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MHK背景下的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6-03-18 10:42王明慧新疆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843300
高教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改革

王明慧(新疆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843300)



试探MHK背景下的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王明慧
(新疆塔里木大学,新疆阿拉尔843300)

摘要:当前高校的汉语教学,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死板,教育观念陈旧,不能充分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自我的发展。MHK背景下,革新高校预科汉语教学观念、灵活化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拟从MHK背景下对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出发,分析当前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以提高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MHK;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模式;改革

Abstract: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ur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ostly limited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which has the deficiencies of single teaching method, rigid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the old concepts of education, which dampens the learning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of minority students, and affects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self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HK, 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Chinese teaching concept and activate the college preparatory Chinese teaching method. This article, starting from the requirements of preparatory Chinese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HK,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urrent college preparatory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ode and puts forward solution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 Preparatory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MHK; college preparatory course; Chinese teaching model; reform

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现代教育的愈发重视,全面推行MHK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当代,汉语教学要发展,必须要与时代发展步伐相一致,转变汉语教学理念和汉语教学方法,MHK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方式下应运而生。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MHK教学更为重视汉语教学的实践性和语言运用能力,MHK考试成绩能够更为接近地反映学生的汉语综合水平。MHK在汉语听力和汉语阅读理解等习题材料中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选材多源于生活,口语化特征明显,语速语调更趋近于日常交流,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当前,MHK背景下高校预科汉语教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MHK背景下,提高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水平要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出发,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课程,以推动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的发展。

一、MHK背景下对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提出的要求

MHK背景下,对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MHK更为重视汉语口语与汉语写作能力,旨在提高汉语的综合运用。MHK以更为实践性的教学理念,丰富了汉语听力和汉语阅读理解内容,涉及到文学、艺术、影视、科学、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样,贴近生活,符合日常交际习惯,更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汉语语言环境的营造。MHK背景下,要求学生脱离传统的学习方法,要求老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手段,从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扩充到语文文化内涵,将二者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和语言实践氛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掌握必要的汉语专业知识,并与老师、同学多交流,在日积月累中提高汉语使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达到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此外,汉语写作作为汉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并让学生通过写作提高对语言的记忆和灵活运用,巩固汉语语言的学习。

二、当前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汉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仍然不足,表达能力欠佳。由于学习方式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的兴趣不足,课堂上死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提不起兴致,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很多院校对于学生汉语水平的考核,仍然采用应试思维,以书面考试成绩为准,很多学生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逐步忽视了口语能力和听力水平的提高,老师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成绩略差的学生自信心受到伤害,对汉语学习的兴趣日益下降,影响了学生的汉语学习。此外,由于汉语语法和口语相对较难,很多预科生过分依赖于老师,不懂得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搜索相关的汉语知识素材,阅读量少,词汇积累不足,口语表达缺少环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文化知识传授力度不足

汉语作为一门语言,有丰富的语言成长环境,但是,很多高校预科的汉语教学,局限于汉语词汇、语法、语音的教学,缺少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做支持,很多学生对课堂上的汉语知识接受起来感觉枯燥、无趣,兴趣不足,积极性不够。很多高校老师在讲授汉语知识的时候,不能将教材要求与中华文化巧妙结合,不懂得为学生传输语言背后的故事,学生对于语言的产生背景不了解,对语言的意义不能充分认知,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此外,老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实践性不足,趣味性不够,很多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理解难度较大,学习效果欠佳,学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观念较为陈旧,汉语实践能力较差

当前,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对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不能融会贯通,理解有误。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仍然在“填鸭式”的教学环境中被动学习,汉语知识的趣味性被忽视,枯燥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压力甚大。高校老师一味重视书面知识的讲授,没有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和言语交际的空间,很多学生仍然局限于课本知识的重复记忆,言语交际和口语表达能力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MHK背景下提高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模式的方法和措施

(一)理性看待MHK,坚定正确的汉语学习观念

预科汉语教学,旨在高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达到日常交际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弱化了学生的言语表达和言语交际能力,MHK一改传统教学的弊端,成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利器。提高高校预科汉语教学,要客观看待MHK,并树立正确的汉语学习观念,了解汉语学习的本质,以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今后

汉语的有效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少数民族的职业规划打造良好的契机。MHK教学手段的应用,要打破传统汉语模式和教学思维,老师的授课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的互动和交流,避免无用的题海战术,以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并在实践中提高汉语交际水平,达到汉语学习的目的。此外,MHK教学方法的使用,要客观看待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明确认识到考试成绩不是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更不能成为学习的重心,习题性、记忆性的考试内容,要基于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认知和记忆,课余时间要举办更多的汉语交际实践活动,为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客观看待学生层次和水平,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教学课程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知识的接受和学习,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课堂教学,因此,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和教学课程变得至关重要。教学课程应该以科学的教学思维,成为学生看世界的窗口,而不应该为了学习而学习,以模板化的课程设置限制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老师在课程内容设置中,要有明晰的教学思路,要充分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力量,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拓宽学生的视野,以流畅的教学规划引导学生的参与,并在知识的传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课程内容的设置是不易的,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评估不同内容对学生的影响,并在内容设置中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学习的重中之重是为了交谈和沟通,因此,汉语口语能力极为必要,因此,课程的设置要有意地向精读课、阅读课、听力课、口语课等方面偏移,并设置写作课等课程,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全面提高。汉语教学中,语法是比较难的一部分内容,课程的设置要避免枯燥和死板教学,而应该以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将语法形象化、生动化、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尝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更新汉语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

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课堂气氛死板,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理念滞后,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想要学习的内容,枯燥的课堂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少,合作少,学生与学生时间也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学习效果差,主动学习能力不足。因此,MHK背景下,提高高校预科汉语教学模式,就需要从老师开始,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性,从单一的知识传输改变为有效的能力培养,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设计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课堂,老师要为学生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敢于发问、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并举办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汉语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老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巩固复习,并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生要多读、多听、多说,在听说过程中培养语感,并能够在交流中正确使用语言,语法的学习要融入句子或篇章中,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此外,老师可以从生活中、从网络中撷取更多有趣的汉语内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学习游戏两不误,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总之,MHK学习模式和考试方式在时代教育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以其灵活性和多元化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接受,并逐步渗入到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中,成为考核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当前,高校预科汉语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MHK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有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并加以分析,才能找到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改善当前高校预科的教学现状,推动高校预科汉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银萍.试探MHK背景下的高职预科汉语教学模式的改革[J].考试周刊,2014(44).

[2]张瑞,闫慧珍.HSK向MHK转型背景下的预科汉语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2).

[3]张建军,汪俊.MHK视域下预科汉语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4).

作者简介:王明慧(1976-),女,汉族,甘肃酒泉人,新疆大学硕士,新疆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013-02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