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的现状与挑战

2016-03-25 16:48闫世刚外交学院
对外经贸实务 2016年3期
关键词:六国拉美委内瑞拉

■ 闫世刚 孙 婧 外交学院



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的现状与挑战

■闫世刚孙婧外交学院

本文为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创新专项项目(项目编号:3162014ZYKC03)阶段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与拉美国家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合作不断深化、机制逐步完善。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出席第六届金砖峰会期间,在与巴西、阿根廷等第16位拉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正式会晤之际,宣布成立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论坛,并提出“1+3+6”务实合作框架。2015年1月,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并通过《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中拉论坛机制设置和运行规则》三大成果文件。从此中拉之间构建了全方位合作的战略框架,形成了中国和拉美正式形成了双边、多边和整体合作多层次、立体合作的全新格局。

拉丁美洲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而中国与巴西、墨西哥、智利、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和阿根廷这六个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在拉美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以拉美六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促进中国与拉美六国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现状

(一)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额持续增长

2000年以来,中国与拉美六国货物贸易的总进、出口额持续增加,2014年达2096.6亿美元,与2000年的88.70亿美元相比,增长了23.64倍。从增长速度上看,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从拉美六国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对其出口,2000至2007年间,中方进口由45.05亿美元增长到423.71亿美元,中方出口由43.65亿美元增长到362.39亿美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从拉美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便慢于对其出口,2014年中方进口1080.31亿美元,与2013年进口额持平;而中方出口额则从2013年的996.08亿美元增加至1015.32亿美元。

同时,拉美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对外投资重要地区,2003年中国对拉美投资仅为10.4亿美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对拉美投资出现高速增长,并成为全球重要的资本净输出国,2014年中国对拉美投资221亿美元,投资额相对于2003年增加了21倍,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对拉美第二大投资国。而拉美六国成为中国对拉美的主要投资国,2014年我国对拉美六国的投资占对拉美总投资额超过96%,其中对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分别投资为86亿、70亿和57亿美元。

(二)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机制逐步完善

随着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规模的扩大,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巴西是中国在拉美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两国建立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2010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2010年至2014年共同行动计划》,加强对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相关领域发展的战略指导。2011年,中巴制订《十年合作规划》,在贸易领域加强经贸分委会框架下的各项机制,包括贸易工作组、投资工作组、知识产权工作组、海关工作组及贸易救济合作机制。

中国和智利于2005年11月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此后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关于服务贸易的补充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智利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关于投资的补充协定》,为双方贸易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和委内瑞拉成立高级混合委员会,中国和阿根廷之间有经贸合作论坛规划、中国和墨西哥建立双边高层工作组,中国和哥伦比亚成立了政府间经贸混委会,指导和落实双边贸易投资合作,推进双边贸易投资持续快速发展。

(三)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体现互补优势

拉美六国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2014年巴西的铁矿储量为310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6.6%,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更高居世界第一位,据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2014年其储量高达46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7.5%;其石油产量为1.395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3%。智利拥有世界最大的可开采铜矿储量,根据美国资源调查局2015年数据显示,全球铜储量共约为7亿吨。其中包括智利2.09亿吨,占世界储量的29.86%;智利也是全球最大铜产国和出口国,2014年其产量为58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1%。拉美的哥伦比亚煤炭探明储量为70.64亿吨,高居拉美第二位;阿根廷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发达农业,素有“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

中国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制造业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而由于自身能源、矿产等资源自有储量及产量明显不足,因此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旺盛,对境外供给的依存度不断提高。而拉美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铜矿、煤炭与农业资源,储量大,品种全,所以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长期以来呈现出较强的互补性,拉美六国是其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中国从拉美六国进口较多的粗燃料、矿物燃料等自然资源;中国比较优势体现于强大的制造能力,拉美六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则以机械和运输设备等制成品为主。

(四)中国和拉美六国投资不断进入新领域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拉美六国具备丰富的能源资源禀赋,中国在拉美六国投资初期主要集中在资源型部门,如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2007年11月,中委两国成立中委基金,中国为委内瑞拉能源行业投融资已超过500亿美元;2009年,中国石油、中国海油收购雷普索尔YPF公司在阿根廷的油气资产;2010年,中石化以71美元并购雷普索尔巴西公司40%股份,同年中国海油出资31亿美元与阿根廷布利达斯石油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2011年,中信、宝钢等五家公司以19.5亿美元联合收购巴西矿冶公司(CBMM) 15%股权。

