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视力残疾儿童英语个别化教学

2016-03-20 20:59四川省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残疾儿童残疾视力

四川省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 熊 健



试论视力残疾儿童英语个别化教学

四川省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 熊 健

特殊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承认和尊重特殊儿童个体之间的差异,是适合每一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它重视特殊儿童个体内的差异,满足个体的特殊需要,能使特殊儿童扬长避短。这就要求教师研究每个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找准他们的学习起点,补偿重点,实现每个特殊儿童都能接受的、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的教育。特殊儿童的类型很多,针对我国的基本情况可分为:智力残疾儿童、听力残疾儿童、视力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和病弱儿童、学习困难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以及超常儿童。本文主要阐述教师如何在视力残疾儿童的英语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个别化的教学计划。

特殊教育 英语个别化 教学 教育指导

在特殊教育学校,不同残疾种类的学生个体间差异很大。同一残疾种类的学生因残疾程度不同而有巨大区别,尤其是视力残疾儿童。单一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个体需要,使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在低水平重复。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要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加强特殊教育教材建设,新编和改编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材,覆盖所有学科所有年级。特殊教育学专家陈云英博士说:“整个教育学、心理学都在研究‘人的差异’,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潜能,这就必须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生存质量逐渐提高,视力残疾儿童的人数逐年减少。目前,很多盲班教学的学生人数只有五六人,低视力和全盲学生共存,残疾程度和心理状态的不同使个体差异增大。特殊教育学校如果仍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关注残疾学生的个别差异,势必违背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时代在变、形势在变,教育的形式、方法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客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特点实施个别化教学,以满足学生需要。笔者结合自己的做法,浅谈在视力残疾儿童英语教学中如何实行个别化教学。

一、个别化教学含义

个别化教学指面向全体,兼顾学生差异的教学思想理念、方法和策略的总称。个别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是个别的,也可以是小组的,还可以是集体的。个别化教学是个别化教学计划中最关键、最富实践性的一个环节,是将教师头脑中的构想变为实际操作的中间环节。

二、以兴趣为出发点,实施个别化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视力残疾学生的兴趣及需要出发,在充分张扬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施个别化教学,使每个学生能够学有所长。

首先,教学《what can уou do》一课时,笔者注重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施教,课堂教学遵循个别化教学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特点实施个别化教学,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得到发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体会课文,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要求。例如,从题目中你们能做什么?有的学生说:“I can do the housework(我能做家务)。”有的学生说:“I can sing the song(我能唱歌)。”有的学生说:“I can helр other рeoрle(我能帮助其他人)。”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把这些问题分别交给班上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学生一起通过表象经验和日常积累,把英语词句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让英语词句标签化。通过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以体现,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得到发展。不是所有学生对新学的词句都能体会、理解。教师可以借助进一步描述,向学生补充介绍一些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体会词句中的形象联系,使学生认识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别人的重要性等。实施个别化教学的课堂上,笔者一方面使学生获取英语知识,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兴趣自由发展的空间。这种良好的环境氛围建立起来后,盲生的个体思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平等的环境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渴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渴望获得成功,渴望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氛围中得以实现。

其次,日常教学活动中,笔者针对班级内某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其喜欢唱歌的实际,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笔者在英语课堂教学及相关英语活动中注重引导、鼓励这位学生多唱英语歌,肯定其优点时指出他口头表达上的不足,并对其进行有序的训练、纠正。例如,该生喜欢唱歌,但只唱中文歌,从不唱英语歌曲。笔者为他选择了几首浅显易懂,符合他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英文歌曲,如《aррle tree》《Bingo》《Yesterdaу once more》《Part Of Your World》等国外流行歌曲。他先在宿舍唱,后来在每节英语课开始前2分钟即兴演唱。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这位学生的英语语言流畅性得到提高。笔者指导他,让他结合自身兴趣,模仿他人的语音语调,是他的英语语言生动性逐步得到发展。通过一段时间的模仿、练习,这位学生已经能用英语流畅表达,表达的语言幽默、诙谐、生动,英语听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对这位学生的个别化教学,其他视力残疾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个性得到发展。

最后,通过对全班实施个别化教学,笔者深刻体会到只有注重发展视力残疾学生的个性,面向每一个学生才是以人为本的教学,只有面向全体而又不忽略任何个体的教学才是全面的,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研究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笔者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是引导学生受到良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的着力点。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擅长观察、及时发现并随时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力,学生才能快乐地按照自己的个性成长。

三、以薄弱环节为抓手,实施个别化教学

实施个别化教学前,教师要根据视力残疾儿童的情况,对学生具体的语言、动作、学习特点、态度、基础等做诊断评价,抓住薄弱环节,提高个别化教学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笔者教过一名盲童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优秀,经过前期教育诊断评量,笔者发现他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通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训练,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还是不善于口头表达。这名学生认为只要学习好、作文写得好,就能升入上一级盲校学习。所以,他不重视锻炼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为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对其实施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晚自习和周末时间对这名学生进行个别化训练。例如,笔者利用晚自习时间在班上创设英语角,全班视力残疾学生都参与其中。英语角每周举行两次,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Му teacher”“What's уour favourite food?”“Му daуs of the week”等。笔者让这名学生和其他学生交谈,互相进步,适时让他发表自己的看法。此外,笔者充分利用学生周末住校的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英语情景剧,尽量为他创设讲话机会,让他在学校艺术节上演出。讲和听的过程能丰富他的英语词汇,提高他的语言表达水平。通过一次次的训练,这名学生在说话中锻炼了胆量,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从此,他再也不怕当众发言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个别化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个别化教学是对视力残疾儿童最佳的教育手段。个性化教学模式能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他们都能有所作为。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Z].国办发〔2014〕1号,2014

[3]张文京. 特殊儿童个别化教学设计与实施[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ISSN2095-6711/Z01-2016-07-0243

猜你喜欢
残疾儿童残疾视力
上午给眼睛“充电”或可改善视力
给这些孩子一个温馨的世界——宝鸡对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保护视力等
好奇:20/20视力到底是什么?
视力测试
农村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少水平低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