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名号居里考辨

2016-03-18 00:40卫绍生
寻根 2016年1期
关键词:姜太公太公姜子牙

卫绍生

姜太公,司马迁称之为齐太公。以其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有功,封于齐地营丘,遂为周朝齐国开国之祖。《史记·齐太公世家》对姜太公有简略记载。但是,仔细梳理一下,有关姜太公的历史文献并不是很多,以至人们对其名讳居里等多语焉不详。兹据有限的文献资料,对姜太公名讳居里考述于后。不当之处,尚祈方家教正。

关于姜太公的姓氏

姜太公的姓氏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既称姜太公,则其姓姜本无可疑。《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峤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氏。大禹之时,姜姓祖先为尧四岳之官,因辅佐大禹有功而赐姓姜。所以,姜姓源出于炎帝应无异议。从姓源上讲,姜太公姓姜也是无可争辩之事。然而,《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称姜太公为“太公望吕尚”,则姜太公又为吕姓也。姜太公为何又姓吕呢?是因为姜氏祖先为四岳之官时,因辅佐大禹有功,封于吕地,其中一支封于申地。吕与申皆在今河南南阳市境,吕在今南阳市西(《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以为在今新蔡),申在今南阳市。此时姜姓祖先虽封于吕地和申地,但仍姓姜氏。夏商之时,姜姓枝繁叶茂,出现了非嫡长封于吕申之地的情况。再往后繁衍,其子孙多数已非贵族,有的则降为庶人。姜太公就是封于吕地的姜氏后人。所以,司马迁说齐太公“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三国谯周《古史考》对姜太公由姜姓而为吕姓,也有简略记载。

吕姓虽出自姜氏,但根据记载,吕氏有五支,而只有封于吕地且以国为氏的吕姓为姜姓之后。明人凌迪知《万姓统谱·氏族博考》载:“吕氏有五。姜姓之后,以国为氏。又,晋有吕氏,出于魏氏;又,叱丘氏、副吕氏、叱吕氏,并改为吕。”诸吕之中,只有“姜姓之后,以国为氏”之吕与姜太公有关;而出于魏氏之吕氏,应是出现于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后的吕姓;至于其他几家吕姓,则属于由他姓改为姓吕,与姜姓就更加没有关系了。

姜太公的名号问题

说起名号,姜太公的名号也许是中国古代名号最多最复杂的一个。粗略统计一下,竟然有二十多个,如师尚父、太公尚、太公、太公渭、太公望、吕太公望、周望、姜望、吕望、师望、姜尚、姜公、姜牙、姜老、姜子牙、姜太公、吕尚、吕牙、吕渭、飞熊等。这些名号虽然复杂,但细分一下,主要出自三个系统:一是由周文王、周武王对姜太公的尊称或赐号而来,如太公望、师尚父、飞熊。太公尚、太公望、吕太公望,以及周望、师望、姜望、吕望等,系从师尚父和太公望演化而来。二是从姜太公为炎帝后裔的姓源而来,如姜尚、姜公、姜牙、姜老、姜子牙、姜太公等。三是因姜氏在夏商两代曾经封于吕地,以封地为姓,如吕尚、吕望、吕牙、吕渭、吕太公等。兹按三个系统,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名号约略而论之。

太公望。此说最早见载于《史记·齐太公世家》:

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熊。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按照司马迁的解释,周文王出猎时在渭水之阳遇到了姜尚,通过与之交谈,以为遇到了先君太公所希望的人物,可以让周朝振兴,于是就同车载回,赐其号为太公望。这一称号中的“太公”,是指周朝先君太公;“太公望”是说吕尚就是先君太公所希望得到的盖世奇才。后人把“太公望”之“太公”理解为齐太公,把“望”理解为齐太公之名,于是就有了吕望、姜望、周望、师望、吕太公望等称呼。这些称呼都和“望”字相联系,以至许多人都以为“望”是吕尚的又一名号。而司马迁所说的“太公望吕尚者”,指的是有太公望称号的吕尚这个人,而不是说齐太公吕望。如果说“太公望”指的是齐太公吕望,那就与下文所说的周文王“故号之日太公望”自相矛盾了。所以,除“太公望”外,其他各种与“望”相联系的一些称呼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流传,但实际上大多属于讹传或传讹。至于飞熊,则与“非虎非熊”之卜辞相关。

