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2016-03-29 05:34王淑敏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光合作用浅析

浅析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在我国,玉米是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用途也在不断扩展,种植玉米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概括我国玉米种植现状,阐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原理,分析其高产技术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玉米种植者提供建议。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原理

玉米是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是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玉米以其较强的适应性,在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种植。现阶段,南方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大于北方地区的种植面积,玉米种植规模扩大,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单一的粮食消费逐渐转变为工业加工等方面的巨大消费,对玉米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玉米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玉米产量的提高。

1 玉米高产种植的基本原理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玉米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数量的多少会影响到玉米的总产量。一般情况下,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数量不能低于植物干中的百分之九十五。因此,提高玉米产量,就要对光合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好玉米的光合作用,提高总体产量。一方面要增加玉米叶子的光照面积,保证玉米生长的适宜温度及水分[1]。另一方面要降低玉米的呼吸效率,玉米呼吸占玉米光合作用产出的三分之一,就能有效降低玉米的呼吸消耗,从而减少光合作用能量的支出,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玉米产量。

2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

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中存在基本农田设施不完善、玉米的优良品种欠缺、实际的栽培种植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玉米的高产。面对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从玉米高产种植的原理出发,提出以下措施,以提高玉米种植产量。

2.1 对玉米种子进行严格、精细的筛选。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只有高品质的种子,才是玉米高产的基本前提。在玉米品种的选择上,要考虑当地的土壤状况、气候特点、降雨量等问题,另外,还要对其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优先选择高产、优质、适应性较强、抗病虫害强的品种。要准确把握玉米种子的发芽率、成活率,从根本上保证玉米产量的增加。

2.2 合理选择玉米种植地,掌握恰当的种植时间。玉米种植地的具体情况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及产量,尽管玉米的生长适应性较强,但其生长依然需要大量的水分和养分。种植的土壤要疏松,透气性较好,具有充足的水分,保证具有一定的肥力[2]。除此之外,要根据玉米种植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恰到好处的种植时间,保证玉米的发育及后续的生长。

2.3 保证科学的玉米种植密度,合理施肥。玉米的生长与其种植密度也有一定的关系,较密或较疏的种植密度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将玉米的行距、株距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保证每一片玉米叶子都能接收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达到最大的光合作用,从而有更多的有机物产出。一般要求株型紧凑的玉米密度要大一些,而叶片比较平整的玉米则密度可以稍微小一些。生长期较长的品种,在种植过程中要降低其密度,生长期短的则要增加其密度。也要根据土壤的肥沃、气温的高低等选择不同的种植密度。对于施肥,要根据玉米生长的情况,合理配置肥料,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养分。

2.4 进行有效的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玉米的高产除了前期品种的选择,较好的生长环境等,还需要在其生长的过程中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一般性的田间管理包括查苗、补苗,及时清除田间的弱苗及杂草,保证养分、水分不被浪费。也要对玉米进行合理的施肥,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增加玉米的抗病能力。及时补充一定的水分。另外,玉米会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具体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除虫防病工作,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范围,巩固玉米的产量。

2.5 及时收获。要保证玉米的高产,对其收获的时间也要把握恰当,否则玉米的产量会大大降低。一般情况下,玉米的外苞变黄、颗粒变硬且具有非常好的光泽时就要开始收获,不能延迟收获也不能提早收获。

[1]周春辉.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85.

[2]蒲永丽.浅析玉米高产种植栽培技术[J].农家顾问,2015(06):71.

453600 辉县市农牧局 王淑敏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光合作用浅析
光合作用研究动向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浅析VLAN间灵活互访
浅析35kV隔离开关常见缺陷及处理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浅析“谯”字“酷烈”义
例析净光合作用相关题型解题中的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