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多元化办学体制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研究*

2016-03-19 06:26张蕾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陕西西安710300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比较研究多元化

张蕾(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陕西西安710300)



我国多元化办学体制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研究*

张蕾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陕西西安710300)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在我国多元化办学体制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情况也有所差异.文章从我国多元化办学体制的现状出发,对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差异,对如何更好地在多元化办学体制下开展学生工作进行了探讨,希望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工作顺利进行,为广大学子营造有益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多元化;办学体制;学生工作;比较研究

*注明: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diversified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diversified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student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different.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iversified educ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unning,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s with the difference of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discuss how to better the student management under the system of diversified educati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 student work smoothly, and creating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Keywords:diversification; system of education-running; the student work; a comparative study

引言

多元化办学体制时代的到来大大加快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工作的步伐,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进一步转变,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工作建设创造了积极有益的外部环境。我国众多高校利用这一发展契机,综合运用各种举措对教学管理信模式进行了大胆尝试与探索,在实际教学反馈中,总结出了一条适宜高校发展的教学管理之路。同时,我国多元化办学体制下,高校并不是唯一的办学主体,政府、企业、个人以及境外机构都可以参与到办学用工作中。其中,在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影响下,学生工作进展的情况也各有不同。文章针对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一、我国多元化办学体制发展现状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民办教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多元化办学思想逐渐消失。随着新时期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兼容并包的思想也逐渐延伸至思想和教育领域,对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多元化办学思想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由政府统一对教育发展进行干预的局面逐渐被打破。我国多元化办学体制逐渐形成,主要具有以下特征:首先,多元化办学体制主要以公办高校为主体。同时,各种形式的民办高校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但是从总体的形势来看,我国公立高校始终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主导性的角色。其次,民办高校的办学力量较弱,发展态势不是十分理想,且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小、生源数量少,办学资源不够丰富。最后,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在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下,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的办学体制,将开放、自由、创新作为其基本的办学理念,并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

二、多元化办学体制下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异同

(一)对多元化办学体制的认识方面

在多元化办学体制下,各个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是以制度为导向的,而制度的建立则依赖于对办学体制的认识[1]。在我国,高校之间对多元化办学体制的认识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的产生主要体现在公立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立场差异上。高校的招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性质,一些家长认为只有公立高校才能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对民办高校存在一定的歧视。同时,人们有时很难分清高校到底是属于“公”,还是属于“民”。在学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界限不清而导致的思想混乱直接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成效。在公立高校中,学校的归属、产权明晰,对于学生的管理模式也采取统一管理、校长式管理。但在民办高校中,由于思想的混乱,个别民办高校校长借助公共权力进行以权谋私,阻碍了学生工作的开展。

(二)学校的经费方面

学生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经费问题,一旦缺少充足的经费支持,学生工作将很难进行下去。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及城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均衡,教育资源的失衡也使得不同的高校学生工作开展的效果不尽相同,因此出现了教育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城乡差异,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偏远地区的高校由于交通条件差、网络环境不稳定、开发力度不强等因素,难以很好地获得国家财政经费的支持,其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即使国家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也很难支撑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因此我国众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的高校[2]。而在经费充足的公立高校,由于教育资源的充足,学生的自主性大大得到提升,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进行自我发展,学校也会提供相应的支持,这也是符合多元化办学理念的,即倡导学生自由发展,努力使高校学生工作成为幸福花的教育,使得学生真正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管理体制方面

在多元化办学体制的指导下,我国各个高校的管理体制也存在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高校管理体制存在指导思想上的不同,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重点就是学生日益增长的全面发展需求和高校管理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方面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不同的高校所表现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各个高校所采取的管理理念不同,如素质教育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为本理念都是目前我国高校崇尚的多元化指导思想。其次,学生工作问题的解决渠道有所不同。多数高校都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些高校则推行实践教育活动。

三、针对多元化办学体制下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的建议

(一)构建高校合作互动平台

在多元化办学体制下,高校一方面面临着生源数量减少、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一方面面临着办学质量严重下滑严峻的问题。因此,高校与高校之间应构建高校互动合作平台,建立密切的业务联系,共同解决目前所面临的学生管理问题,给每位学生营造自主发展的空间,体现教育的本质要求。高校之间互动平台的构建应当以优势互补、突出个人特色为基本原则,同时高校之间要建立共同联系,借此扩大高校的业务范围和办学广度。高校合作活动平台建立应当以资源共享和构建核心,资源主要包括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基础设施以及优秀的学生、教师资源。通过构建高校合作活动平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综合性大大增强,学生可以享受到各种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高校互动合作平台的建立也使得就业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宽,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此外,高校之间合作互动平台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高校之间的生源大战,维护了高校之间关系的稳定与和谐。此外,学生管理实践环节包括教学机构设置、组织部门安排、管理体系的建立、教学管理运行系统的设立、运行及完善等方面。因此,多元化办学理念要具体落实到学生管理各个环节中,着力解决学生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使得学生管理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并建立督查小组进行监督,以确保各项工作得以落实。

(二)开展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在多元化体制下,学生思想、意识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高校更加应该明确学生管理的最终目标。高校与企业开展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对于增强高校学生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高校通过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开展特色的专业进行人才的培养,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人才[3]。其次,企业根据本企业发展要求,进入高校时差,选择合适的人才。以上所论述的状况在现实中是十分常见的,但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合作的计划较少,因此无论是对于人才的培养,还是对于人才的选择,高校和企业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盲目性。因此,开展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将大大降低这一盲目性。一方面,高校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特色化管理和培养,制定市场经济环境中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对高校所输送的人才进行进一步培养,使其实践能力大为提高。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不仅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也保证了人才素质与社会需要的匹配性,是目前众多高校和企业比较青睐的一种方式,也是促进多元化办学体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联动

多元化办学体制下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的共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管理效果,形成政府——高校——企业三者良性循环的多元化联动模式。首先,政府要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学生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同时,要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刺激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多元并包的办学环境;其次,高校要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学生工作的开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同时培养人才要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最后,企业要向政府及高校进行市场化的反馈,进而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4]。同时,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形势,政府——高校——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三者的通力合作将直接决定了学生工作开展效益的大小,三者的共同合作将有效改善我国高校办学以及就业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

四、结束语

在我国多元化办学体制的深刻影响下,高校学生工作存在众多差异,但是要想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在新形势下运用新的方法解决多元化办学体制下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一方面,高校与高校之间要加强合作,同时高校与企业之间要建立密切的联系和沟通,而高校、政府以及企业三者更要建立联动的合作模式,促进多元化办学体制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有序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岳武.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闫俊凤.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3]于冠华.中英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13.

[4]段勇.引入动态股权制的中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东华大学,2015.

作者简介:张蕾(1984-),女,汉族,陕西省西安市人,助教,西安邮电大学硕士,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研究方向:中国革命和建设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186-02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比较研究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