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中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及其运用研究

2016-03-28 21:16杨婷婷
昌吉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

杨婷婷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中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及其运用研究

杨婷婷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作为地方性思政课程的《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如何在教学中,更“接地气”地运用新疆本土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不仅反映了当前思政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教学改革前景,也在实践方面体现了教师对于提升教学效果的思考和尝试。本文即是在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和塑人功能背景下,对此教研问题展开的研究。

关键词:新疆地方文化资源;思政课;教学价值和运用

一、新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新疆历史”课程体系中的内涵和价值

(一)新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

新疆历史文化资源,从横向来讲包括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内的一切历史文化资料的总和。从纵向来说,它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文化资源的实体,如各种遗址、古迹、博物馆、纪念地(园、馆)、各级各类收藏新疆地方历史文化资料的档案馆(室)等;第二类是在这些文化实体上(中)所蕴含的新疆精神、地域传统文化,前者如新疆各民族的骨肉相连的民族团结、真挚朴实的爱国主义、牺牲奉献正义奋斗精神;后者则是新疆各民族色彩斑斓、各具特点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新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思政课中的运用价值

不论是生长在新疆的各族大学生,还是来疆就读的学子们,新疆历史文化资源都能够引起学生一定的关注和兴趣,如果教师通过有组织的教学设计和引导,一方面可以加深广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从客观上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和偏见。具体来看,新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在于:

1.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拓展思政课程的教学空间

一般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践教学的空间拓展至课堂之外,是帮助学生从“懂不懂”走向“信不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课,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空间往往比较狭窄,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辅助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解决“懂不懂”的问题,但是学生“信不信”的问题却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支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很好地拓展思政课的教学空间,同时也易于让学生在参观中产生“亲眼所见的情境感”,从而更好地解决“信不信”的问题。

2.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新疆的地方文化资源对于新疆本土生长的大学生来说具有独特的地缘联系,俗语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对于外地的大学生来说,新疆

3.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首先,教学活动从其本质来说,其实也是一种认识建立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都经历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是认识的基础;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必须具备足以实现质变的感性材料,地方文化资源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这些感性材料的途径之一。其次,从“新疆历史”课程的教材体系来说,地方文化资源能够使得教材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从而增强课程的感染力。最后,从教学过程来说,一些历史文化资源的线索还能从一定层面上激起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发其更深层面的思考,从而提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如何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中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思考

(一)充分运用各类地方实体资源的优势

新疆历史文化资源除了有精神层面的大量素材之外,还有很多实体资源,如各类遗址、博物馆、展览等,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策划和设计,结合教学的相应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带领学生进行参观活动,如,新疆高校“新疆历史”课程实践教学就延伸至市档案馆、八路军驻疆办事处、燕儿窝烈士陵园、自治区博物馆等;另外还有各种类型的主题活动,如前不久展开的“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红光山展览”活动等,在此类的教学参观活动中,教师通过问题的导入首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和提示,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现场或者在回到课堂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思考、疑问,总结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二)发挥地方历史文化教学资料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高校教学的辅助工具之一,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其教学主导作用的手段之一。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更多新疆历史上的背景资料,运用多媒体展示教师编辑好的资料,来加深学生对新疆的过去和现在的认识,从而激发、引导学生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愿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归纳的地方文化资源主要有:第一类是新疆本土题材的影视作品,如《冰山上的来客》、《买买提的春天》、《美丽的家园》、《珍爱》等,这些资料的特点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第二类是各类新闻报道以及纪实节目,如“西部大开发”、“一个老城区的改造”,“对口支援”等,这些资料聚焦于新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第三类是感动新疆的真人真事,如“汉族女孩捐肾救助维吾尔族少年”、“维吾尔族兄弟仗义解救汉族妹妹”等众多先进人物的事迹;第四类是展现新疆丰富多元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如十二木卡姆、刀郎舞、达瓦孜技艺等。

(三)强化教师的情感导入的运用技巧

1.注意爱国主义精神和新疆精神的有机结合

十七届六中全会阐释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一是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从内涵来说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对祖国的山川、河流、故乡的深深眷恋;第二是对自己祖国的前途命运、荣辱兴衰的热切关注;第三是在困难和动乱时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决心;第四是作为一国公民的强烈自尊心和自豪感。而时代精神在新疆的表现之一就是新疆快速发展中产生的新疆精神,表现为新时期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不畏困难地建设新疆的志气和魄力。对新疆精神和爱国主义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其核心都是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新疆精神本就源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又进一步提升了新疆精神。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运用不同的主题将爱国主义和新疆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强化新疆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乡土情感联系

新疆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带给学生的情感联系一方面来自于新疆本土学生的乡土性,作为生于此、长于此的新疆人,这种浓郁朴实的情感联系是与生俱来的,因此面对这一类学生,教师在使用案例时应当把重点放在强化学生对于地域性情感的升华上,由此及彼引导学生对家乡、对新疆、对祖国的情操培养;而对于初到新疆,在此求学的外地学生来讲,教师则要注意学生情感的流动,避免出现学生的情感疏离。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情实感的流露和表达往往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共鸣,从而使得学生在情感上更易于接受并践行民族团结精神,并升华乡土—中国、地方—国家这种情感模式。

三、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学科体系来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虽然各门课程侧重有所不同,但其统一的目的却都是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而且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过:“就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因此,“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教育目标不能脱离人文关怀视角,应以“肯定个人的自由和平等”[2]为基础。在实践层面上体现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并且把人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主体,把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目标。在此背景下,思政课就是要使学生的“愿望和动机”与课程主题相结合并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思政课中的理论成为学生在毕业进入社会之后,面对问题、进行实践的源泉和动力,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入耳不入心”、“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情况。

最后,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思政课程的最终目的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氛围里,让学生做到“懂”与“信”的真正结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能否有效地、灵活地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其实是教师对于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历史文化资源的运用不仅完全符合思政课程的人文关怀和塑人功能的要求,而且还是一种可以拓展的教学研究线索。但反而言之,如果只是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生搬硬套和机械楔入,不仅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还有可能导致授课重心倾斜以及学生注意力的混乱、丧失,所以如何有效地运用新疆地方文化资源并且将其科学、合理地纳入整个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不仅仅是新疆高校每一个思政课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教材编写者和教学部门工作者应当注意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2]贾高建.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关怀[J].理论前沿,2000,(4):11.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69(2016)03-0087-03

收稿日期:2016-03-23

基金项目:新疆师范大学教改课题“公共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SDJGY2013-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杨婷婷(1982-),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学。的历史文化资源无疑充满了多元性特征,教师如果能够加以引导,在教学效果上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开发和利用各类地方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不仅能够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大学生的眼界,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猜你喜欢
思政课
新媒体助力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论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