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教学“既有信息”的探寻
——基于市场营销学的调查与思考*

2016-03-19 06:26陈令军临沂大学物流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因素课堂教学

陈令军(临沂大学物流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大学生课堂教学“既有信息”的探寻
——基于市场营销学的调查与思考*

陈令军
(临沂大学物流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影响高校课堂教学的因素较多,文章认为“既有信息”是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关注的要素。通过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经过两次问卷调研,确认了大学生“既有信息”的存在,明确了其价值,继而在课堂提问、课上讨论及课后作业布置方面针对“既有信息”的衔接与利用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既有信息;因素

*该文是2014年临沂大学校级教改项目的部分成果(编号:2014024)。

Abstract: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universi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cquired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cause during the reform of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By taking the course of marketing as the example, after two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 acquired information" from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be confirmed, and its value is being made clear, and then the paper gives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asking questions in the classroom, classroom discussion and homework assignments aspects.

Keywords:classroom teaching; acquired information; afpect

一、大学生对市场营销学认识的初次调研及分析

为了把握大学生拥有的“既有信息”状况,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做以调研分析以便更好识别。市场营销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调研选择在开学第一课。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1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90份,涉及男生24人,女生66人,主要是大学二年级会计学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本科生。通过调查发现:

(一)学生对课程重要性有所认识

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市场营销是一门怎样的课程?”时,有28人选择“很重要”,有46人选择“重要”,反映大部分同学根据过去的认知对课程重要性有了解;有90人认为市场营销对企业经营“重要”,可见广大同学对市场营销的价值有一定认识。此时,多数同学还未看教材,实际情况是有28人“仅看了目录”,有30人“大体翻阅了一下”。

(二)学生接触营销的渠道较多

调查发现有59人有过商场导购、发放传单或促销员的经历,而且有62人认为这种经历“有价值”,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有34人“读过一些”有关市场营销的书籍、杂志或报纸,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三)在对营销的一般认识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准确性与贴近性

在回答“你认为营销是什么?”时,针对这一多选题,结果有79人认为是“一种战略”,54人认为是“一种生存手段”,还有38人认为是“一种现实”,而对是“一种国外理论”等不好把握的方面则没有选择。

接下来在回答“你认为营销出现在哪里?”时,有85人选择“商场超市”,反映大家对营销的认识与以往的购物及消费经历有很大关系。

另外,在描写广东抗日将士抗战的时候,“浴血奋战,纾难救国”仅仅被翻译成“Guangdonggarrison fought against the Japanesearmy in battlefield.”,并没有把四字成语那种强烈的情感色彩给翻译出来,可归化翻译成“Guangdong garrison were kept at bay in a fierce battle against the Japanese army”,会更加能让外国旅客体会到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以及战士们奋勇抗战的决心。

继而在选择“你认为营销可能与什么有关系?”时,有81人选择“利润”,有67人选择“生存”,有76人选择“发展”,有86人选择“竞争”,有89人选择“市场”,大体比较接近。

为了解学生对营销的认识情况,列举了有代表性的一些营销词汇,结果发现:有68人选择了“市场调研”,9人选择“市场细分”,75人选择“促销”,选择“人员推销”有75人,选择“广告”有81人,选择“品牌”83人,选择“包装”77人,反映多数同学对一些常规术语有一定了解,而对一些较为专业且不常见的词汇则表现陌生,如国际营销、营销观念、营销环境、服务营销、市场定位、公共关系等,表明确实需要进一步学习。

(四)学生能举出许多比较明显的营销事例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也设计了一个开放性问题,即要求学生列举一个关于营销的例子。可以看出学生关注了较多热点问题,如“小米手机的热卖”、“淘宝双十一”、“七夕或多少周年搞活动”等,有的同学也提到“联想曾推出'家悦'系列台式电脑,其中配置了‘网络爸爸’功能,可以轻松控制孩子上网,此功能吸引了许多人购买该系列产品,这就是一种营销”。

也有一些学生联系相关经历,如“黄焖鸡米饭店,让我帮忙发广告,挨个宿舍进去向他们宣传,跟他们说最近有什么活动,一份饭的价格以及店的地址”、“发传单”、“安利上门推销”、“理发店、日化店办理会员卡”、“两家小吃店,一家老板问要不要加鸡蛋,而另一家则问加一个还是加两个”。而较多的回答是和生活消费有关系,其中多集中在商场超市领域,如一些同学提到“过年过节商场打折”、“买一赠一”、“商场降价处理过季服装”、“超市买东西,买一斤送半斤,买一送一等”、“超市里有许多导购,会介绍各种商品给顾客”等,反映学生对营销的思维面较广。

二、大学生对市场营销学认识的追踪调研与分析

为进一步把握学生的“既有信息”情况,在学期末再次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进行了相关调研,所涉及学生仍是会计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本科生。回收有效问卷81份,其中涉及男生32人,女生49人。