师尚父。在先秦文献中,姜太公又称为师尚父。《诗经·大雅·大明》讲到武王伐纣之事时写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这里所说的师尚父,是周武王对姜太公的尊称。西汉刘向以为,师尚父就是师之、尚之、父之的意思。《史记·齐太公世家》在讲到周武王九年欲东伐以观诸侯之事时,也称齐太公为师尚父。唐人司马贞以为尚父是官名,他说:“武王号为师尚父,则尚父官名。”此说与刘向《别录》解释的师之、尚之、父之大相径庭。倘如此说,姜太公就仅仅是所谓的帝王师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姜太公的历史文化地位,与姜太公在西周初年的历史贡献不符。司马贞之说值得商榷。尚父亦作尚甫,是君主尊礼大臣的一种称号。《诗经》毛亨传云:“尚父,可尚可父。”郑玄笺:“尚父,吕望也。尊称焉。”在中国古代,大臣有尚父称号者,前有姜太公,后有董卓、郭子仪、李辅国等。《新唐书·郭子仪传》:“德宗嗣位,诏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此外,还有亚父、仲父等尊号,也是君主对大臣尊称。苏轼以为,“阿衡伊尹之号,犹日师尚父云尔,师其官也,尚父其号也”,亦可为一说。

吕尚。先秦文献已多有称吕尚者,如《荀子》中曾两次提到吕尚,《战国策·齐策》有“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之说。在《秦策》中,范雎对秦王也提到了吕尚。《史记·齐太公世家》继承前人之说,称之为吕尚,并言:“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日吕尚。”刘向《说苑》有“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之说。由以上可知先秦两汉时期,吕尚之名较为流行。由于吕尚本姓姜,故又称姜尚。又由于吕尚乃齐国开国之君,故又称太公尚。一说“尚名也,变名为望。是太公本名尚,因望久而改名望也”。吕尚又称吕望,是自“太公望”之号而来,并非吕尚期待有所作为太久而改名为望。

吕牙。此说最早见载于《孙子》,其文云:“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商。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谯周《古史考》则称姜牙:“(太公望)姓姜名牙,炎帝之裔,伯夷之后。”司马贞对谯周之说作了进一步解释:“按,后文王得之渭滨,云‘吾先君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盖牙是字,尚是其名。”考前代文献,多有称姜太公为姜牙者。初唐陈子昂有“姜牙皓眉,实逢其良。投剑指挥,奄有八荒。周有天下,七百余年”之语,孟郊有“姜牙佐周武,世业永巍巍”之句。唐代以后,也有称姜牙为姜子牙者,如唐代诗人方干有诗云“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李咸用诗有“不知姜子牙,何处钓流水”之句。欧阳修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亦称:“吕尚,字子牙,号太公望。”明人凌迪知《万姓统谱》于“姜”姓下首列“周姜子牙”。而在明人许仲琳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太公则是姓姜名尚字子牙,为昆仑山玉虚宫阐教元始天尊的徒弟,受师尊之重托,下山辅佐明主,代为封神。从第十五回“昆仑山子牙下山”开始,至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姜子牙始终在践行师尊之托,代为斩将封神。所以,一部《封神演义》,实际上就是姜子牙斩将封神的故事。由于《封神演义》在民间广有影响,所以民间多称姜太公为姜子牙,而吕牙或姜牙则很少有人知道。

姜太公。此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如讲述姜尚垂钓渭滨的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就以姜太公来称姜尚。检索文献,姜太公之称最早出自东汉末徐斡的《中论》:

又有不因众誉而获大贤,其文王乎?畋于渭水边,道遇姜太公,皤然皓首,方秉竿而钓。文王石而与之言,则帝王之佐也,乃载之归,以为太师。姜太公当此时贫且贱矣,年又老矣,非有贵显之举也。其言诚当乎贤君之心,其术诚合乎致平之道。文王之识也,灼然若披云而见日,霍然若开雾而观天。斯岂假之于众人哉?

