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2016-03-19 06:26杨琳擘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艺术专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

杨琳擘(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杨琳擘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近些年来,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中,艺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同时也逐渐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来说,由于艺术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始终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文章将为高校对艺术专业学生的管理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管理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art students is increasing in China'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y become a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 As art student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students are different, it is not always easy to manage art majors. This article provides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management of art maj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rt major; student management

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具有一些特殊的特点,他们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是很不一样的,当然这也会给对艺术学生的管理制造出很大的麻烦。他们的思维方式总是很活跃,自身素质也与其他学生存在差距,文化课的学习方面也比较一般。所以,高校更应该在教学中激发这些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带动他们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日常的管理中多体谅艺术类学生的难处,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到艺术专业学生,同时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和丰富校园文化

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完成对艺术类学生的管理,那么首先就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管理。我们要在教育工作中创建积极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管理学生,这需要院校所有领导和同学的支持与帮助。与此同时,我们更要注重管理者的素质,只有我们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的管理和服务他人,对管理学生产生的效果也就会很显著。首先,要保证高校的所有领导和老师有着很高的道德标准和水平,自身素质也很重要,只有两者兼备才能更好的管理艺术专业学生,更要保证领导老师的人品修养,较高的素质和修养才是教育者最应该具备的,也是管理和教育他人的前提和基础,这样才能树立在学生中的形象,也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其次,教育者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趋势,掌握最新鲜的资讯,追随社会的潮流,改良自己的教育模式,善于发现和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做正确的选择,为学生未来美好的前景铺平道路。还有,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对此类人群来说思想教育非常重要,要让他们在各项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给同学们树立好的榜样,培养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带动大家共同进步。最后,老师们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同学们保持紧密的联系,在同学们有需要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关注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要教育同学们有很高的团队意识,正确引导学生们走正确的道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是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普遍上来说,艺术类的学生不喜欢单一乏味的教育方式,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此类学生更喜欢活跃开放的教育方式,所以,好的教育方式会对艺术类学生的管理产生积极的效果。所以,我们必须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来实施我们的管理模式,因为艺术类学生会更喜欢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我们就可以借此机会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艺术类学生参与进来,既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也为我们对学生的管理增添了许多益处,达到培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终目的。第一,可以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例如那些艺术生们喜欢的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快乐,并带有很大的成就感,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助。第二,在举办活动的同时,还要丰富我们校园的文化建设,构建文明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效率,为学生们创造更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总而言之,如果我们想要更好的管理艺术类学生,一定要先做好我们自己的管理工作,管理并非易事,一定要营造好校园文化环境,抵制校园不良之风,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这才能更好的管理同学,服务同学。

二、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通识”培养和“个性”发展

很多高校都会为培养优秀的学生做出努力。他们会开设各种对学生有益的课程,来提高同学们的思想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高校教育工作者掌握,他们也会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实施更适合的管理办法,让我们适应当代社会大学的发展潮流,当然,我们也要顺应这些方法。有如下四种方式: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其次,要求我们要具有爱党爱国精神,引导学生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然后,积极引领学生朝着正确的道德方向前进,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道德准则;最后,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工作和管理方式,促进全面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为当今变化多端的社会培养出更全面和有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高校还应该在教育上遵循学生的个性,根据他们的个性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调整,开展有效的工作,提高对工作的热情和工作效率,促进管理的进步和创新,培养他们的个性不仅有利于社会发展,也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们往往会凭借自己的个性而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这就是个性的重要性。为了构建更好的教育模式,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把实践和专业教育作为教育方式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我将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个性化管理育人

现在我国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为了得到更好的社会地位他们愿意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使自己全面发展。这样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在艺术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之间。由于艺术生的特殊性,我们通常需要给他们更大的展示自己特长的平台,让他们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在管理日常生活中也应特殊对待,应该考虑到他们自身的特点,形成良好和谐的关系。如果制定了规则和制度,那就应该从自身做起,坚决执行,在平时的管理和生活中要掌握好“度”,让学生能够适应管理的尺度,反之容易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不易管理。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注意说话的态度,体谅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前进,不要过多的要求他们去做一些他们反感的事,这样才能让他们愿意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努力奋斗,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迎接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挑战。除此之外,还要掌握处理学生问题的正确方式,不宜过硬也不宜过于顺从,积极预防可能会发生在学生之间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2.加强校园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身处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学生的成长的帮助是很大的,这会使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和心态,充满热情的投入到每件事中。由此可见,校园环境健康与否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面,高校都应该加以改善和提升。高校应在硬件方面为艺术专业的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毕竟艺术类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硬件设施得以提高,艺术类学生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样,高校还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软件建设,比如在开展各项活动方面,要更多的考虑到艺术类学生,是否对他们自身发展有利,是否能更好的发展他们的个性。这些都是应该被考虑的因素。我们可以开展有利于发展其个性的艺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氛围,推动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使高校的文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有利于高校未来的发展,也有利于艺术生毕业后的发展。

3.突出艺术实践的育人作用

实践在教育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践更好的了解社会和生活,而不仅仅是通过书本和网络上了解社会,这会促进他们对社会更好的理解,当他们步入社会时,不会感到畏惧和担忧,通过实践对他们自身的道德修养也会有着很高的提升,会让他们对社会和生活有着全新的认识,同时会培养他们的实践意识,增强他们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形成团结和服务的意识。经验的总结来源于实践,因此高校在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实践的作用,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当今社会,实践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显著,越来越重要,很多大学生都是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实践让他们适应社会迅猛的发展速度。实践同样对艺术学生很重要,实践会促进他们技能的提升,促进自身的发展。高校也可以通过实践的结果来对艺术生们进行思想指导,因为实践更能直接准确的反映出事实的特点。艺术生进行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自身存在的个性和特点,在实践中更容易显现出来,也更容易占到优势,丰富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团队和合作意识,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很大帮助。

根据以上所述,针对艺术生的特殊性,我们也应在教育方法上加以改进和调整,使教育方法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深入学生中感受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日常生活,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遵守思想道德的行为准则,根据他们的不同之处制定不同的方针政策,这样才会更好的发展学生们的个性,也会对将来社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倩.论艺术院校贫困生资助档案建立与完善[J].艺海,2015 (12).

[2]郑萍.艺术院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艺苑,2015(6).

[3]宋琪.艺术院校摄影课程教学方向刍议[J].现代职业教育,2015 (24).

[4]何婧文.文化强国视野下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5(32).

[5]李明桓.浅析艺术院校研究生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5(2).

[6]李亮.艺术院校学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 (9).

[7]戴中保.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背景下艺术院校科协组织建设初探[J].学会,2013(4).

作者简介:杨琳擘(1980-),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174-02

猜你喜欢
艺术专业高等院校学生管理
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