(一)对市场营销相关知识的认识得到了再次确认

首先让同学回想一下:“市场营销学哪些内容在开课之前就曾经有所了解与认识?”结果大部分同学提到了促销、包装、竞争(广告、人员推销)、定价、品牌名称、调研这些基本方面。对这些学习前有所了解的内容,学生的总体感觉是,19人选择“有很多”、57人选择“有一些”,继而了解相关知识的获得途径,有73人选择“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而“听别人谈论”有62人,可见信息交流渠道很重要。

进一步了解其它课程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即预先知晓了课程的一些相关信息与知识),一些同学提到了统计学的部分内容、概率论,相当多同学提到管理学、高等数学(高中学过一部分相关内容)、信息技术、西方经济学,此外还有“基础会计学,都知道借贷相等,有借必有贷”,几个同学提到金融学和税法课程、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课程,有的同学认为“有许多此状况”,“有许多学科之间都有通性,”反映一些学生对相关课程存在的“既有信息”问题也有一定认识。

(二)“既有信息”对课程学习有帮助

课程学完,过去所了解的这些相关内容与信息对学习是否起到深化提高的作用,这是需要予以明确的问题。对此有57人选择了“很大程度”,反映大多数同学对“既有信息”的价值予以肯定。

对于“该学科已获得的相关信息与知识是增进了学习兴趣还是减少了课程学习兴趣?”,结果有68人选择“增进”,只有2人选择“减少”,反映“既有信息”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着较大的帮助。

(三)课堂学习积极性受多种因素影响

目前,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低头族”是较为普遍的,究其原因也有多种:有41人选择“课程没有兴趣”,可见近一半的同学在学习方面受兴趣影响;另有21人选择“离开手机很难受”,反映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在课堂上确实受手机干扰较大。

(四)对改进课堂教学有较多期待

对于如何改进课堂教学,一些同学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诸如“多推荐一些书籍,希望能在书本的基础上去做延伸”、“多给学生自我发挥的机会,发散思维让他们对课程更有兴趣”、“开放课堂”、“请企业相关人士讲解实战”、“有一些交流互动”、“倾听赞赏学生的想法,鼓励自主学习”、“给同学更多的发言机会”、“多与学生互动,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兴趣共同点”、“不要一味地传授,老师自己讲,会让学生觉得很无聊”、“多些课外的补充,开拓一些眼界”、“讲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多提一些问题,与学生互动”、“多讲一些社会上的案例”、“联系实际,将营销学的内容广泛化,并使其普通化,降低其中专业方面的难度,使其通俗易懂”,“教师应结合符合时代的潮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多讲一些身边的例子”等等。可以看出尽管看法林林总总,但许多提法都与对学生自身的关注有关。

(五)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学习建议

对于搞好课程学习,一些同学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诸如“多阅读相关书籍”、“多参与课堂,加入讨论”、“积极发言谈见解”、“上课积极,勇于表现自己”、“同学要参与进入课程,不要一味地听,要讨论要思考”、“课前了解,自己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多对老师提问”、“课下多拓展相关知识”、“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营销现象”、“课后不断学习”、“提前多看相关内容与书籍”、“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尤其在购物逛街,多观察多总结,就会在营销学课程的学习上有所发现,找到共鸣”、“多参加社会实践”、“课堂外多关注一下关于营销方面的案例”、“多关注即时时事,多读书多看报,一些新的营销事件在很多社交APP上都有讨论”、“多接触社会”、“针对所有学生进行互动”、“针对不同学生找寻不同的话题切入点”、“多找些生活中或曾经看过的例子贴合课本内容理解”等等。不难发现,一些建议与课内外增强“既有信息”有很大关联。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两次调研,发现“既有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及一定程度上广泛存在,虽然调研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但从学生的发现来看,管理学、统计学等若干学科都存在这种状况。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学生“既有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必将有更大提高,其结果必然促成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性的增强。作为教师需要有意识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学生虽然是学生但却不是传统状态的学生,承认这种转变必然带来课堂教学设计方面的重新调整。而且重要的是,由于关注并强调“既有信息”,避免了对来自西方一些相关理论的盲从,体现了对本土化的衔接与尊重。知识是无限的,总体上教师承认学生的“既有信息”既是对学生成长状态的肯定,也能促进其不断增强各种知识与信息的积累,推动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立足“既有信息”,并且在以下方面予以相应体现。(1)在课堂提问环节,注意关注学生的“既有信息”,既方便学生回答,又能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2)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尽可能与学生的“既有信息”相结合,提高课堂参与度,改变静悄悄的课堂局面;(3)在课后作业布置上,将理论与学生的“既有信息”结合起来,增强完成作业兴趣,也易于提高作业质量。总体上,对高校学生“既有信息”的关注是需要的,“既有信息”是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内容,搞好不同种类与性质的“既有信息”识别与利用是深化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经环节。

作者简介:陈令军(1970,2-),男,安徽涡阳人,临沂大学物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092-02

猜你喜欢
因素课堂教学
解石三大因素
影响进化的因素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超越与反叛——论王尔德唯美主义中“恶”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