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关于身体锻炼与体能发展的教学策略

2016-03-20 20:59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安德中学吕泽斌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保健体育课素质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安德中学 吕泽斌



初中体育教学关于身体锻炼与体能发展的教学策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安德中学 吕泽斌

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初中体育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和保健知识,拓展身体素质,强健体能。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初中体育教学关于身体锻炼与体能发展的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 身体锻炼 体能发展 教学策略

长久以来,人们常常解不开的困惑是:练了体育身体并不见得好,不练体育的身体不见得差。其实质是在质疑体育学科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其实,体育是一门科学,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学至关重要。而健康与体能的含义也非常宽泛,受到遗传、生活等方面影响。体育教学中发展体能和进行身体锻炼既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无视锻炼的意义。什么是体育教学策略?《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果及其模型》中指出:体育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根据预想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设计体育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根据实际发生的教学情境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思想和方略。这个概念表明:第一,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师教案,是设计教学方法的思想和方略;第二,教学策略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调控性。解决了这个问题,接下来就随笔者一起探讨初中体育教学关于身体锻炼与体能发展的教学策略。

一、宏观策略:为什么教和教什么

1. 要将“体育与健康”理解为“体育为健康”。教师不能将“体育与健康”课变成讲授健康知识的理论课,也不能把健康教育的知识传授当作促进学生健康的途径,不能忽略体育课中的技能传授和身体活动性,更不能将其理解为“本次体育新课程改革是健康与技术之争”。

首先,教师应把“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为“体育为健康服务”,也就是说体育要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身心健康服务。体育课教学是手段和载体,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是目的。体育的身体活动性应在“身心健康”的大目标下统一起来,而实现这个统一的第一标志是在体育课教学中积极锻炼身体,使体育课程成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实途径,使“体育好”和“身体好”在体育教学效果上得到最大统一。

2.体育教学应着重体现“身体锻炼”和“保健养护”两个方面。身体锻炼,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体育锻炼实现身体结构和机能的改善,这也就是传统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也就是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和技能学习。而“保健养护”是指通过卫生保健的方法保养身体,主要通过体育课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的培养实现,这是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中观策略:教多少和教会多少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不仔细研读和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阶段的“身体健康”目标下主要实现:①掌握保健知识与方法;②发展体能和运动素质。“掌握保健知识与方法”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有关保健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保健原理,从理性上建立对身体健康自我保护和养护的认识基础,有着既着眼现在又兼顾未来的重要意义。它能提高学生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喜爱的方法参加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发展体能和运动素质”应成为初中体育教学中另一个重点内容。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各国、各类书籍对“体能”均有不同定义和评价标准,但是无论何种解释,无论怎样定义,体能和运动素质都被认为是构成人体的身体能力和身体健康的要素,而体育教学又具备发展体能的功能。“发展体能和运动素质”一直是传统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如跑、跳、投掷等均是为了继续发展学生的力量。因此,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应与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相结合,使体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微观策略:用什么教和怎么教

这一方面的内容是体育教师技能和素养的综合体现。根据学校条件和设施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本文主要阐述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1.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和“体育”是浑然一体的理念。在未来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传承”和“健康促进”不能两张皮,应是浑然一体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刻刻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服务,体育课要从单纯的“运动技能传授”变成“通过运动技术为主题的学习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服务”的课程。

2.“发展体能和运动素质”的教学需要有“现在”和“未来”两个时间概念和两方面的工作。这个问题实际就是以发展的眼光开展“发展体能和运动素质”教学。“现在”策略就是科学合理地安排每节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程序。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教学”相结合,课的节奏流畅,形成技术教学、领会思考、技术练习、素质锻炼、战术比赛、休息调整几个主要课堂环节交替有序,相得益彰。最好的教学应该是:教学中有练习,休息中有思考,练习中有锻炼,比赛中有练习;运动要符合学生的身体状况。“未来”策略立足长远,为不断发展体能和运动素质服务。笔者总结出两个方面:①通过体育教学告诉学生将来的体能和运动素质将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导致的,他们在未来的时空里可以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将要发生的变化技巧加以理解和预测;②应对未来,告诉学生有哪些体育设施、健身设施、保健设施甚至医疗设施和康复设施是可以利用等。

[1]张建文.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类型[J].体育教育,2004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龚振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毛振明,于素梅,杜晓红.初中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ISSN2095-6711/Z01-2016-07-0031

猜你喜欢
保健体育课素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体育课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