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魔芋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6-03-29 05:34王云,宁加朝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永胜县魔芋病害

永胜县魔芋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1 生产现状

永胜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在海拔1 600~2 700 m的山区均有魔芋种植。永胜县幅员面积4 950 km2,耕地面积26 454 hm2,山区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1%,土地面积广,适宜种植魔芋。近几年魔芋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上升,特别是种植本地品种花魔芋,产量更高,全县2016年种植面积26 000亩,产量65 000 t。但本地没有规模加工企业,产出的魔芋大多销往四川、昆明、大理等地,由于路途远、运费高,加之自产自销价格不稳定,忽高忽低,影响了农户收入和种植积极性。

2 有利条件及市场前景分析

2.1 优势

2.1.1 资源优势。永胜县气候温和,光照条件好,较适宜魔芋生长。适宜种植魔芋的土地面积大,种植区域土地肥,质地疏松,森林覆盖面积大,山基土较多,是种植魔芋好肥料。因此,永胜县种植魔芋具有较强的土地资源优势。

2.1.2 技术及品种优势。永胜县生物产业技术推广站能组织魔芋品种选育、高产攻关样板示范和技术培训等工作。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魔芋防病高产栽培技术。从本地栽培品种中选育的花魔芋品种,是一个较好的推广品种。

2.1.3 政策优势。近年来,魔芋产业作为永胜县的一项生物产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领导小组、实施小组团结合作,争项目、争资金、引进企业发展积极性较高。

2.2 市场前景。魔芋在我国国内市场发展很快。据统计,国内现有的魔芋食品行业年需魔芋精粉6 000余吨。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需求由温饱型向营养型、保健型转化,人们对魔芋制品的需求必将与日剧增。魔芋除主要在食品开发上有重要价值外,在化工、医药等领域也有广泛用途,尤其是用作生产生物全降解薄膜的原料,将对消除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对魔芋的需求以魔芋精粉为主,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对魔芋食品和药品也引起广泛地重视和兴趣,现已开始批量引进。由于欧美不产魔芋,其所需魔芋及制品必然需要进口。

3 存在问题

3.1 种植规模小,种植分散。永胜县魔芋大面积种植仍然处于自然种植、零星分散、各自为战的无序状态,要购买的企业找不到货,种植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导致魔芋产业不能实现大规模生产。

3.2 交通不便,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种植魔芋的区域主要在高海拔山区,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贫困,各种产业发展滞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意识淡薄,加之种植魔芋的生产投入较大,种植户物资和技术投入不足,造成魔芋生产水平很低,制约了魔芋产业的发展。

3.3 魔芋容易感病,影响种植积极性。由于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老人从事生产活动,文化水平低,管理水平落后,一旦发生软腐病、白绢病,芋农往往束手无策,只能选择放弃。引进魔芋种球,由于长途运输产生机械损伤导致病害加重,产量降低。农户几乎把所有土地种植魔芋,造成多年连作,导致魔芋种植老区病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发展魔芋产业的积极性。

3.4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销售不畅。目前永胜县只有一家小型企业加工魔芋产品,主要以加工魔芋精粉为主,产品单一,加工粗放,产品开发滞后,导致附加值低。加工能力有限,不能消化产出的魔芋,大量魔芋只能外销。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政府引导,实施区域化种植。政府要加强引导,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不影响其他生产发展的前提下,适当调整魔芋种植区域,把大安、顺州、松坪、羊坪、永北、东山、鲁地拉等乡镇纳入魔芋种植区域。宣传实行土地轮作,减少魔芋病害发生,提高魔芋产量,增强群众发展魔芋产业的积极性。

4.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栽培管理水平。科技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魔芋病害防治措施,同时结合科技下乡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农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栽培管理水平,减少魔芋病害发生,提高草魔芋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4.3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采取多重组合形式兴办加工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扶持的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引进兴建一定规模的加工企业,开发魔芋深加工产品,提高魔芋附加值。同时引导企业与种植基地对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加工模式,逐步实现产业化发展。

674200 云南省永胜县生物产业技术推广站

王云 宁加朝

猜你喜欢
永胜县魔芋病害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滇西北精品农庄经营模式探索
不同海拔水稻种植区内对穗颈瘟的田间定点调查
永胜县农业机械应用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