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瓜类蔬菜设施集约化播种育苗技术

2016-03-30 06:45王益奎蒋雅琴李文嘉吴永官康德贤庞小莲甘桂云
种子 2016年5期
关键词:瓜类成苗多菌灵

王益奎, 蒋雅琴, 李文嘉, 黎 炎, 吴永官, 康德贤, 庞小莲 , 甘桂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南宁530007)

集约化育苗是蔬菜栽培的重要技术手段,培育和应用适龄壮苗,对于争取农时、增加茬口、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和种植效益等意义重大。近几年,我国南方80%以上的从事蔬菜生产的合作社、企业、种植大户接受和采用穴盘育苗或购买育苗公司的穴盘苗。但当前生产缺乏瓜类育苗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存在生产秧苗质量参差不齐、经营效益及对蔬菜丰产优质高效栽培的作用不明显等突出问题。应用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相对传统营养钵育苗优势明显:首先,育苗技术规范,达到标准化生产;其次,育苗材质规范,提高设施大棚利用效率;再次,生产规模规范,避免盲目生产。因此,采用标准化瓜类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有效降低了育苗技术风险,大幅度提高了蔬菜育苗效益。

1 育苗场选择和基质

育苗场应避免靠近菜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场所。瓜类蔬菜幼苗喜肥,推荐选择市场上成熟的瓜类专用型或广谱型基质。也可选用上年未种植过瓜类蔬菜的疏松壤土或沙壤土,与充分腐熟的粪肥按2∶1比例混合均匀。自配基质消毒方法可使用广谱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根据每立方米基质加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5g或80%多菌灵可溶性粉剂30g撒在基质上,充分搅拌,用塑料薄膜覆盖2~3d,杀菌完成后,即可掀膜装入穴盘待用。

2 品种选择

南方主要种植瓜类品种有黄瓜、南瓜、苦瓜、丝瓜、冬瓜、节瓜、西葫芦、瓠瓜、西瓜和甜瓜。在品种选择上,要以适合我国南方种植的品种,特别在抗病性强、适宜贮运、品质优、产量高、外观美观,适宜本地消费或南菜北运、西菜东运市场。早春栽培品种特性需耐低温弱光,以早、中熟品种为佳,争取早上市高收益。夏秋及秋冬季选择以抗性、抗逆为主,主要是白粉病、霜霉病、枯萎病、病毒病,同时品种还要具有耐热性和耐寒性,以中、晚熟品种为佳。

3 育苗前的准备

3.1 育苗资材消毒

3.1.1 将清洗干净的穴盘、弓竹等放置在密闭的育苗棚,按1m3空间用34g硫磺粉加8g锯末,点燃烟蒸,密闭一昼夜。

3.1.2 采用 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清洗消毒,苗床和其他育苗设施全部喷雾清洗,并通风晾干备用。

3.1.3 按照0.825g/m2甲醛加入4.2L开水中,再加入0.825g高锰酸钾,产生烟雾后及时密闭大棚48h,然后打开大棚通风换气,待甲醛挥发尽后使用,操作尽量靠近门口,以便操作人员及时撤离。

3.2 育苗设施和苗床

大棚设计类型、大小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地形而定。为了提高安全性和性价比,推荐使用热镀锌钢架大棚,大棚设计长度25~30m,宽6.0~6.5m,顶棚高3.0~3.2m,肩高2.0m。冬季大棚外围设施采取全膜覆盖,沿棚四周下围加30cm高裙膜,裙膜以上设1.5~2.0m高防虫网,棚两边的薄膜根据天气变化可卷起可放下。棚内设计可分为2种:一是做20cm高的畦,苗床宽115~120cm,长度适宜,整平拍实床面,畦上铺上薄膜,将托盘与土壤隔开,苗床四周开好排水沟,投资成本较低;二是做钢架网结构,离地面1~1.2 m高度,穴盘放在钢架网上,优点便于操作,缺点投资成本高。棚膜以白色无滴长寿高保温多功能膜为宜,大棚遮阳覆盖用遮阳网,以遮阳率60%~74%的黑色遮阳网为宜,具体视高温强光程度而定。

