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6-03-28 07:12赵明星
保健文汇 2016年3期
关键词:血肿脑出血血压

●赵明星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赵明星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97例,术后再出血有1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因与防治对策。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4.4%(14/97),其原因主要有手术时机不佳、手术操作过不当以及血压控制以及凝血障碍。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是多方面的,选择合理手术时机、做好手术中操作以及血压控制,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对策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高血压患病时间较长,就会使脑动脉发生透明样变性、纤维样坏死或者形成微动脉瘤,引发高血压脑出血,给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1]。临床中高血压脑出血常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经常出现术后再出血并发症,导致患者昏迷、死亡,是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通过对1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原因与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患97例,其中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14例,包括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为61.5岁;术后再出血时间最短为0.5h,在6-24h内的有8例,最长为3d;术后再出血部位包括丘脑(3例)、基底节区(4例)以及壳核区(7例);手术方式包括骨瓣开颅血肿消除(6例)、小骨开颅血肿清除(5例)以及颅骨钻孔置管引流术(3例)。

1.2 方法 收集14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脑出血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2 结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4.4%(14/97),其原因主要有手术时机不佳、手术操作过不当以及血压控制不良以及凝血障碍。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2],在神经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普遍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来清除血肿,但术后再出血问题却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了解并掌握高血压术后脑出血发生原因,采取有效对策进行防治,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3.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

在本组研究中,有2例术后脑出血是由手术时机不佳导致的,主要是指发病时间与手术时间间隔小于6h;有2例手术操作不当表现为引流管未放置在准确位置上、术中血肿消除时未彻底止血;8例术后脑出血原因是血压控制不良,具体有:①术中患者全麻时血压控制在低水平,未在关颅前提升血压导致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时引发再出血;②术后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造成再次出血;剩余2例原因为凝血障碍,患者无法正常凝血,术中止血难度增大,引发术后再次出血。

3.2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防治对策

针对上述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原因,可以采取的有效防治对策有:

3.2.1 做好手术时机的选择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3],高血压脑出血发生的7-8h后,脑水肿、脑组织坏死等继发性损伤会开始出现在颅内血肿周边,且时间越长,损伤会越加严重,因此,部分学者提倡今早手术。但是,本组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手术有着较高的危险性,其原因有二:一是早期手术将血肿压接触后,一些受血肿压迫暂停出血的微小出血灶会发生再次出血;二是采取早期手术的危重患者容易发生大量出血,在血肿清除后会查下腔内压力迅速下降,在解除动脉压迫后会有较大概率出现再出血,因此,最佳手术时机应当选择在脑出血后的7-24h阶段。

3.2.2 严格手术过程操作控制

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首先要保证麻醉过程中患者血压的平稳,预防麻醉苏醒等导致的血压升高,适宜的镇静药物为咪达锉伦;其次,在清除血肿操作中,可以采取不彻底清除血肿的方式,尤其是血肿残留靠近基底节时,减少操作损伤基底节的可能,预防发生新出血;第三,若是血肿离视野相对较远,可以通过生理盐水冲洗的方法使血肿靠近视野后再行清除;第四,在止血操作中,对于不同出血应当采取使不同止血方式,其中,双极电凝止血适用于动脉性出血,明胶海绵条主要应用在血肿腔创面止血;第五,在关颅操作前,应当将血压适当提高来观察是否有再出血的情况,预防出现术后再出血情况。

3.2.3 加强手术过程血压控制

术后血压升高作为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的主要诱因,其与术后麻醉解除、患者过早恢复意识等有关,可以采取的血压控制措施主要有:首先,在静脉降压药物选择时,适宜选用乌拉地尔,其优点是不会对颅内压产生影响,减少血压不利影响因素;其次,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合理控制泵入速度,减少血压波动,保证血压平稳;第三,对于手术减压充分患者,尽量避免甘露醇使用,在必须使用时,也应当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第四,术后尽量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刺激引发躁动导致血压波动,在术后气管插管保留的12-24h内可以给予患者丙泊酚镇静处理,使患者处于安全镇静状态,并可以对脑血流动力学起到一定改善作用;第五,如果患者术后神志不清醒,应当行气管切开术,切开过程要将口腔分泌物清除干净,尽量减少刺激,保证呼吸道通畅,预防术后躁动,在此过程中,应将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控制在200mmHg、120mmHg以下,可以适当高于正常血压[4]。

3.2.4 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

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前,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询问家属等方式,掌握患者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减少术后再出血的诱因。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作术后再出血作为一种常见、高危的并发症,熟悉并掌握其发生原因,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加强手术中操作控制以及血压控制,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概率,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1]王贤,陈罡,葛志强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1):66-68.

[2]苏亿年,赵丁丁,吴秋涛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当代医学,2013,(18):73-74.

[3]刘滨,崔佳嵩,石传江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3):229-230,250.

[4]卢科,朱晟,谢华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分析与防治[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0):53-54.

猜你喜欢
血肿脑出血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稳住血压过好冬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