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03-18 10:31王国俊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8期
关键词:结余科研院所科研经费

王国俊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 225125)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王国俊

(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 225125)

基于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逐年攀升,对科研经费管理要求日益增高的背景,论述了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完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应对策,以期有效提高农业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农业;科研院所;经费管理;问题;对策

科研经费是农业科研院所通过各种来源渠道申请的、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既包括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纵向经费,也包括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横向经费,是农业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保障。随着国家、社会对农业投入的逐步加大,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也逐年攀升,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科研经费管理不仅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已成为农业科研院所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要使用好、管理好、监督好科研经费,不仅要遵守国家的财经法纪,还要满足单位科研工作的要求。加强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提升农业科研院科研实力,确保单位科研工作健康发展,从而产生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法人观念淡薄 目前,农业科研院所主要由项目负责人凭借其专业特长与科研能力,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1]。项目负责人申请回了项目,扣除税金和上缴一定数额的管理费后,其余经费一般都由负责人自行支配。科研院所只是形式上参与其中,并无实际的控制和管理。项目负责人则认为,科研经费是以个人名义申请争取来的,科研院所无权干涉具体的科研管理以及经费管理。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下,项目负责人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列支项目经费时,往往不按项目预算规范使用经费,导致项目经费开支混乱。尤其是横向科研经费,通常列支了大量与该项目无关的费用,比如部分项目的招待费用占整个项目经费的比重过高,甚至存在将大量家庭开支也在项目经费中列支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还容易滋生腐败,造成恶劣的影响。

1.2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农业科学研究一般具有研究周期长、季节性强、不可预见性等特点[2]。农业科研经费预算通常由项目负责人完成,而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具备财务知识,不能科学合理地编制经费预算,只能够凭经验粗略估算,往往导致预算数与实际发生数差异较大。项目负责人通常“重申报、轻管理”,个别为了提高项目命中率,甚至捏造数据。另外,项目负责人与财务人员缺乏有效沟通,财务人员对科研业务知之甚少,未能参与预算的审核,对项目经费的科学性、合理性无法作出判断,导致项目实际发生的支出与预算出入很大,导致项目难以实施。因此,科研经费预算流于形式,失去其应有的科学性、严肃性及严密性。

1.3 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 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是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的重点,既要确保科研活动顺利开展,又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使用科研经费[3]。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科研经费使用存在很多不规范之处,具体表现为:首先,科研经费被挤占挪用现象突出,未能对科研经费实行“三专管理”(专账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擅自改变经费的用途,将科研经费挪为人员经费或者办公经费。其次,科研经费使用进度普遍滞后。部分项目由于国家下达经费时间延迟,导致经费使用相对滞后。例如:2014年某市级的项目经费于当年12月31日才到账,导致该项目当年无法实施,只能延迟到下一年度。再次,会计核算不规范。通过项目经费审计发现,部分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经费中存在利用虚假发票列支科研协作费、虚报劳务用工以及违规发放研究生补助等骗取项目经费的行为。不少农业科研活动在田间地头进行,发生的相关费用无法取得正式发票而难以入账,会计人员由于不熟悉科研业务,仅仅以票据是否真实、签字是否规范等要素进行审核,无法判断科研业务是否真实发生,使得会计监督大打折扣。

1.4 结转结余项目经费管理不规范 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已结转结余项目经费管理不够规范[4]。国家加强了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经费拨付及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由一次性拨付及银行账户管理改变为“零余额账户”的管理模式。在目前国家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要求下,当年度没有使用完的经费将被回收国库,下一个年度拨付科研经费也很有可能相应被削减。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不是想法设法节约开支,而是千方百计支出。更有甚者,科研支出都没有发生就提前支付项目开支费用、重复添置设备材料等,造成了科研经费浪费,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部分纵向项目已经结题并通过了验收,但结余经费缺少有效管理,有的项目结余经费只有几千元甚至几百元,由于缺乏结余经费的管理,却长期挂账,每年结转,无形中增加了管理成本。部分项目负责人在已经结题的横向合作课题中列支与科研项目无关的费用,造成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

1.5 科研项目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首先,低水平重复购置固定资产现象严重,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流失现象严重。农业科研院所往往以科室为单位添置、管理固定资产,由于业务科室各自为政多、合作共赢少,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必然导致低水平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闲置现象严重,使用效率不高。其次,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混乱。很多农业科研院所承担了部分课题的子课题,承担子课题的农业研究院所进行部分设备的采购,只负责使用,没有在本研究院所登记资产,从而形成了账外资产,等到子课题结束以后,这些设备也随之“消失”。另外,部分农业科研院所主持协作课题,采购设备后分配给协作单位使用,在研究院所报销发票登记资产,等到课题结束后,该设备归协作单位所有,从而形成有账务无实物的资产。