3.3 基质装入穴盘

选用50孔穴盘。调节基质含水量至35%~40%,薄膜覆盖堆置10h后,装入穴盘中。

3.4 种子处理技术

3.4.1 温汤浸种法,将种子放入55℃热水中,保持恒温并不断搅拌10min,然后自然冷却浸种4~5h,苦瓜种子可延长到6~8h。

3.4.2 药剂浸种,用常温水浸种4~5h,然后将种子放入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200倍药液中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泡20min,清水洗净。

4 催芽及播种

消毒、浸种完成后,用干净湿润棉布包好,置于30℃的催芽箱中进行催芽,选取露白的种子进行播种,未出芽的种子,放回培养箱继续催芽。每批种子都需做发芽试验,测定其千粒重、发芽率和发芽势,首次使用的基质,需做基质发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成苗率确定播种量。成苗率一般按90%计算。

种子用量=需苗量/发芽率/成苗率/1 000×千粒重。

播种前1晚将营养土淋透。将已露白的种子点播在营养杯或穴盘中,每杯或每穴播1粒,深度约1.5 cm。播完后均匀地淋1次水。出苗后及时除去夹在子叶上的种壳。

5 出苗后环境调控

播种后棚内温度宜保持在25~30℃。夏秋育苗需遮阳降温,晴天10:00—16:00时,棚顶盖遮阳网降温,冬春育苗覆盖棚膜保温增温。

瓜类秧苗生长较快,要时刻注意保持基质湿润。高温干燥天气要适当增加喷水量和喷水次数,阴雨潮湿要适当减少,每次要喷匀喷透,成苗后,在起苗移栽前1d浇1次透水。

早春视天气情况,要逐步加大通风量,降温炼苗;夏秋逐渐撤去棚顶遮阳网,适当控制水分1~2d。

6 病虫害防治

瓜类幼苗防治对象: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疫病、立枯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瓜蚜虫、粉虱、蓟马、潜叶蝇。

6.1 农业防治

选用适合本地栽培的高抗多抗品种或采用嫁接栽培;合理选择或配制有机活性基质;合理施肥;保持苗床环境清洁。

6.2 物理防治

大棚外部利用防虫网、薄膜等进行苗床保护。大棚内部利用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每公顷悬挂黄板(25cm×40cm)450~600块诱杀蚜虫、粉虱等。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烟青虫和甜菜夜蛾等有鳞翅目害虫的成虫。

6.3 生物防治

采用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如印楝素、链霉素、齐墩螨素、新植霉素、藜芦碱、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如采用Bt防治瓜绢螟等鳞翅目害虫、扑食螨防治红蜘蛛等。

6.4 化学防治

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疫病时,发病初期,喷施72.2%普力克水剂400倍药液或15%噁霉灵水剂450倍药液,7~10d喷1次,连续防治2次。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药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药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药液,7~10d喷1次,连续防治2次。

发现蚜虫、蓟马,发病初期,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药液或40%乐果乳油1 000倍药液或50%抗蚜威水分散粒剂1 500倍药液等药剂防治。如发现潜叶蝇,用3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药液或5%氟啶脲乳油2 000倍药液等药剂防治。

7 栽培苗及运输

7.1 出圃苗规格

定植时,子叶完整,茎杆粗壮,叶色亮绿,无病斑,节间短;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形成完整根坨,脱盘不散;一般春季栽培,苗龄10~12d,成苗标准2叶1心,夏季栽培,苗龄7~8d,成苗标准2叶1心。秋季栽培,苗龄7~9d,成苗标准1叶1心或2叶1心。成苗后应及时定植。

7.2 运 输

育苗场附近的用苗户,可带盘运输,也可将脱盘后的秧苗根对根,分层排放在纸箱或筐里。远距离运输要使用可调温的箱式货车。种苗运输时间不超过2d。

猜你喜欢
瓜类成苗多菌灵
近3成苗企难以维持!规格越大越亏,2022如何让泥鳅赚钱?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农药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不同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茎尖成苗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