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利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6-03-29 00:06翟乃涛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体育教学对策

翟乃涛



教育论坛

长春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利用状况的调查研究*

翟乃涛

摘要:在对长春市部分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利用状况的抽样调查中,笔者发现,近些年各校体育运动场馆的建设有了明显的发展,但利用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为此,本文分析了体育场馆及设施利用率不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合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设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育场馆;体育教学;场馆利用;对策

翟乃涛/长春教育学院音体美系教授(吉林长春130061)。

一、长春市中小学体育场馆的利用现状

1.体育场馆建设得到加强。长春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与体育设施由于多年的政府投入和学校自身的重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中小学校,映入眼帘的是能使人产生运动欲望的色彩鲜艳的塑胶田径场、漂亮的人工草坪足球场、整齐划一的篮球场、排球场及各式的体育健身器材。大多数学校建有设备齐全的体育馆,有的体育馆还配有标准的游泳池,可以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的需要。

2.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在调研走访中,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对本校优质体育设施充满着期待,越是低龄的学生期待度越高。他们渴望与这些体育设施亲密接触,却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优质体育资源带来的身心愉悦。在很多中小学校体育场馆中很难见到学生的身影,更是少见学生的活动。这种现象出现在很多中小学校的校园里,尤其是上午更是如此。学校的体育设施虽然很好,可学生的参与度却不尽如人意。

3.体育场馆使用不当。部分学校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不当使用本该属于学生的体育教学资源,在学校体育场馆少见学生活动身影的同时,却有很多校外的人在活动。有的学校体育馆内的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健身房等,从早上开始直至晚上九十点钟,都被校外人员(付费)占据着,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季或酷热的夏季,学生也很难进入温暖或凉爽的、设施完备的体育馆上课或活动。在优质的田径场、足球场经常看到校外人员活动的身影,因这些场地大多租借给校外各团体使用,导致学生无论是体育课还是下午体育活动的时间、空间、质量都大打折扣,进而降低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场馆)闲置。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学校在本应上课的时间段,宽敞明亮、设施齐备的体育馆却静悄悄的,即使是在严冬或酷夏,也极少见到学生在体育馆上体育课及活动的身影,在下午的体育活动时间里更是难以听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欢笑声。一些学校的游泳池,不是干涸无水,就是碧水静静不见涟漪,空无一人。大多体育设施设备闲置,这与当下中小学生增强体质的需求是极不协调的。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1.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片面教育观是问题产生的本源。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新教改实施了多年,但是不少学校领导对教育功能仍然认识偏狭,以高考、中考为唯一目标,以分数和录取率为第一标准,只关注本校中考或高考名次和招收多少学生,缺少全面教育观。其实,德、智、体、美是学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缺一不可。但在现实中,一些学校管理者仅对智育倾注全力,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却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进而出现了学校体育场馆华丽、配套设施齐全而利用率低的现象。可以说,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没有真正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是导致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体育运动设施利用不足的根本原因。只有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均衡发展,学校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面向全体学生,才能解决优质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低和闲置的问题。

2.对学生安全的担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设施的使用。在与基层教师的交流中了解到,现在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把关注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近些年来,国内或本市多次出现学生因运动而导致的人身伤亡事件,引起全社会对学生安全的关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了对学校教学安全的管理力度。一线体育教师在学校、家长、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压力下,逐渐简化教学内容,删减掉很多教材中安排的运动项目,故而使得大量教学器材闲置(利用率不到40%);一些中小学校为了学生安全,规定课间10分钟学生只能在楼道或教室内走动,这就是一些学校运动场如此安静的原因。在和学生的交谈中得知,他们置身于塑胶田径场、漂亮的人工草坪足球场、整齐划一的篮排球场及各式的体育健身器材中,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都很高,是一些管理者和教师的安全“意识”限制了其活动热情。

3.体育课的时间安排不尽合理。现在一些学校将体育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上午重点安排一些“主科”教学,这实际上反映了重智育轻体育的片面教育观,是大多数学校的通常做法。试想,把所有班级的体育课都安排在下午,必然导致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体育课与下午的体育活动在同一时间集中,使得学生在体育场馆的活动空间变小,极容易引起过度拥挤,这不仅限制了提升体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及锻炼的效果,对学生人身安全也是有隐患的。而学校的体育场馆上午却出现无人的现象,使得很多体育与教学设施大量闲置浪费。

