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2016-03-24 05:37仝杏花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育者政治思想

仝杏花

(文山学院 思政部,云南 文山 663000)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仝杏花

(文山学院 思政部,云南 文山 663000)

就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既是一种发展机遇,也是一项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此,本文简单对新媒体及其特点进行了概述,进而从挑战和机遇两方面就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新媒体应用的角度,就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探索。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创新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应运而生。在新媒体环境下,手机媒体、网络、微信、微博、数字书刊等成为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的发展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机遇,又给传统教育带来压力和挑战。因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具有现实意义,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1 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的兴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新媒体信息来源广泛,信息内容多元化,信息传递快速化,信息受众全面化,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丰富性、虚拟性、高效性等特点。基于新媒体的特点,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环境得到改变,而新媒体的传播手段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方式,同时,新媒体环境下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也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生动的新媒体形象取代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新媒体创新了教育内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水平。此外,国家日渐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方向。

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首先,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一般局限于教学课堂、讲座、课外实践活动等,尽管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教育活动易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长期以来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软件都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动态,还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再者,新媒体拉近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距离,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手机媒体为例,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高达5.57亿[1],其中主要为学生群体,90%以上的学生习惯利用微平台获取时政热点等信息,这表明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间接提高了大学生的政治诉求。并且新媒体为教育者和学生的交流创造了相对平等、开放、良好的平台,缓和大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2)挑战。从某种层面上说,新媒体充当了信息世界的媒介,可定性为一个平台,这也表明,新媒体可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拓宽上。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单一化,是在教室的小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传递交流和沟通。然而,新媒体时代下,可将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新媒体中。通俗地说,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可将传统课程搬到网络新媒体中。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收集、查阅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知识及态掌握时事政治;同时,学生可借助新媒体,更加便捷地开展学术交流和学习总结。新媒体时代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转变了单一的教学形式。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无空间、无时间限制的信息传播造成信息的良莠不齐,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意志力薄弱、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的状态,无形中易受到消极、不良思想的影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地位。其次,与传统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活动不同,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甚至能够超出学校教育,随着大学生思想发展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减弱,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冲击和挑战[2]。最后,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体素养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冲击了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综合素质,促使教育者迎接新媒体的挑战,并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和利用,增加思想引领和教育的主动权。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

(1)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呈现出新特点,因此,教育者应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获取信息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平等的、互动的状态,而不是一方被动接受的教育状况,教育者要注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层面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是“人文关怀”理念的重要体现,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转变,感受到对学生的深切关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注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主管理[3],而教育者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处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以网络为载体,将教育工作纳入到网络等新媒体中,不断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搜罗网络资源,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源,丰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结合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的共享性,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网络向大学生传输积极的思想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3)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媒体能够克服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是对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将手机媒体、网络、社交软件等主要媒介和载体作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具和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运用新媒体工具和谐地呈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增加教育的影响力和途径方法。利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媒体作为载体,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高校管理者与教师、高校管理者与学生沟通交流的网络平台,拉近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体现出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和价值理念,充分表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文关怀[4]。

(4)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体素养。对教育者媒体素养的提升可以按照知识普及、意识素养和实践培养的顺序[5],不断强化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使高校政工干部、教师团队等基本掌握新媒体环境下不同媒介的使用方法和原则,并能够深入理解新媒体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渠道,组成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和方法。重点培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教育者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具有坚决抵制不良思想侵蚀的意志力,能够及时、敏锐地观察到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变化,并从中找出原因和解决思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依据。

媒介素养包含公众接触及使用媒介的素质、修养,涵盖了三个过程: 接触媒介、信息的获取、媒介的解读及媒介信息的批判、接受;以媒介生活工作和学习;利用媒介发表自己的心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新媒体时代,信息资源混乱,价值朝向多元发展,媒介素养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单单是信息“说服”及“传递”能力的提升,最为突出的是分析、筛选及评价能力的提升。以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满足新的工作要求。首先,不断学习及提升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坚定自己人生信念,把握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的规律[8];其次,熟练掌握传播学,接触并不断学习计算机技术及新知识媒体的有关应用知识,抓住新媒体特征,合理使用新媒体;第三,娴熟地使用新媒体,采用实时天系统、电子邮件,开辟社交板块,如“微信”“微博”等,和大学生展开思想上的沟通及交流,逐步向复合型及专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转变。