名列“建安七子”之一的徐斡长于书论。他这段话是说周文王善于识才,他不需要假借众人之誉,却能够在言谈之间发现姜太公的过人之处,且不因姜太公老迈贫贱而以之为帝王师。比较而言,在官方文献中,称姜尚为姜太公或姜子牙者较少,而在民间,称师尚父、太公望、姜尚、吕尚者较少,而称姜太公或姜子牙的情况则比较普遍。

姜太公居里在何处

姜太公的居里,自战国以来,就有不同说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东夷之士说、东海上人说、琅玡海曲说和河内汲人说。

东夷之士说。此说见载于《吕氏春秋》:“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先秦时期,人们习惯上称黄河下游地区的居民为东夷。但夏商周三代都邑经常发生变化,而所谓的“东夷”,往往是相对于都邑所在地而言。西周都邑为丰镐(今西安市长安区),故亦有以崤函之东为东夷者。所以,东汉高诱在为《吕氏春秋》作注时,这样解释“东夷之士”:“太公望,河内人也。于周丰镐为东,故曰东夷之士。”河内在丰镐之东,姜太公为河内人,故称“东夷之士”。按照高诱的解释,所谓“东夷之士”说,实为河内说。河内即河内郡,两汉时期辖怀、汲、河阳、山阳等18县。遗憾的是,高诱仅说姜太公为河内人,而没有具体说明是河内某县人。这就为后人留下了诸多想象空间。

东海上人说。此说见载于《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者吕尚,东海上人。”此处所称东海,当是东海郡。查《汉书·地理志》,东海郡辖38县,并无“上”这个地方。按照司马迁叙述人物籍贯的惯例,通常是直接称县名,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如果县下有乡或里,则径直言及乡里,如“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如果人物籍贯在郡国治所,则径称郡国,如“孙子武者,齐人也”。既然“东海”后有“上”字,则“上”或是地名。但如前所说,东海郡当时没有“上”这个地方。所以,可能的解释是,“上”作“海上”讲,“东海上人”则可解释为“东海郡海上的人”,也就是东海海滨或海岛上的人。但据《孟子》所言,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若如此说,则姜太公曾经为躲避纣王居于东海之滨。姜太公既是为躲避纣王而避居东海之滨,只能说明姜太公在东海之滨居住过,而不能说明姜太公是东海人。所以,“东海上人”当与孟子所说的“居东海之滨”相同或相近,而不是指姜太公就是东海“上”那个地方的人。

海曲东吕说。宋代地理学家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写道:“汉海曲县城在县东北六十里,属琅砑郡,有盐官。《博物志》日:此地有东莒乡东莒里,太公望所出也。”此说为海曲说最有力的证据。元代学人梁益《诗传旁通》直接引乐史说:“《博物志》:曲海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于钦《齐乘》亦引乐史说为证,持海曲东吕说:“海曲城。莒州东百六十里地有东吕乡,太公望所出。”其实,海曲东吕说并非出自张华《博物志》,而是出自唐人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

汉海曲县,在县东一百六十里,属琅砑郡。有盐官地,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

对比宋元人所引《博物志》,大多是从《元和郡县志》中节录或转录而来。有关节录或转录则是各取所需,甚至出现了转录错误的情况,如乐史《太平寰宇记》把海曲城误为“曲海城”,“东一百六十里”转录成“东北六十里”;梁益转录《太平寰宇记》随乐史之误,亦把海曲城误为“曲海城”。这些失误不仅把本来清楚的事情给搞糊涂了,而且表明有些学者根本没有做过实地考察,只是以讹传讹。海曲东吕说的出现,是为了把司马迁的“东海上人”说坐实。但司马迁说得太模糊,又无可依凭,于是就在所谓的“东海”之地找到了海曲城东吕乡。姜姓先祖曾经封于吕地,其后人以封地为姓。东吕虽非姜姓先祖封地之吕,但毕竟有个吕字可以附会上去。殊不知,姜姓先祖所封之吕地,皆在今河南境内,与东海郡、琅玡郡都没有什么关系。东吕乡既与姜姓先祖的封地没有关系,则其作为姜太公出生地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

