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试题中的常见陷阱

2016-03-22 02:25展修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展修才

【内容摘要】由于初中物理相对其它科目具有一定的难度,有些题目的设置中常常存在一些“陷阱”。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常常会总结一些物理解题规律,让他们跳出物理陷阱,轻松解决易错易混淆的题目。如指导学生“抓牢基础,避免混淆”、“锻炼慧眼,排除多余”和“深层分析,挖掘隐含”等,这样就能够跨越题中设计的疑难阻碍,使物理解题变得轻松快速。

【关键词】初中物理 解题陷阱 教学策略

物理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每位同学都十分重视对物理课程的学习与探索。由于初中物理相对其它科目具有一定的难度,有些题目的设置中常常存在一些“陷阱”,所以作为物理老师要赋予学生发现的眼睛,让他们跳出物理陷阱,轻松解决易错易混淆的题目。随着中考的临近,老师要给学生们多多留一些习题,增加他们对物理知识的训练强度,也要指导他们解题的小技巧。作为物理老师,我常常会总结一些物理解题规律,让学生避免犯简单的错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使学生在物理解题速度上又快又准。下面就如何跳出陷阱题,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抓牢基础,避免混淆

初中物理涉及的内容较多,概念相对也比较复杂,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就变得极其重要。有些题目就是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是否到位,让基础不牢的学生掉进陷阱里,致使丢分。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抓牢基础,理清概念,避免不必要失分。

例如:(物理概念考查习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这道题就是考查内能、热量、温度、比热等基本概念,而陷阱也是就此而出现的。很多学生对这些概念理解的比较含糊,就会轻易掉入出题者设置的陷阱中。在复习过程中,面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带领学生再次复习课本,对这些概念再次进行准确无误的重新认识,使学生对基础概念理解更加深入,即便将来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会信手拈来轻松解决。

下面来分析这道题,热量是指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可以明确热量是过程量,所以热量不能用“含”字来表达。C是将热传递与温度传递弄混了,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是温度传递,学生只要明确这一点就会知道B是错误的。而D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起到保护秧苗的作用,所以D中给出的分析也是错误的,这样正确答案就是A了。

二、锻炼慧眼,排除多余

物理有些题目会给出学生很多已知条件,但是其中也会存在一些无用信息,这些都是用来迷惑学生的,使学生无法找到真正解题需要的已知条件。这时候也需要学生拥有一双慧眼,能够拨开迷雾,看清题目的本来面目。而这双慧眼,就需要老师来开发,让学生能够看透本质。

例如:(物理力学方面习题)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200牛的小车,以一米每秒的速度匀速前进,维护它运动所需要的力的大小是( )

A.100牛 B.50牛

C.200牛 D.0牛

这道题目虽然简单,但是它也是一道“陷阱”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题目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实在是太多了,仔细阅读细心分析再结合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都是无用信息。它的存在只是一种迷惑,让学生不能得出正确选项。解决这类题目需要对所考查的知识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只有抓住了解题的主线,任何条件都不会让自己迷失解题方向。

这道题只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知识点即可,那就是“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所以题目中“维护它运动所需要的力的大小是”0牛。而题目中的“重为200牛的小车”、“以一米每秒的速度匀速前进”都是属于冗余条件,就是陷阱所在。

三、深层分析,挖掘隐含

初中物理题目也并非全是平铺直叙,直接让学生求解某些相关的量。它也会故意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找不到解题所需要的题眼。而这种题目大多需要学生对题目本身进行深层次分析,专心挖掘题目条件,才会找到那些隐含条件,将题目破解。

例如:(物理功与功率习题)王晓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S。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 )

A.3W B.30W

C.300W D.3000W

这道题的隐含条件就是学生对一些基本常识的掌握,包括一位同学的重量以及一层楼房的高度等,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是无法估算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的。这是对生活常识的考查,也是对功率的求法的检验。所以解题前,先要对一些参数进行预设。设同学的质量约为40Kg,进而通过G=mg计算出他的重力约为400牛,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那么三楼的高度就是6m,下面再根据公式计算即可。P=Wt=Gth=400×10×6=240w,与选项中的300w最为相近,那么正确答案为C。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