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污水定律在辅导员学生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2016-03-19 06:26龚双梅甘露周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

龚双梅 甘露 周佳(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酒与污水定律在辅导员学生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龚双梅甘露周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导者,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距离最近、是最了解大学生基本情况的一线管理人员。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辅导管理学生人数众多,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易产生职业倦怠。尤其对于刚就职的年轻辅导员来说,如果缺乏管理学相关知识,更会在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面前束手无策。了解管理学“酒与污水”定律,并将其合理应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挑出典型破坏分子,重点管控,能够避免少数学生的不良影响在集体生活中持续发酵和传播扩散,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积极向上的集体,使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词:酒与污水定律;特殊学生群体;学生管理

Abstract:Counselor is the leader of th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nselors contact most and closest with the college students. Counselors are the first line managers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real work,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argest number of coaching management students, uneven students' quality, the counselors are easy to cause job burnout in student management. Especially for young counselors, if they are lack of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they will be helpless in front of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ies. If they understand the management "wine and sewage" law and reasonably apply it in the work of student management, using this principle to categorize students, picking out the typical damage molecules, and controlling them. The bad influence of a few students will be avoided to ferment continuously and spread in the collective life. Therefore, this principle will be helpful to build a good, positive collective, and conducive to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unselors to get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

Keywords:wine and sewage law; special student group; student management

由于学生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差异,导致高校辅导员工作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以至于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的众多方面,难以用一种管理方法,顺利地将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管理。由于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的较大差别,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及学习能力要比高职高专学生高,而高职高专类学生由于其自学能力差,大多学习基础差,自我约束力相对薄弱,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因此在高职高专任教的辅导员面临整体素质较低、学习能力差、有各种各样不良行为的学生,管理压力更大。因此对辅导员的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如果辅导员管理经验不足,或是对一个群体里面的“异类”、“害群之马”不加以及时区分、合理约束和管教,仅机械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抱着一种任其自我发展的态度。任凭行为习惯不良的这类学生在日常活动范围内及各种公共活动场所持续散播不良言论,传递消极反动思想。久而久之,一个原本平静、和谐的集体氛围,将会在这类“污水”的侵蚀下渐渐被瓦解,使一个集体成为一个瘫痪的、恶劣风气盛行、无组织无纪律的集体。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十分艰难,但是想要破坏它却十分容易。如果不良风气在发展初期不能及时被遏制,久而久之,良好氛围被破坏,集体风气随之恶化。这将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更会直接损坏一个管理者的权威和威信。

管理学中的经典原理说明对于坏的组员或东西,要在其开始破坏之前及时处理掉。这一定律启发学生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并处理一个集体当中异类造成的不良影响。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管控措施。

新时期高职高专学生普遍缺乏自主能力,依赖心极强,学生学习基础差,自学能力弱,学习主观能动性差,致使这类学生在校并不专注于学习,在校学习纪律意识淡薄。加之家庭教育娇生惯养、致使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这类学生身上越来越不明显。在具体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辅导员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但学生多而难管,因此辅导员的管理压力极其沉重。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更多时候犹如一个“消防员”,奔波忙碌于繁杂的学生琐事之中,时常提着灭火器四处“灭火”。导致辅导员精力被过度消耗,无暇分身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或科研项目,严重阻碍了辅导员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职业发展。但如果学生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酒与污水定律”这一管理技巧,并将其科学合理应用于实践管理,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而治之,对特殊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管控,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管理效率。

面对学生的千差万别,迥异个性,熟练应用“酒与污水定律”,首先需要学生管理人员拥有一双慧眼,能够及时在新生进校的最初阶段,迅速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分辨出学生队伍里的“酒”与“污水”。甄别出在集体活动中总是充当破坏角色的“害群之马”。

一、在大学生入校期间,尽快熟悉学生基本情况,及早发现心理异常及行为偏差较大的学生

大学生刚进大学期间,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对新的环境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碍于周围环境压力,这类特殊群体学生特征尚未明显表现出来。在这个时候,辅导员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心思,在短时间内迅速熟悉各位学生的基本信息。利用好新生报到与入学教育的机会,亲临现场,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并适当配以简单交流,加快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可以借助学生的电子档案,学生基本信息表,在开展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时,鼓励同学们自我介绍,并做好详细记录,鼓励同学们多参与主题班会活动。新生军训也是一个熟悉、了解学生的绝好机会,辅导员通过白天观训,晚上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以及让新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来了解学生的思想。新学期的大量集体活动,如发教材、发军训服,发校服,心理测试等集体活动,抓住这些机会可以使辅导员熟悉学生的同时,也拉进了和学生的距离。同时为制定临时班干部提供参考依据。

只有首先熟练掌握学生的看基本情况,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才能准确区分和甄别哪类学生具有特殊特点,哪类学生会成为集体活动的破坏者和消极对抗者。只有先准确把握了学生的特点,才能够准确进行分类、分层次管理。才能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二、对学生实行分类管理,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方法,结合学生的个性,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应当对于不同类型学生采用此类学生乐于接受的思想教育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