1.6 对科研经费的审计不到位 目前,实施阶段性的审计是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有效措施,但是不少农业科研院所普遍不重视该项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首先,农业科研领导一般是搞业务出身,普遍不太重视审计工作,甚至错误地认为审计工作可有可无。其次,农业科研院所一般没有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有审计人员通常也是由财务人员兼职,审计的独立性大打折扣。最后,农业科研项目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完成,部分项目需要跨越几个会计年度,大部分都是项目实施结束后再进行审计工作,使得审计所需时间较长,即使发现问题也来不及整改。由于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不重视对科研经费的审计,从而严重制约了单位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2 完善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法人观念 针对目前项目组织管理法人观念相对薄弱的现状,农业科研院所应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农业科研院所作为科研项目的责任主体,应当担负起相应的法人职责。在项目的立项、申报中,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共同出面,帮助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科研、预算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促成其项目的成功申报。在项目经费到账后,科研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密切关注项目的开展与实施,提供相应的指导。项目负责人切实感受到单位领导及相关部门对项目的重视,也会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切实做到按照合同规范使用经费,实施好项目。这样,农业科研院所的经费管理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科研工作才能健康发展。

2.2 重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管理 针对农业科研的特点,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该成立预算编制工作组。工作组主要统筹协调预算编制工作,每个部门应该从不同视角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针对相关的科研业务活动,进行精准分析,尽量使预算编制更加符合实际,确保科研活动顺利开展。比如:财务人员可通过项目申请书熟悉研究的任务内容、计划进度,以便于科学合理测算经费,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实践证明,经费预算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科研活动能否顺利实施。因此,重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显得尤其重要。

2.3 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管理 为了确保科研经费严格按照预算严格执行,必须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首先,设立经费专款专户,专门核算科研经费,避免将科研经费与其他资金混存混用,从源头上避免挤占、挪用科研专项资金的现象。其次,国家要按照经费渠道及时拨付科研经费,确保科研活动能够按时开展,避免个别项目经费因延迟拨付而出现连环套用资金的现象。再次,会计人员应该对照科研合同,严格审核科研经费支出,对于超出预算的业务和金额的支出,一律不得列支。对于科研协作、专家咨询以及研究生补助等项目,会计人员可以联合科研管理部门,对上述事项进行进一步核实,确保规范使用科研经费,充分发挥好监督职能。

2.4 加强项目结转结余经费管理 对于结转项目突击花钱的问题,项目负责人应该会同财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抓紧落实项目实施,不得突击花钱,业务未发生则不得支付项目费用,确保科研业务发生与经费支付保持同步。

对于项目结题后结余经费长期挂账导致会计账务数据不真实的问题,可以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如果国家有文件规定的项目,结余经费按规定返回结余经费;如果没有文件规定的项目,可以将结余经费的50%作为单位的科研发展基金,其余的50%转为研究科室的科研经费,作为其他项目的研究启动资金。不仅可以规范已结转结余项目经费管理,还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2.5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首先,农业科研院所要建立资产登记制度,建立健全资产信息数据库,要整合单位现有的仪器设备,必须打破资产小部门所有制,建立常用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避免重复购置常用仪器设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一些比较高端的仪器设备,农业科研院所科室可以借助省级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现共享,节约科研支出。其次,对于“账无实有”或者“账有实无”的仪器设备,等到项目通过验收后,应及时将该设备进行登记、划转或者收回,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做到账实一致,防止资产流失。

2.6 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 针对农业科研院关于科研经费审计不到位的问题,可以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工作。首先,让农业科研院所的领导了解审计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其次,有条件的农业科研院所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没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聘请注册会计师加强审计。最后,鉴于农业科研项目的自身特点,可以实施有效的阶段性审计,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风险控制节点前移,由事后的整改变为事前的预防,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最大程度地防范风险。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增强科技实力的需求,各级政府和单位对科研投入不断加大,相关部门对科研经费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在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管理好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是一项长期并且任务艰巨的工作,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内部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积极配合,能够做到事前科研经费预算科学合理、事中科研经费按合同规范使用、事后有审计有监督,只有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才有助于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财务管理水平。

[1] 鄢琼伟,马晓霞.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探讨[J].财务通讯,2013(35):78-80.

[2] 陈夏,曾秀丽.农业科研院所项目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会计之友,2014(24):22-23.

[3] 黄玉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监管优化思考[J].财务通讯,2015(13):64-66.

[4] 刘菁.完善农业科研院所课题经费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4(4):114-115.

[5] 陈军.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2014(16):23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WANG Guo-jun

(Jiangsu Institute of Poultry Sciences, Yangzhou, Jiangsu 225125)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ising demand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we discussed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nalyzed the causes for this problem.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were put forward, aiming at enhancing the us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funds, and ensur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gricul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Funds managemen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王国俊(1977- ),男,江苏兴化人,会计师,硕士,从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资产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研究。

2016-08-17

S-9

A

0517-6611(2016)28-0216-02

猜你喜欢
结余科研院所科研经费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医保基金结余和亏空并存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政府储备结余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降低医保基金结余刻不容缓
医保基金 结余和超支在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