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使用价值

2016-03-19 01:37程新强王玉玲童桂贞陈丽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精神科风险管理护士

程新强 王玉玲 童桂贞 陈丽

精神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使用价值

程新强 王玉玲 童桂贞 陈丽

目的 探讨精神科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使用价值。方法 收集精神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加用预防风险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 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6±5.2)分、(77.6±8.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5,P<0.05)。研究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例),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2%(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精神科;护理风险;医疗纠纷

精神科患者多表现为行为、心理活动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此类患者自我意识差,常出现兴奋、躁动、毁物或伤人等行为。为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防范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1]。还有研究显示精神科护士是担负着精神科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精神科患者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2]。本次研究拟收集精神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河南省郑州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的精神科护理,研究组加用预防风险护理。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43.2±9.1)岁,男27例,女2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4.7±10.8)岁,男25例,女2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 患者自愿参加试验。

1.3 排除标准 (1)恶性肿瘤者;(2)生活不能自理者。

1.4 安全隐患分析 (1)男性患者突发疾病加重,有被害妄想,谎称要入厕,其上厕所时无人看护,结果患者自缢身亡。(2)某天病房走廊过道过于湿化,患者滑倒在地面,造成骨折。(3)护士未将约束患者和未约束患者病房分开,导致互相殴打。(4)患者接受辅助检查时,护送人员警惕性不高,导致患者借故潜逃出院。

1.5 预防风险护理 由护士长牵头,病区护士长和实习护士组成风险团队,根据历年精神科中的风险因素,设计合理的护理流程,对薄弱和隐患环节实施流程重建,制订新的流程图,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5.1 增强法律意识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法律知识,在护理活动中强化责任心,树立风险意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对有暴力、自杀等重点患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中做到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

1.5.2 加强病情观察 加强对患者的观察,记录患者服用药物期间的不良反应。对于容易发生精神症状的高危患者,护士要提前用约束用具保护患者,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1.5.3 强化风险意识 严禁患者及家属带入一切危险物品,如小刀、锐器、打火机等。每周进行1次安全大检查。患者要求外出吃饭、回家时,必须由专人看护与护送,健全外出请假登记制度。

1.5.4 风险监控 遵守日班下班前巡视制度,节假日弹性排班,实施夜查班制度。排班要考虑新老护士搭配,确保到岗到位。

1.5.5 风险识别 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立护理事故预案,完善自杀、走失、跌倒等不良事件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在洗手间安装呼叫系统,容易滑倒的门、廊、洗手间加装扶手,定期巡视地面,保持地面干燥,严格管理危险物品。

1.6 评价标准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合文献[1],并依据本院精神病房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本院的护理满意度问卷,问卷由病房环境、健康教育、护患沟通、服务态度4项组成,问卷共计20个选择题,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好。

1.7 统计学方法 将资料录入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6±5.2)分、(77.6±8.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5,P<0.05)。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例),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12%(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

3 讨论

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期望也逐年提高。护士在每天护理工作中,要面对不同的医疗风险,开展风险管理能够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发现护理中的薄弱环节[3]。

本次研究中,护士积极参与科室的管理,通过发现护理活动上的缺陷和漏洞,对高风险的护理流程进行流程再造,从而确保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4]。有研究指出,通过风险护理,能够让护士有效规避医疗事故,最大化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5]。此外,通过定期对护士的培训,使护士规范护理行为,增加防范风险的意识,能够积极思考潜在的风险因素,提高护士的风险应激能力和急救技术[6-8]。同样有研究指出精神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可以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医护人员提供关怀和有效的护理及治疗。避免患者心理变化,同样可以减少患者及家属心态失衡,引发医患纠纷。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通过实行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袁凤英,郑丽娇,林凤英,等.我院急诊科护士排班方法的改革及效[J].现代临床护理,2012,2(1):39-41.

[2] 叶文琴,王洪,沈豪.护理人力资源供需管理中的问题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3,19(8):49.

[3] 王兰,黄正文,亢林萍.产科无缝隙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4,12(4B):772.

[4] 邹晓清.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2,3(6):22-23.

[5] 李加宁,宋燕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0(1):47.

[6] 张广清.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3,1(3):37-39.

[7] 蔡珊.精神科护理风险与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20):137-138.

[8] 盛彩华.精神科护理安全论析[J].当代医学,2012,18(13):1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64

河南 450006 河南省郑州第八人民医院精神科(程新强 王玉玲童桂贞 陈丽)

猜你喜欢
精神科风险管理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