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分析

2016-03-19 06:26袁勇我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高教学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

袁勇我(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分析

袁勇我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我国高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沉重的就业心理压力,许多高职学生因此表现出就业不自信、就业焦虑、就业恐惧抑郁等心理,而就业心理压力与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呈现负相关的关联性。文章从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相关性入手,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择业效能感的现状,提出了提升择业自我效能感,缓解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择业自我效能感

Abstract:Facing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for job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end to face a heavy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employment in the course of employment. Therefore, the students show no confidence, employment anxiety, employment fear and depression and other mental states, and there is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students' career self-efficacy. From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nnotation of students' career self-efficac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employment and students' career self-efficacy of the students, proposes some strategies to enhance career self-efficacy sense, and alleviate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essure of employment.

Keywords: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ssure; career self-efficacy

择业就业是学生走向社会必然要面对的选择,如何通过择业实现自身的价值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激烈的就业竞争却让学生在面临择业就业问题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压力。如果学生长期处于就业压力中,学生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这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使学生在面对就业择业时无法展示出自身真正的实力,同时就业心理压力的存在也会降低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相应的,不良的择业自我效能感会让学生承担着更为沉重的就业心理压力,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呈现出密切的相关性。在疏解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过程中,运用择业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效用,促使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培养出良好的择业效能感,则能够更好地疏解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从而促使高职学生展现出自身的实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一)就业心理压力的基本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外在的环境及内在的性格等的综合作用使得学生呈现出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1]就业心理压力会受到个体因素的影响,其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交互的过程。当面临就业压力时,多数高职学生的压力会表现为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并且随着就业的临近紧张焦虑感会更加明显,特别是高职学生既希望能够获得满意的工作,但又害怕遭到多次拒绝,一旦学生的择业就业状况不佳学生的的焦虑情况就会更加严重。适当的焦虑紧张能够形成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应对情况,但是如果焦虑紧张过于严重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心理状态,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也容易产生行为偏差。

在影响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因素中,就业环境、学校名气、家庭社会关系、择业情况、个人能力、专业等因素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情况产生着较为明显的作用。其中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就业状况如果较为良好,则学生所面临的就业机会和择业选择会相应增多,也会适当会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而家庭情况较好、学校名气较高的学生所面临的就就业压力较小。另外,学生对职业的定位、对择业现状的认知、就业心理准备和实践经验等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高职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现状分析

择业自我效能感是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内容之一。职业自我效能感一般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发展需求、自我能力等有清晰明确的自我认识和较为准确的自我评价;二是获得多方面的择业信息和职业信息;三是对自身的能力及职业的特征进行匹配;四是进行职业规划,做出职业决策;五是合理应对择业就业过程中的问题及障碍。择业自我效能感则是就业者对自身择业、就业中需要完成任务的能力评估及自我确信,是对自身所拥有的择业行为能力的合理认知和坚持实施的信念。[2]

当前我国高职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总体水平较低。在择业过程中,高职学生对就业的定位认知较为模糊,大多数学生仍然坚持以专业范围作为择业标准,对就业现状的认知缺乏自信,对自身的能力认识存在偏差,甚至出现怀疑自身职业能力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在面对条件不错的职业时会由于不敢突破、不敢尝试而放弃了职业发展机会。总体来说,高职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这也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就业兴趣发展、择业范围和职业决策。

(三)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呈现出负相关的关联性,就业心理压力与择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从择业自我效能感角度来说,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相对于其他大学毕业生来说更为严峻,学生在面临择业问题时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则会勇于认知自我不足,并对自我进行正确评价,敢于承担责任,积极独立的完成择业过程中的任务,并能够合理需求帮助,积极解决问题,其自身的就业心理状况较好,所面临的压力也能够较好的转化为动力。相反,择业自我效能感差的学生则会自身盲目自信或者盲目不自信,不能积极主动地面对所遇到的问题,容易依赖于他人或者客观环境做出择业选择,不敢承担择业失败的后果,因而面临的择业问题会对其内在心理产生过大的压力,其自身的就业心理压力也会不断膨胀,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反映。

二、疏解就业心理压力,提升择业自我效能感的途径分析

(一)增设专门就业培训课程,提升学生就业认知

择业自我效能感较好的学生会在面临择业基于时展现出明确的职业行为动机,且能够自信从容的应对择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情绪较为稳定的处理择业任务,妥善的面对求职中的面试环节,并且能够坚韧努力的对待工作。因而高职院校要想让学生获得较为理想的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就需要从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培养问题出发,将就业培训课程和职业自我效能感培养课程纳入到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培养环节促使学生对就业形成明确的认知,为学生创设可操作、可实践的培养环境。在就业培训课程中,高职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课程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自我效能进行了解和分析,并分析不同水平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学生个体在进行职业活动、择业活动及完成学业任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促使学生主动自觉的提升自身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要通过示范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自我调控、自我影响,通过多种方式如师生讨论、问题分析、专题研究等形式理解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和培养途径。另外,通过就业培训课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专门的求职择业指导,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为学生介绍当前就业求职的形式,并通过求职择业技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求职练习,促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自身的沟通技能、时间管理能力,促使学生通过认知和学习培养出适合职业方向的职业人格,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自我效能感。[3]

(二)树立择业成功榜样,提升学生就业自信心

择业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学习成功榜样的替代性经验来培养和提升。在学习成功榜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择业成功者的行为,并通过对自身的比较分析,来对自身的择业能力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提升自身的自信心,提升就业斗志。学生通过这种学习间接经验的方式能够清楚的认识自我,特别是当看到能力不如自己的学生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择业机会并获得成功时,学生就更加敢于尝试不同的就业机会,也会在择业过程中树立起择业自信息。同时,学生通过学习成功的经验能够获得更多的择业技巧和就业机会,通过对类似水平的择业成功者的学习也能够使学生产生从事该项职业的想法,并能够让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明确提升自身能力的方向。

(三)运用言语说服,建立效能信念

言语说服能够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激励,并消除学生的认知偏差,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自身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言语说服是否有效关键要看言语说服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如果脱离实际情况单纯鼓励和肯定则不能对学生产生有效的影响。另外,如果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或者是替代性经验进行言语说服就能够产生更佳的效果,也能够建立起学生的效能信念。一方面教师要积极肯定高职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要通过教师、同班学生等人对学生进行能力肯定,不断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要通过自我说服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面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能力,促使学生相信自身的潜能,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

(四)关注就业心理压力,培养积极体验

高职学生特别是面临毕业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感,甚至可能出现心情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高职院校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情绪疏解通达,通过组织团体活动、开展心理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克服紧张情绪,疏解学生的焦虑、抑郁心理,同时还要通过多渠道的评价方式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促使学生通过克服困难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职业自我效能,促使学生形成自信积极的就业态度。

(五)丰富学生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因而在高职教育中,院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我、提升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促使学生通过对比、模仿等方式学习他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使学生在专业活动中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择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状况,高职院校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培训课程,并通过多元化的择业自我效能感培养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观念,促使学生通过自我激励、自我学习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并在职业效能感培养课程及实践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积极情感体验,消解学生的认知偏差,舒缓学生的紧张情绪,促使学生以更好地状态对待择业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孟原.高职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效能感及其关系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4(9).

[2]丁西省.关于职校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14).

[3]王翔艳,唐本钰,司继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择业焦虑与择业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10).

作者简介:袁勇我(1976-),男,四川达州人,达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9-0249-02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机械创新大赛研究与实践
英语行业化教学下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