(5)完善新媒体校园文化。高校借助手机媒体平台可以展开各种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在不同主题文化活动中营造出相应的校园氛围,积极营造具有正能量、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思想的主导地位。例如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各项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红色主题”“爱国主义”等不同主题的微博创意大赛或微博互动,也可以运用网上支持投票、网上点评、微栏目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6],也是增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亲和力的重要方法,潜移默化中实现校园文化与新媒体的完美结合,引导大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形成健康的思想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和实践结合不充分,无论是内容结构安排,还是语言结构描述均存在生搬硬套、晦涩难懂的地方,脱离实际。所以,后续内容优化一定要贴近社会现实。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严重问题就是教育内容和经济发展体制相背离,远远落后于国内外形势变化。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人们之间不再有障碍,人和经济发展的距离日益缩小,人和世界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7]。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需要创新,紧密关注网络热点及社会现实问题,短期内找寻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符的内容,更好地促使大学生将注意力投放到现实中,以正确的世界观及方法论,理性客观地审视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凭借自身聪明才智找寻问题的答案。

其次,满足专业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知识的泛化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同专业知识及技能等同起来,割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其余学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地位低。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传播大量的信息,其中,多数信息和学生专业有关,也即这些信息对学生学习有益。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密切关注学科和专业教育间的互融关系,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紧密结合专业理论及技能,对大学生择业有益,提升学习及素养。

再次,贴近学生实际。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生实际。新媒体时代下,学生信息采集十分全面,脱离实际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生感到反感,为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等知识,学科内容还应涉及有关人们身心健康、道德文化养成,风俗习惯传承及社会焦点热点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开展创新思想教育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教育内容,以新的知识武装学生,让学生切实获得帮助。还需结合学生生活,学生一半是社会人,处于人生成长最为重要的时期,成长过程必要经过质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提升学生现实能力,还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他们提供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鼓励他们探究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强化人文意识及全球意识;关注虚拟世界生活质量及现实世界生活质量,捍卫人类尊严,逐步完善道德问题及社会发展问题,同时培养高校学生的国际观念及意识,服务全球,具备融入国际合作及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能力。只有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可得到学生认可及接受,方能于实践中获得实效。

(6)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交流平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接受和发送信息的方式得到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发布平台的建立就是为了把全面、真实的信息及时地传递到广大师生中间,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度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舆论。例如,现在很多高校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而建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并且在相关网站上开设博客、论坛、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大了舆论宣传力度[9]。另外,学校可以建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公共主页,开通就业飞信群等,利用媒体环境优势适时发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把握网络话语权。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要提高自身对信息的敏感度,时刻关注媒体舆论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诉求,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社会热点。

大学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力量。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却受到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及媒体环境下的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遇到种种挑战。通过实践调查可以发现,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他们利用网络平台来搜集学习资料,进行娱乐和游戏。但是,网络资源丰富,信息容量大,并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高校学生在利用网络满足自己需求的时候,难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对大学生已有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对比较封闭,而建立思政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也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向。对此,可以针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以及遇到的难题开设一些互动栏目,并建立辅导员以及学生群体的飞信群和QQ群,借此发布信息,加强彼此的互动关系,而学生的思想动态也更加容易掌握。此外,也可以利用学生经常关注和使用的门户网站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博客和微博,借以宣传政治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等,增进彼此的思想交流,指导大学生的行为活动。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涵盖了多种教育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更加广阔,增强了师生间的彼此信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质量提升有益。满足时代发展前提需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高校教师转变教育意识,一分为二看待机遇和挑战,不仅要把握机遇,而且要敢于挑战,科学合理借助新媒体开展教学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研究新媒体的特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完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1] 汪馨兰,戴钢书. 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教育研究,2013(2):78-80.

[2] 朱宇,邱增凯,叶鑫. 新媒体视域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 中国报业,2013(4):139-140.

[3] 王庚.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J]. 思想教育研究,2014(8):84-87.

[4] 潘清. 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分析:评《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5(2):123.

[5] 邹金铃.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5):65-66.

[6] 刘娜. 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思考[J]. 赤子:上中旬, 2014(17):91-91.

[7] 殷俊, 李月起.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策略[J]. 新闻与写作, 2015(9):36-38.

[8] 何慧媛. 崛起的中国新兴媒体:《中国新兴媒体发展报告(2012-2013)》摘编[J]. 新闻与写作, 2013(8):45-47.

[9] 刘越. 运用新兴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 青年作家, 2015(2):67-68.

责任编辑:张晓辉

Exploration on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TONG Xinghua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As far a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concerned,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new media is not only a developmental opportunity, but also a challenge. How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current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new media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new media 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n this basis, it explores way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e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novation

2016-06-02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5Y466);文山学院2015年转型发展改革研究项目课题“文山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仝杏花(1981-),女,云南马龙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基础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

G641

A

1009-3907(2016)12-0073-03

猜你喜欢
教育者政治思想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