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艺术类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6-03-28 06:09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艺术类体育项目普通高校

任 蓓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艺术类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

任蓓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针对体育艺术类课程基本体系及理论研究处于初期的学科背景及现状,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体育艺术类项目进行相关研究,以期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体育学科教学理论,为重庆市高校体育开展特色项目、特色课程,为体育艺术类项目的未来发展和走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高校;公共课;体育艺术;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任蓓.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艺术类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重庆与世界,2016(7):126-129.

一、体育艺术类课程概述

(一)体育艺术与体育艺术课程的概念

体育艺术学是体育和艺术学科的交叉,体育艺术学科的诞生是由于当代社会需求,国家教育改革体制下所创造出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贝斯特提出了“审美性体育运动”[1],体育与艺术在发展的路径上产生了综合与交融,“艺术类体育项目、艺术体育或体育艺术”等新名词就随之出现了,也有人称其为“亚艺术”。

艺术体育是体育与多种艺术相结合的集中表现[2],广义上看艺术体育是体育与艺术相互渗透融合,是艺术与体育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3]。从狭义上讲,“艺术体育是指以音乐、舞蹈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大众健身运动”[4]。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教育改革体系不断地革新和进步。伴随着体育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体育各专业体系的分支将越来越精细、准确,将更加顺应现代体育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与艺术是两门独立的学科,但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的艺术观赏性的新需求,艺术正朝着体育领域逐渐地延伸和扩展,同时体育也将艺术元素作为重要构成要素,以此提高体育的艺术性,从而吸引更多的体育参与者。随着体育与艺术的相互渗透,出现了一门交叉学科的兴起,即体育艺术学。体育艺术类项目包括: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排舞、啦啦操、街舞、爵士舞等具有艺术表现力、表演特性和健身功能的体育项目。

体育艺术类课程是体育课程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课程,是现代体育课程改革深化过程出现的新范畴新概念。又有人将之称为“艺术类体育课程”,即意指艺术化了的、具有艺术特性的体育课程。它融入了艺术因素,具有的艺术性、情感激发性[5]。体育艺术类课程是高等教育改革后的新兴项目,该课程的产生,本着自身项目的特点迎合了当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因此适应于如今公共体育课程内容的需求,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开设体育艺术类课程,能够涵养大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和情感,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还能通过有效的锻炼发展自我的个性,塑造完善、自信、健全的人格,因此备受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

(二)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内容与分类

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内容多种多样。关于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分类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与结论。体育艺术类课程是体育项目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形式、内容、目标上都更具有特殊性。胡飞燕副教授根据体育项目所含艺术内容的比重,将艺术体育分为四大类:借用艺术的体育项目、艺术体育项目、亚艺术体育项目和潜艺术体育项目。梁青副教授将体育艺术类课程项目分为7类,即:健体类(指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如有氧健身操、搏击操等);新潮类(如街舞、啪啦啪啦舞、拉丁健美操等新兴起的健身项目);竞技类(指如竞技健美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等以竞赛为主要目的的项目);保健类(指以保健为主要目的的项目);民族特色类(如东北大秧歌、安塞腰鼓、竹竿舞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项目);塑型类(如大众艺术体操、形体训练、水中有氧操等以塑造良好体型为主要目的的项目);娱乐类。有学者将其分为健身性体育艺术类、竞技性体育艺术类、表演性体育艺术类,是根据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功用来划分,具有很大的启发性[3]。

(三)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能使他们更全面地认识体育、对待体育领域,理解其博大精深,正确发挥体育功能,同时让学生从体育艺术类课程中了解到体育课不仅仅是对抗、竞技,体育还可以有音乐,不但有娱乐性,更有深层次的艺术审美的特性,通过体育体现出的艺术是完全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此课题的研究能帮助提高大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增强体质,达到终身体育思想,这与全面健身计划提出的方针政策是相匹配的。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现状

1.师资队伍的结构与专业素养

随着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加快,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开设开展所需的师资力量存在断层现象。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师结构与素养已形成了几十年的具有稳定性与封闭性的特征,而体育艺术类项目是以一个新面貌逐步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需具备的素质与技能与传统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一般的体育项目的教学能力与技巧,还需具备艺术(如舞蹈、音乐)修为,这就使得普通高校在开展体育艺术类课程上存在致命的缺陷。