4.体育场馆的全面开放增加了学校的经济负担。校园运动场馆若全天对学生开放,势必会增加学校的经济负担,还需增加日常管理的体育教师或其他管理人员的数量。另外,诸如场馆的卫生清扫、活动秩序维持、运动器材发放与回收、器械的日常维护与维修等,都需要很大的投入。同时,场馆的全面开放会增加场馆设施和器材的损耗,这也会相应增加学校的资金投入,如,全天开放对体育馆及所配附加设备、塑胶跑道、人工草坪、器械磨损和损坏是必然的,对此学校管理者是有考虑的。所以,学校在平时的管理中,就格外重视体育场馆设施的完整率和完好率,尽量降低损耗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导致体育运动场馆利用率低。

5.对外出租体育场馆创收影响体育教学。在调研中了解到,有一些学校把体育场馆或对外租借或承包出去或对外开放,收取一定费用,弥补水电、卫生、日常器械损耗及人工费等多项开销,以解经费投入不足之困。体育馆设施齐全(如羽毛球、乒乓球、篮球场地、健身房、游泳池)的学校更是如此。在不影响学生上课或体育活动的前提下,学校体育场馆适度对外有偿开放确实可以弥补常规的设备维护维修费用缺口,减轻学校的人力物力负担,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健身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学校没有处理好学生利用体育场馆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与体育场馆对外有偿开放的平衡关系,更多的学校是体育场馆过度地对外有偿服务,侵占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直接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建议

1.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及广大教师的全面育人意识。理清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及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其他教育等于零,所以,体育是基础,是前提,应该高度重视。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更应该千方百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这样学生的将来才会后劲十足,身体强壮,心理自信健康,才能使其生活或和工作充满活力。

2.加强学校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及家庭环境不同,在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尤其是女生,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很多女生不爱活动,即使参与活动也是被动的。所以,学校的管理者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的各项健身体育活动。这不只是体育教师的工作,也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责任,只要学校“三方”(领导、体育教师、班主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逐步得到提高,校园才会处处充满运动活力和学生快乐的笑声。

3.强化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提高课堂安全意识。为了使学校、家长放心满意,让学生积极、愉悦地参与体育锻炼,学校管理者需在平时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监测,校医应该转变坐在学校医务室等学生的工作方式,主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定时对他们进行身体健康调查,尤其是对特殊学生的隐形疾病进行健康监测,掌握其身体健康状况,及时与体育教师沟通,以便他们安排与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教学安全意识,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教给他们保护自己安全的技能,成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鼓励者,还要当好学生的保护者。

4.科学安排各学科的上课时间。为了提高学校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学校管理者在体育课的时间安排上应结合本校实际,尽量避免多个班级在同一时间集中上课,如可以在上午的第3节至第5节时间安排体育课,实现与下午全校体育课总量的均衡,排除学校体育场所上午闲置下午拥挤的现象。使体育场馆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时间和场地上更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锻炼,同时也提升了教学和学生活动的安全性,进而使学生获得均衡发展。

5.增加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及相关体育设施的日常养护和使用是学校各项投入中一个较大的项目。学校体育场馆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保证他们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绝对安全。同时,体育场馆及各项体育设施必须得到及时的维护与保养,损耗和损坏的体育器件必须得到及时更换与更新,这就需要资金上的投入。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做到真投入、舍得投入,提高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好率,不能因为良好率低而限制学生利用体育设施活动,同时,做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引导,让他们在宽敞、整洁、多样、安全的环境里进行积极快乐的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政府部门应该保障对学校体育设施的后续投入,真正做到上下配合,确保学生有效使用运动设施,提高其健康水平,为国民健康奠定基础。

6.合理协调学生锻炼与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如若处理得好,学生的体育活动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学校体育经费还会得到补充,进而保证体育设施的良好运转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锻炼环境,同时也为大众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反之,两者关系若处理不好,场馆的有偿过度开放会占用学校有限的体育场馆,学生的锻炼时间和空间被挤占。因此,管理者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适度有偿开放体育场馆并加强管理,不可一包了之,放任自流,造成设备过度损耗,既影响学生活动,又造成损失。

在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现状和问题分析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学校体育场馆的有效利用提供帮助。

责任编辑:贺春健

中图分类号:G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6-0003-03

*课题名称: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校运动场馆闲置与大众健身需求矛盾研究”(ZD15199)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体育教学对策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