒泰同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克苏紧邻喀什,这四个城市同属于沿边对外开放城市。这些城市的共同点是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方面因素发展不均衡。

综合排名第八的阜康与排名第五的昌吉同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相对来说,两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差异不明显。阜康旅游资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其经济发展质量较高,排名第四。但其他方面的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基础设施质量和人口发展质量。今后阜康市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优势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充分利用乌鲁木齐市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实现优势互补。

伊宁与阿勒泰的城镇化质量差异也不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是伊宁市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得分最高的,排名第六。但是其人口发展质量排名倒数第五,社会发展质量倒数第六。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伊宁市应在保持生态环境良好的前提下,增强产业集聚能力,转变人口就业结构,增强社会生活配套服务,提高居民的社会生活质量,从而满足作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要求。阿勒泰市外与蒙古国接壤,资源储备比较丰富且生态环境质量是全疆城市中最好的,但基础设施质量得分仅为0.0222,排名最后。今后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招商引资,合理利用后发优势、区位优势,努力把阿勒泰市建设成新疆东北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

阿克苏市与喀什市同处新疆西南方,城镇化质量排名相近,相对于其他因素,两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偏低,分别排名倒数第五和倒数第二。今后这两个城市都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大力推进治水、治气、节能减排,创建国家园林级城市。尤其是喀什市,应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加快通道建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借鉴其他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的经验教训,发展对外贸易,促使企业结构转型升级,引进新技术,实施新产品、新工艺落地,形成产业集聚,努力把喀什市建设成南疆三地州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增长极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廊桥。

(四)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城市

2012年新疆城镇化质量较低的城市有五个,分别是塔城(0.2687),博乐(0.2600)、乌苏(0.2476)、吐鲁番(0.2305)和阿图什(0.2137)。博乐、塔城和阿图什同为向西沿边开放的城市。同与哈萨克斯坦相邻,博乐市、塔城市的城镇化质量明显低于伊宁市。阿图什市与喀什市相距约35公里,但城镇化质量相差五个名次。乌苏市是北疆“金三角”之一,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城镇化质量最差的城市。吐鲁番市东与哈密相邻,南与库尔勒市相邻,城镇化质量差异却十分明显。

沿边开放的城市——塔城、博乐和阿图什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各有特点。塔城市生态环境排名第三,但经济实力比较薄弱、基础设施质量排名倒数第三。在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塔城市要在不破坏原有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加大市政建设,合理利用其充裕的水土资源,引进国内先进的技术水平,加强与国外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促使本地市场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博乐市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发展质量(0.0504)和基础设施质量(0.0291)的“短板”现象尤为突出,二者均排名倒数第二。今后要立足中国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的战略地位,加强民生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阿图什市城镇化质量排名倒数第二,各个因素得分普遍较低。今后,阿图什市要充分吸收喀什市的辐射作用和外溢作用,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为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节点城市之一,乌苏市的城镇化质量排名倒数第四,明显落后于石河子、昌吉等。从乌苏市城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来看,人口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较低,分别排名倒数第三、倒数第四。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在今后的发展中,乌苏市要充分利用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加大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使更多的劳动人口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依托区位、地缘优势,加强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桥头堡的黄金枢纽。

吐鲁番市干旱少雨的环境因素对其经济发展影响很大。该市人口发展质量倒数第二,市内接近70%的人口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经济发展质量得分0.0225,排名倒数第一。今后应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积极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加快融入乌鲁木齐经济圈,实现乌吐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镇。

(五)城镇化质量低的城市

新疆最南端的城市——和田市,城镇化质量得分仅为0.1663,位于全疆最后一名。经济发展质量倒数第二,人口发展质量排名倒数第一。作为丝路名城,和田市应该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转变其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利用其区位优势建设“通道经济”商贸仓储重要基地。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依据城镇化质量丰富的内涵,结合新疆城镇化发展特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克服具有随机性和臆断性的主观赋权法的熵值法,测度了新疆18个城市的城镇化质量得分及排名。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1)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综合得分大于平均得分的七个城市中有六个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上。城镇化质量排名后三位的城市,有两个位于南疆。石河子、阜康、乌苏同处天山北坡经济带,但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2)生态环境质量滞后。城镇化质量排名前八的城市,其综合城镇化质量排名均大于或等于生态环境质量排名。(3)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短板现象”。有些城市例如阿勒泰生态环境质量排名第一、基础设施质量排名倒数第一;奎屯社会发展质量排名第一、经济发展质量排名倒数第七。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全区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脆弱,新疆城镇化质量提升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从人口发展质量、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和生态环境质

量五个角度测度了新疆各城市城镇化质量,但对于体现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的指标在选取时由于数据可得性等原因没有较好的体现,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等.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叶裕民.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3]郭叶波.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J].学习与实践,2013,(3):13-19.

[4]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Un-habitat 2002.

[5]刘静玉,等.河南省城镇化质量的区际比较及区域差异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学报),2013,43(5):271-278.

[6]雒海潮,李国梁.河南省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2015,(6):73-77.

[7]牛文元.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R].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科技创新,2003.

[8]李明秋,郎学斌.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2010,(12):182-186.

[9]郭飞.江苏省城镇化质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4):1-63.

[10]郝华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291-294.

[11]贾林瑞等.重庆市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6):68-73.

[12]李少林.人口密度、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质量[J].商业研究,2014(12):61-67.

[13]姚林香,袁达谱.江西省新型城镇化质量测度分析[J].审计与理财,2015,(8):3-7.

[14]赵美玲,等.皖北六市城镇化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0):58-62.

[16]王富喜,等.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11),1324-1328.

[17]魏后凯,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估报告[J].经济研究参考,2013,(6):3-32.

[18]贾琦,运迎霞.京津冀都市圈城镇化质量测度及区域差异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3):8-12.

[19]邵俊,周均清.“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城镇化质量评析[J].华中建筑,2014,(1):103-106.

[20]费智聪,刘金兰.熵权—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层次分析法研究[J].2009,(5):1-45.

(责任编辑:李亚利)

[作者简介]徐俐俐(1990-),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马远(1983-),男,江苏沛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CGL147)。

猜你喜欢
熵值法聚类分析新疆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