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想品德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6-03-20 20:59云南省南涧县教育局教研室査家吉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集体

云南省南涧县教育局教研室 査家吉



浅议思想品德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云南省南涧县教育局教研室査家吉

教学资源丰富多彩,不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学生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也是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生活化 开发利用

关注学生生活,挖掘生活中可利用的一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所有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新课程向教师提出的新挑战。经过多年实践,笔者欣喜地发现只要思想品德课教师重视并立足于生活实际,挖掘思想品德课程资源,不仅会使思想品德的课程目标顺利达成,还可以提升思想品德课品味。

一、扩展和提升已有的课程资源

新教材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留有一定空白,这充分体现教材的开放性和引领性,使教材由“经典”变成课程资源,变成教师加工和再创造的对象。教师可以个性化地解读教材,使用教材,可以补充、创造、超越教材,扩展和提升已有课程资源。

二、捕捉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体验;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解决;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们自己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有一次,笔者把学生共同画好的画弄脏了,笔者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生成的课程资源。通过交流,学生感悟到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首先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集体带来什么后果,不能等出现问题才想到自己做错了,因为有些事情做错了是难以弥补的。笔者在PPT中给出温馨提示:成功有成功的喜悦,失败有失败的收获。笔者告诉学生:“任何活动的结果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关键是我们能否去反思,去感悟,从中得到应有的启示。”学生在交流中自我反省,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集体成功的秘诀。

三、利用多种渠道挖掘并丰富课程资源

新开设的研究性学习中,笔者将思想品德课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相结合,挖掘新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人生。 课堂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活动影像搬上屏幕,变成鲜活的课程资源,学生借助他们参与活动的经历说明课本上的道理,扩展课程资源,师生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践行了新教材“课程源于生活,课程要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使学生实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鲜活的课程资源中提升了思想品德课的课程品味。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实践中,笔者发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有机结合生成的新课程资源能把学生带入一种多感官学习的全新氛围中,既可创设一种超乎寻常的教学情境,又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智慧的火花自然迸发,在发展中提升思想境界。

例如,《创建新集体》一课,笔者设想把座位安排成 “水滴状”,用它说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但是桌椅的质地很难实现目标,而学生和桌椅处于同一平面中,会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为了实现预期效果,笔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僵硬的椅子用动态的形式搬上屏幕,引导学生说出“桌椅摆放的形状与本课所讲内容的关系”。结果让笔者大吃一惊:当一把把椅子从静态变成动态,僵硬的桌椅摆放变成鲜活的图案时,有的学生认为它们像跳动的心脏,每一把椅子就代表其中一员,全体同学合在一起就是一颗心,只有大家都有一颗爱心,集体才能建设好;有的学生认为它们像许多人一起划船,只有大家目标一致,划船的速度一致,每个人都用力,船才能迅速前进;有的学生认为它们像一个梨,集体像一棵树,如果梨离开了树,过一段时间就会烂掉,而树没有梨会失去魅力;有的学生认为它们像水滴,一滴水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力量;有的学生认为它们像眼泪,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不能落泪,不能退缩,集体永远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有的学生认为它们像火焰,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大家都奉献,集体就会成功。

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解说图形的象征意义,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就在这个小小的动态图形展示中不断深化和升华,不仅丰富了教材内容,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也使思想教育充满无限乐趣,使学生在发展中提升思想境界。下课铃响了,学生高高举起的手不肯放下,不喜欢教师拖堂的他们竟然向笔者提出不要下课的请求,这不正是课堂的魅力所在吗?

综上所述,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于每时每刻,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勇于创新,扩展和提升已有课程资源;善于捕捉,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敢于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大环境,去学习、去探索,挖掘独一无二的课程资源;勤于钻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生成新的课程资源。

教师只有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扩展和提升现有的课程资源,挖掘身边一切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并把它们与信息技术更好地整合到一起,才能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才能发挥德育实效性,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提升课程品味。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0

[3]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ISSN2095-6711/Z01-2016-07-0062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警犬集体过生日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解题技巧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未雨绸缪 静等花开——基于“儿童立场”下的品德课前准备策略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