2.教材与教学大纲计划

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开展的另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是教材与教学大纲的缺乏与不合理。多数普通高校缺乏体育艺术类课程教材,一是内容上的缺乏,体育艺术类课程项目众多,很多高校开设的只是众多体育艺术类课程项目中的少数几个,如武术、啦啦操、街舞是较多被开设的项目。体育艺术类课程项目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内容丰富多样,需要配套的教材更为丰富多样,譬如健美操这一项就有很多的项目,不同的风格如拉丁健美操、搏击健美操、街舞健美操等。二是数量上的缺乏,很多高校只有图书馆馆藏有少量的体育艺术类课程教科书,只能满足少部分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3.课程开展的场地与器材

场地与器材缺乏是普通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开展的另一现状。场地和器材是体育课程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场地与器材保障,体育艺术课程的课程价值就难以实现。缺乏相应的场地与器材设施,导致像形体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4.学生参与情况与学习效果

体育艺术类课程属于一个新兴课程,且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设在教育领域没有形成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大多数开办此课程的院校都是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办学,处于萌芽或者说是婴儿期,未能形成较为成熟的经验。学生往往在没有正确的指导的情况下进行学习锻炼,这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

三、普通高校体育课体育体育艺术类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1.创新和加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有关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概念、内容的研究已经有相当可观的成果,对于在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艺术类课程来说,最关键的是如何将已有的体育艺术类项目合理地引入课堂中去。这就特别依赖于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课程开发与建设应密切联系学生需求与项目特色,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

2.提高和优化体育艺术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素养

对于担任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的教师来说,除了体育素质与体育教学技能外,需特别突出对艺术修养的重视。一是高等体育师范院校在培养体育生的过程中应针对需要安排相应的教学培养与训练;二是已在高校任教的传统体育教师应进行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培训。

3.加强高校艺术类课程场地器材建设,改善教学设施

高校应在体育艺术类课程场地器材建设上增加投入,教学场地不是几块空旷的操场就能满足的,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建设相应的场馆设施。如木质地板、镜子、音响设备等。除了完善硬件设施外,还要完善软件设施,如网上教学设备、电子教材等。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适合学生个性及创新意识发展的教学方法,开拓学生思维

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安排与开展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特征,这就要求体育艺术类课程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广度是指课程的多样性,不同类型性格、爱好、体质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倾向、需求,如果体育艺术类课程项目寥寥无几,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更难以实现课程价值。其深度是指体育艺术类课程具有的内涵,开设的项目应当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艺术熏陶、精神修养、知识积累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5.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营造体育艺术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体育艺术类项目得以积极开展的必要条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应突出强调体育艺术类课程开设及体育艺术类项目开展的积极意义,以体制、宣传、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形成相关活动的长期性开展机制,在学生心中构造良好的面貌和舆论印象。

6.成立学校体育艺术俱乐部,大力开展各项体育艺术相关的俱乐部学习、表演与比赛

体育艺术类项目的开展并获得广泛认可而最大程度的实现其价值,不能仅仅依靠体育课程上的教学,还需依靠课外的其他形式的活动开展。差不多每所高校都成立有各种体育类的学生社团、俱乐部、爱好协会,这对于体育艺术类项目具有很强的启发性,若在高校成立体育艺术类项目的俱乐部、协会,必然能更好地吸引、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将体育艺术类项目引入到娱乐表演、运动会比赛等大型活动中,也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能让广大的群体了解到体育艺术类项目,能增强参与者的积极性。

[1]魏丕勇.体育与艺术的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2(1).

[2]金文轩.论艺术与体育[J].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1(4).

[3]季华.湖北省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现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胡飞燕.新时期对艺术体育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

[5]丁真如.艺术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张佑法)

Research on Ordinary University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Sports Art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REN Bei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Aimed at sports art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basic theory research in the early for professional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professional art theory research have been increas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 art research in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present status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ied out sports arts related research projects in order to help the rich and the perfect sports discipline teaching theory, and open characteristic project and sport cours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ongqing, which provides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ports project art project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basis for the ordinary university sports teaching refor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mon course; sports art; curriculum reform

重庆工商大学校级教改课题

任蓓(1983—),女,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艺术学。

10.13769/j.cnki.cn50-1011/d.2016.07.028

format:REN Bei.Research on Ordinary University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Art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J].The World and Chongqing, 2016(7):126-129.

G642

A

1007-7111(2016)07-0126-04

猜你喜欢
艺术类体育项目普通高校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