2011年以后,中国在拉美六国投资逐步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农业、机械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子产业和服务业等新领域拓展,并形成市场导向型、效率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拉美六国较为薄弱、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其产业升级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国以“两洋铁路”项目为契机,加强铁路设备与技术向巴西的输出,开辟投资合作新途径。中国长城、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三一重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装备行业,华为和中兴通讯为代表的电信行业,纷纷聚焦于拉美六国进行投资和产业布局。2013年,中巴签署《2013-2022中国国家航天局与巴西航天局航天合作计划》,2015年中阿签署《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更是把对拉美六国在高科技领域投资推向新的高峰。

二、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和拉美六国经济步入调整期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步入长期而复杂的调整与转型期,由于美欧日市场复苏缓慢、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中国和拉美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首先是中国的经济进入新常态,告别过去30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2013年、2014年增速分别为7.7%、7.4%,2015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为6.9%。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服务业发展及创新驱动,从而对拉美六国的矿产资源等大宗商品需求放缓。

2013年始,矿产、能源和农产品价格下跌对拉美地区造成较为严重的净出口损失,拉美六国中巴西、智利、委内瑞拉、阿根廷等国经济增长形势堪忧。巴西经济深陷“滞胀”泥潭,经济持续恶化,据IMF预计,2015年巴西经济将衰退3%,通货膨胀率8.9%,其GDP将从目前的世界排名第7名下滑至第9名。委内瑞拉的石油工业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使2014年委内瑞拉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4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国民生产总值降幅达3.5%。智利2013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为4.2%, 2014年则下降为1.9%。同时拉美国家还面临通货膨胀率高企、失业率上升、社会矛盾激化等一系列问题。伴随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元升值预期增强,中国和拉美六国都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短期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这为中国和拉美贸易投资合作前景蒙上阴影。

(二)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摩擦不断

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规模不断加大的同时,双方贸易摩擦加剧,拉美实施反倾销的国家共有15个,其中对中国反倾销的国家有8个,而拉美六国中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都是拉美对中国反倾销的主要国家。

根据WTO的最新统计,1995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世界各国发起的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共有1022起,最终实施的有740起。其中,拉美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共计225起,最终实施的有154起,分别占全球总数的22%和21%。中国频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廉、数量持续增长,引起了进口国的恐惧。除此之外,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还尚未得到拉美主要贸易国的认可,这就使得对方有借口在对中国出口的产品进行调查时武断地采用比中国发达程度高出许多倍的国家作为替代国,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伤害。出于增强本国商品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的考虑,拉美六国与中国进出口规模增大的同时,贸易摩擦也越加严重,妨碍了中国商品进入拉美市场。

(三)中国对拉美投融资领域面临风险问题

尽管中国对拉美投资呈现互利共赢的局面,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企业在拉美六国投资仍面临一系列风险和挑战。拉美六国政体上都属于代议制,六国内部各党派间斗争比较激烈,矛盾有时难以融合,这也导致其国内经济政策缺乏持续性与稳定性,从而给外国投资造成损失。2014年11月,以中国铁建牵头的联合体中标墨西哥高铁项目仅隔四日被墨西哥政府取消,并于2015年1月被无限期搁置,其中一定程度上源于墨西哥政府的党派之争。中国自2007年以来已向委内瑞拉提供500亿美元的贷款,2015年1月向委内瑞拉更追加200亿美元的投资,2014年以来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委内瑞拉出现债务危机,而2015年反对党联盟在选举中获胜并获得修宪立法权,这无疑更加大我国投资的风险。

2013年后拉美六国因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挫和国内经济下滑,导致其币值不稳定,甚至短期内大幅波动现象,这会给中国对其投资带来金融风险。例如2014年,巴西雷亚尔和墨西哥比索分别对美元已经贬值10.75%和12.7%;2015年前三季度巴西雷亚尔贬值超过20%,2015年12月16日阿根廷宣布结束外汇管制后,阿比索兑美元汇率更是暴跌41%。另外,中国在拉美六国投资也面临着劳工和环保压力。拉美六国工会势力强大,其国内劳工制度相关法律复杂,投资项目也面临非政府组织的压力,这些都意味着我国对拉美六国投融资面临多重风险的挑战。

(四)美国因素对中国与拉美六国合作干扰

由于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历史经纬,无论是在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文化联系、移民等方面,美国在拉美六国发展的各个层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拉美六国中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与美国关系密切,2013年巴西和美国因为美国监听罗塞夫而导致两国关系跌至冰点,2015年两国恢复正常关系,并宣布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合作。而委内瑞拉自查韦斯上台后也并非一味地“抗美”或“反美”,而是采取灵活而务实的实用主义策略。在经济层面,2014年美国是墨西哥、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巴西、智利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以及阿根廷的重要贸易伙伴。