河内汲人说。东汉学人高诱在《吕氏春秋》“东夷之士”注中,仅说姜太公河内人,而没有说明姜太公是河内什么地方人。而在《淮南鸿烈》“太公之鼓刀”注中则明言“太公,河内汲人”,直接点明了姜太公是河内汲人。而据北朝郦道元《水经注》,至迟在东汉顺帝时,姜太公为河内汲人说已经广为流行。其“清水”注云:

城东门北侧有太公庙,庙前有碑,碑云:太公望者,河内汲人也。县民故会稽太守杜宣白令崔瑗曰:太公本生于汲,旧居犹存。君与高国同宗,太公载在经传。今临此国,宜正其位,以明尊祖之义。于是,国老王喜、廷掾郑笃、功曹邠勤等成曰:“宜之。”遂立坛祀,为之位主。城北三十里有太公泉,泉上又有太公庙,庙侧高林秀木,翘楚竞茂,相传云太公之故居也。晋太康中,范阳卢无忌为汲令,立碑于其上。

卢无忌所立《晋太公碑》,立于西晋太康十年(289年)三月。据宋赵明诚《金石录》记载,碑文略云:“太公望者,此县人。大晋受命,四海一统。太康二年,县之西偏有盗发冢,而得竹策之书。书藏之年,当秦坑儒之前八十六岁。今以《晋书·武帝纪》考之,云咸宁五年,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与此碑年月不同……碑又云:其纪年日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参考年数,盖寿一百一十余岁,而《史记》亦不载。”此碑据汲冢书对姜太公卒年作了补正,明确记载姜太公卒于周康王六年,享年110多岁,弥补了《史记》之缺憾。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学家,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倘其对汉顺帝时《太公庙碑》和《晋太公碑》所记姜太公为汲人有不同看法,当有所辨之。既无辨识,当是对姜太公汲人说无异议。

高诱虽曾明言姜太公是河内汲人,但不言何据。结合东汉顺帝时汲县令崔瑗所立太公庙碑,可以推断,高诱“太公,河内汲人”的记载不是凿空之论,而是有所依凭。他否定司马迁的“东海上人”说,而力主河内说,依据之一可能就是汉顺帝时崔瑗所立《太公庙碑》。而晋武帝太康十年汲县令卢无忌所立《晋太公碑》,不仅进一步肯定了姜太公是河内汲县人,而且还据汲冢书明确记载了姜太公的卒年和享年之数。此外,三国谯周“吕望常屠牛于朝歌,卖饭于孟津”之说,也可间接证明姜太公是汲县人之说。汲县位于朝歌和孟津之间,距离朝歌更近一些。居于汲县的姜太公在潦倒之时,为生存计而奔波于朝歌和孟津之间,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也是可能的。

姜太公是汲人说,在后世广有影响。宋人罗泌《路史》采《水经注》之说,称“太公望,河内汲人也”。他综采前人之说,指出:“其为人也,博闻而内智。盖亦尝事纣矣,纣之不道,去而游于诸侯,退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翻然起曰:‘吾道信矣。或曰傺七十余主而不遇,人皆曰狂丈夫也。文王猎而得之。嗟夫!风云之会,不约而合,岂繁俗所窥哉?”明人凌迪知《万姓统谱》于姜姓姜子牙下明言“汲人”。清代著名学人顾炎武也主张姜太公为汲县人,他说:“太公,汲人也。闻文王作,然后归周。”从后世影响来看,姜太公是汲人说,是最具影响力也最为可信的一种说法。

猜你喜欢
姜太公太公姜子牙
背影
背影
Deity Defying
覆水难收
姜太公钓鱼
姜子牙为何不能救活比干
姜太公钓鱼新传
我的太公
双语话中国历史名人:姜子牙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