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及其新唯物主义意蕴

2016-03-18 04:42商紫君谢鸿昆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唯物主义马克思理念

商紫君,谢鸿昆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绿色发展理念及其新唯物主义意蕴

商紫君,谢鸿昆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为打破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我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绿色发展包括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等,以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力图通过打破传统生产力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绿色科学技术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途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体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人本精神,蕴含着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导向。

绿色发展理念;新唯物主义;意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难以稳定、持续。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不协调、不健康、非生态、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即“黑色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力图在实践中抛弃传统的“黑色发展”模式,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自然和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具有明显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意蕴。认清这一点,不仅有助于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早在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生态问题就开始显现,恩格斯已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他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1]进入21世纪,全世界人类生存和发展更是面临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的考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19世纪上半叶为270ppm,在1980年为344ppm,专家预测在2030年将达到680ppm。而全球气候变暖正是由于二氧化碳等引起的温室效应,预计今后45年内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海平面上升25~100厘米,将会淹没地势低的沿海城市及河流三角洲。[2]世界各国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纷纷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如习近平所言:“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3]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是我们长期采用传统的发展模式,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自然生态问题。2014年6月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4778个中国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点中,水质较差和极差的比例合计高达59.6%,水质优良的比例仅为10.4%;74个根据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城市中,仅海口、舟山和拉萨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超标城市比例达95.9%;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日为35.9天,比2012年增加了18.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用“绿色”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可以看出,“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自然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必然。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

“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发展理念倡导一种在生态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和资源可承载能力的范围内,通过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实现人及其社会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科学发展的新发展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主要内容看,这一发展理念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目的

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4]123由此可见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的渴望,同时这也说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5],特别是与良好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绿色发展更是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一再强调绿色发展对于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他指出:“绿色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3],“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6]这“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6],而是必须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真正“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7],不断改善人民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自然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内容

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环境发展是自然前提,即通过合理开采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等措施,防止生态环境被污染和破坏,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基础。绿色经济发展是物质基础,要求经济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但也不能片面地坚持“经济要环保”而忽视了经济效益,要同时兼顾“环保要经济”,实现“从绿掘金”。绿色政治发展是制度保障,这要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建构保障生态健康发展的政治环境,建设公平、平等、和谐的生态社会新秩序。绿色文化发展是精神资源。绿色文化是一种主张并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文化,不仅包括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等绿色理念,还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教育等。发展绿色文化有助于人们形成以绿色为代表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

(三)绿色发展理念的实现路径

传统生产力理念因过分强调社会生产力而忽视自然生产力,而绿色发展理念将自然也看作是一种生产力。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230并且,“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233-234为此,我们要突破传统的生产力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推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但生态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就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说,就是要摒弃传统的粗放型资源利用方式以及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而忽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的发展方式,调整和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以绿色科技和法律制度为依托。绿色科技是节约利用资源能源、阻止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举措,是绿色发展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相关生态法制、划定生态红线也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积极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备的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把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并以法律制度保障绿色发展。

三、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唯物主义意蕴

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哲学观点的统称。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创立并阐发了自己新的哲学世界观,并称之为“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将唯物论运用到自然和社会历史领域,以“人类社会”为根本立脚点研究人类世界,发展出一种生态自然观,构建起以人文精神为底蕴、以改造世界的实践为基础和导向的科学的人本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继承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创新之处,具有丰富的新唯物主义意蕴:

第一,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新唯物主义的生态自然观。

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是一种生态自然观,这种自然观鲜明地体现在当今的绿色发展理念中。首先,马克思在自己的新哲学中对自然界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8]128。可见,在新唯物主义看来,现实的真正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化自然。而这一观念无疑鲜明地反映在绿色发展理念中——事实上,绿色发展显然同样是改造自然的、创造人化自然的实践活动,并以此为物质基础。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用以创造人化自然的生产力包括“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其中,“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指“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9]。这表明新唯物主义承认在一定意义上自然也是生产力。这一观念也被绿色发展理念所继承和体现,习近平的著名的“两山论”就是例证。“两山论”提倡将保护自然环境统一于生产力发展中,重视“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主张通过保护自然而“利用自然”,以改造自然、发展经济。最后,新唯物主义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10]。而“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8]167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决定了人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这一观念是新唯物主义的核心,也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事实上,无论从具体内容、根本目的看,还是从路径选择看,绿色发展理念都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将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放在首位,将自然生态环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倡导每个人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自己的使命,主张将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统一起来,将利用自然和发展经济等统一起来,在利用自然中保护自然、发展经济,反之,在保护自然、发展经济中利用自然,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二,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人本精神。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1],体现其主体地位。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2]“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3]502在这里,“社会化的人类”就是“有个性的人”,是个性得以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可见,新唯物主义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社会的人为根本,以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为目的,是科学的人本唯物主义。这种人本精神在绿色发展理念中得到了充分彰显。具体说来,从前文对绿色发展理念的阐述可以看出,绿色发展理念强调把改善环境“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14],依靠人民群众,“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15]对待生态环境问题和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强调立足于现实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保护生态,促进社会全面、绿色发展。这种理念指导下的发展,以现实的人为前提和主体,力图通过打破传统生产力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技术和制度支撑等途径,促进自然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最终实现人本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简言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为人的原则,彰显了新唯物主义的人本精神。

第三,绿色发展理念蕴含了新唯物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导向。

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13]501,它强调“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3]527实践的观点在是新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实践作为现实的自然界和现实的人类社会的基础,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还是我们改造世界的手段。可见,新唯物主义是以改造世界的实践为基础并具有实践导向的。而绿色发展以实现环境绿色化、经济绿色化、政治绿色化、文化绿色化等实践为内容,依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技术和制度支撑的途径来实现其根本目标,实现新唯物主义改造世界的理想,实现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飞跃。因此,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不仅仅是发展目标,而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新唯物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导向。事实上,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形成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基本国策,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这一系列措施,也就是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已初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业、生态社会以至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逐步向高新化、循环化、集群化发展,人们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并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不断共创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0.

[2] 世界环境污染情况分析—自然界对人类的恶报[EB/OL]. (2015-03-18).[2016-11-15].http://www.huiguo.net.cn/news/show/id/809/

[3] 习近平.携手推进亚洲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10-04-11.

[4]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本社,人民出版社,2014.

[5] 孙秀艳、寇江泽、卞民德.中央治理环境污染决心空前代表委员期待政策措施落实[N].人民日报,2015-03-09.

[6] 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人民日报,2015-03-10.

[7] 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2.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2.

[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 立足优势深化改革勇于开拓在建设首善之区上不断取得新成绩[N].人民日报,2014-02-27.

[15]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

(责任编辑蔡银春)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its New Materialism Connotation

SHANG Zi-jun, XIE Hong-kun

(College of Marxism,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 P.R.China)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Black Development" and settle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the new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has been put forward in our country, which includes gree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gr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green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green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living standards, we are striving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vity concept,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is development concept reflects the natural view of Marx′s New Materialism, and reveals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New Materialism, which contains the practical orientation of New Materialism.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New Materialism; connotation

2016-11-01

商紫君,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 谢鸿昆,男,山东济宁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D64

:A

:2095-3798(2016)06-0079-05

猜你喜欢
唯物主义马克思理念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马克思像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实践唯物主义不是方法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新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