作为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依托,美国积极支持“太平洋联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等多边合作行为,大力支持智利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并宣称与巴西等大国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以稳固自己在拉美六国的影响力;对于委内瑞拉则发动经济战、心理战和政变阴谋的手段,企图在拉美地区再次上演“花朵革命”,并大力扶持委国内反对派,因此中国和拉美六国间贸易投资合作的发展和深化必然会受到美国因素的影响。

三、深化中国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的主要对策

(一)完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首先要充分利用已有双边对话机制,把由双边合作机制向多边机制拓展,推进贸易投资合作向制度化、均衡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中国和拉美六国的优势互补和有效配置,达到互利合作、合理分工和双向共赢的局面。第二,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贸易投资合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和引导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发挥外交、经贸、投资、发展援助等多方面优势,全方位拓展与拉美六国贸易投资合作的领域和空间。第三,要积极推进民间或半政府的贸易投资合作协会(或论坛)定期交流、磋商研讨与拉美六国的贸易投资问题,加快对一些可行性方案的论证和预研究,同时鼓励企业乃至民间力量的更多介入,并中国企业在拉美的本土化。

(二)加强产能合作,实现贸易升级

中国和拉美六国通过产能合作能够形成价值链分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贸易投资全面升级。在推进产能合作方面,第一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美六国较为薄弱、落后的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其产业升级的重要障碍,中国应充分发挥在轨道交通所具备的产业集成优势和技术优势,以“两洋铁路”项目为契机,加强对拉美六国的铁路、公路和港口设备与技术的输出,以开辟贸易合作新途径。第二要积极推进产业园区。中国和拉美六国应以经贸合作区、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工业园区为主要合作模式,在清洁能源、新型建材、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农产品、港口物流、信息技术这八大领域加快建设产业园区,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矿产、农业和人力资源,共同打造合作的新亮点。第三要助推装备制造“走出去”。我国装备制造业具备技术、成本和规模优势,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位,中国应通过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合作,助推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

(三)降低贸易壁垒,加强自贸区建设

为实现贸易合作的持续、稳定和繁荣,中国和拉美六国应积极消除贸易壁垒,推进贸易便利化,营造更加透明、开放和开放的贸易环境。其一,要提升货物贸易的开放水平,研究和制定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分阶段的关税减让措施,稳步扩大中国和拉美六国贸易,包括扩大对巴西、墨西哥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进口力度,以提升贸易紧密性。其二,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包括简化贸易程序,缩短货物滞留时间,建立统一的原产地规则,为中国和六国贸易的发展给予充足的便捷条件;同时大力加强和六国间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网上支付能力和信用体系建设。其三,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通过双方市场的不断开放、开发,实现双边共同发展和繁荣,可借鉴中国-智利自贸区的成功经验,为哥伦比亚的联合可行性研究设定最终时间表,同时积极开展与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这拉美四国建设自贸区的可行性研究。

(四)推进多边投资合作,实施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

中国对拉美地区的投资,既要加快拓展,更要加快推进多元化政策。一是投资国度多元化。中国对拉美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三国,尤其是对委内瑞拉投资占对拉美六国投资的50%以上,这种投资过于集中的状况要改变,要进一步提升对拉美其他国家的投资力度。二是投资领域多元化。“工业化”成为拉美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中方投资还需要进一步向能源、矿产资源领域之外的领域扩展,尤其是对制造业、电信、服务业、新能源、高新技术等领域扩展,促进这些新兴战略领域和民生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形成其产业多样、利益互补、合作共赢的经贸合作新亮点。三是投资主体和方式多元化。在对拉美六国投资主体上,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加大“走出去”步伐,同时,还可以借助与西方资本技术优势,实现第三方市场投资;另外,中国企业还应该与拉美当地企业和华人资本进行合作,以实现联合投资,降低投资的成本和压力,从而更为有效防范防范和规避拉美六国投资的风险。▲

doi:10.3969/j.issn.1003-5559.2016.03.004

猜你喜欢
六国拉美委内瑞拉
锅盔助秦灭六国
委内瑞拉大停电
委内瑞拉挺过“黑暗一周”
美“用一切手段”干涉委内瑞拉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好肥“六国”造惠农喜事多
“环球小姐”花落 委内瑞拉
简析秦灭六国的“远交近攻”方略
析秦对六国施行的“不战而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