通过详细了解新生的基本情况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这里的分类是指横向分类,如一起进校的同一批次高职高专,虽然录取分数线都在200分以上,但是分数落差很大,如有的学生分数达到400以上,已经超过三本线,这类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强,自我管理能力和主观能动性比较强,虽然来到高职高专,但他们仍旧心怀抱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类学生在大学里面,自觉性和学习能力较强,属于比较勤奋的一类,这类学生多担任班干部,是辅导员的得力帮手,因此这一类学生通常能够成为辅导员的重点培养对象,也不需要辅导员操心太多,只要加以正确引导,这批人的能力就能得到快速提升。第二类学生是处于中间水平的,这类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日常行为中规中矩,服从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但个人奋斗目标不明确,思想觉悟水平一般,做事喜欢从众。只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积极向上的氛围,这类学生状态就会比较稳定。第三类学生是属于特殊学生群体,这类学生由于在习惯、家庭背景、个性、生理特征等原因,与周围同龄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如有的学生个性自卑,沉默寡言,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基本能力;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离异,有的来自边远山区,家庭经济极度拮据,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交流少导致个性孤僻,心理脆弱;有的自我行为习惯恶劣,我行我素。这类学生的特殊性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多变性及不可控因素。为了保证校园综合维稳不出差错,特殊群体学生的存在无疑是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三、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建立特殊群体监控管理、帮扶教育机制

(一)完善特殊群体学生的档案建设

特殊学生指的是在生理、心理、学习、生活、感情和就业等诸多领域中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的学生,在校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低,未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时常出现学习生活规律紊乱、状态令人担忧、干扰他人学习生活甚至违反校纪校规等问题[1]。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资料,尽可能详细记录学生的背景信息,如父母双方的联系方式,近亲属应急电话,家庭住址,家中人员分布,家庭病史,家庭特殊情况,个人心理状态及在校表现等。鉴于特殊学生群体的不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特殊学生群体建立细分模型,在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合理区分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库数据进行数据分类分析,以便为后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也为困难特殊群体帮扶工作提供借鉴[2]。

(二)充分发挥大学生信息员的监督、反馈作用

大学生信息员既可以是班干部,也可以是寝室长,也可以是优秀团员,学生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学生信息员也可以在多方面发挥积极的带头引导作用,能够在学校的各方面工作中充当着多种角色,如在学习中充当学习小组长、在党团活动中课充当团委小组长、在生活中可充当生活小组长、寝室长等多种角色。同时他们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架起辅导员和广大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辅导员和广大学生之间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

完善大学生信息员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做好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有利于辅导员深入、详细地了解学生私下的各种动态,学生信息员相当于辅导员的“眼睛”,可以最直接、最真切地反映学生的真实状态。做好学生信息员的培养和管理,可以使辅导员及时掌握学生私下活动状态。学生信息员的关键作用,是可以及时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跟踪和监控,通过将特殊群体的动态及时反馈给学生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干预。防止具有不良影响的恶性事件发生。

(三)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势视角”看待特殊群体,因材施教

特殊学生群体由于其特殊性,导致大众化的教育方式对这类学生的教育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对待这类学生,转变看待问题的视角,改变工作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优势视角”对待特殊群体学生,是指不仅只看到特殊群体身上的各种不足和缺点,而是去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关注学生能力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重点在于引导问题学生自内而外地发挥其潜在的能力[3]。将特殊群体的差异性优势得到最大程度体现。采用“优势视角”去看待特殊群体,对特殊群体学生的生活、学习进行有效干预。由于特殊群体通常心理压力大[4],心理较脆弱,在教育工作中,尽量不使特殊群体感受到自己的特殊,将使“特殊学生一般化”,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培养自信。

四、积极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尽管“污水”具有破坏作用,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对于特殊群体学生,要做的不是在教育过程中将他们清除,或加以排斥,而是要通过教育者的仁心和集体的关爱使其不断净化。人类社会性的属性导致每个人都将受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校园里的特殊群体,他们除了会对集体生活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因此,要积极营造一个团结、温馨,积极向上的集体,让每位成员在集体中感受到关心和温暖,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被重视。当这些特殊群体对集体行为决策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时,这样对集体的破坏和不良影响行为就会无形中减少。

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主要骨干力量,辅导员的作用至关重要[4]。辅导员的处事风格,一言一行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转变对学生的态度,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对学生亲切和蔼,亦师亦友,既要有威信,又要有亲和力,不被学生排斥。

其次注重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鼓励学生以学为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上升一个台阶。对于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采用“优势视角”来发现这些学生的优

点,鼓励他们大胆、自信的去发展,实现自我。可以通过丰富的课余生活,积极开展有趣的文艺活动。为优秀班级的目标奋斗。

五、结束语

由于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辅导员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能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大学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提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汲取各方面知识,达到博学多才,既专又博。尤其是对于管理学原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熟练掌握并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可以避免在工作中走弯路,避免事倍功半的窘境。但是将“酒与污水定律”应用于实践中时,需注意,在各种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小心保护特殊群体的自尊心,不让其感受到被孤立,被视为异类,这是需要教育者去谨慎把握的。

参考文献

[1]刘秀荣.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142-143.

[2]刘富江,于洋,丁立华.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档案建立与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9:210-212.

[3]郑圭斌.“优势视角”——高校特殊学生群体教育的新思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125-127.

[4]刘晓阳,郭媛,孙会珠.高校特殊大学生群体教育管理及帮扶机制探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4,9:245-246.

[5]唐文.高校辅导员关爱特殊学生群体的要素、途径及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2:71-73.

作者简介:龚双梅(1984,6-),女,十堰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172-03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思路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浅论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的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