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患者的全程化管理

2016-04-03 07:32王燕丽张亚晶于志宁
关键词:全程化癌痛肿瘤

王燕丽,张亚晶,于志宁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肿瘤内二科,山西 太原 030001)

晚期肿瘤患者的全程化管理

王燕丽,张亚晶,于志宁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肿瘤内二科,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探讨个性化、全程化护理管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我科入住的肺癌晚期患者36例,分别对其全程化护理及治疗前后《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进行评分对比。结果 全程化的护理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精神、睡眠、食欲较前好转,能够积极应对疾病引发的常见症状和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给亲人传递了正能量,更好的融入家庭和社会。结论 全程化的护理管理是一种整体化、个性化、创造性、有效地护理模式,完全顺应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更集中体现了优质护理的服务理念,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实现“三好一满意”的国家方针,达到患者、医院、社会的共同满意。

肿瘤患者;全程化;护理模式;优质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科2015年1~5月份肺癌晚期肿瘤患者36例,(入组标准:根据NCCN[3]指南中TNM分期Ⅲ-IV期的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40岁患者3例,40~49岁2例,50~59岁8例,60~69岁8例,70~79岁13例,>80岁2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

1.2 评价方法

对所有入组患者入住我科治疗前后进行《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入院后采取全程化护理,比较两组得分。

1.3 全程化护理措施如下

1.3.1 舒适护理

肿瘤患者自身对医院的抗拒性和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感染。因此病房环境布置尽量家庭化,空气新鲜,经常对病房通风,温度适宜,光线充足,必须保证病房的干净卫生,定期为患者擦洗身体,换洗衣服、床单等等,保持住院环境的清洁卫生,尽量保证患者感觉舒适[4]。

1.3.2 皮肤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恶液质、活动受限,且机体消耗较大,常伴随营养不良抵抗力较差[5],皮肤护理成为肿瘤患者管理中薄弱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采取三级防护体系,一级为责任护士运用waterlow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保持衣服和床单位清洁干燥、无褶皱;皮肤清洁无汗液,二便失禁及时清洁局部皮肤,肛周可涂皮肤保护剂;高危人群骨突处可使用半透明敷料或水胶体敷料,皮肤脆薄者慎用;活动受限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避免拖、拉、拽,使用气垫床或者采取局部减压措施,密切观察,严格交接班。其次建立跟踪表进行周评价、周跟踪,变幻调整措施。二级防护体系为科室压疮护理骨干对于患者的评估管理情况进行指导监督。三级防护体系为院内专业小组定期巡视病房,了解护理情况,提出修正意见。

1.3.3 气道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自理能力的缺陷使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大提高,加重疾病的负担,呼吸道的护理显的尤为重要。①生活指导,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常规给予床头抬高30度,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减少陪探视人员,减少外源性感染的机会;宣教患者注意口腔护理,鼓励患者漱口,减少口腔常驻菌群,降低感染风险;②症状护理,对于痰液粘稠呼吸困难者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排痰,记录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对于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降低痰液粘稠度,促使痰液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反射;对于痰液量多部位较集中,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体位引流;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③心理护理,对于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患者,采取多源化有效沟通,减轻患者的症状,比如,沟通时用手语、纸笔交流、现代化的电子设备等等。

1.3.4 管道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因病情需要会留置各种管道。做好管道护理,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既要保证护理安全,又要满足患者舒适。①护理安全,引流管固定良好,标识清楚,勿打折扭曲,引流袋低于置管平面记录观察引流液色、量、性状,及时向医生汇报,调整治疗。②患者舒适;穿宽松棉质衣物,出汗及时更换,穿脱衣物防止带出管道;床铺清洁,无导致管道脱出的危险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穿刺处无红肿无渗出。

1.3.5 癌痛护理

癌性疼痛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也是复杂的心身疾病。规范化癌痛躯体治疗和积极的心理支持治疗已成为肿瘤疼痛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6]。①责任护士运用疼痛评分标准使用痛尺结合患者的客观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表达认知能力)为患者做详细及全面的疼痛评估。与医生沟通后,医生下达医嘱,严格按照“三级止痛阶梯”原则适用止痛药物。核对医嘱、患者信息、止痛药物时间、使用途径正确给药。②责任护士通过实施癌痛护理操作流程,通过对护理团队的培训,对癌痛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运用音乐等辅助治疗的规范化护理模式规范癌痛控制的护理行为,提高患者对癌痛知识的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对镇痛治疗的顾虑和疼痛的程度,从而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结 果

结果显示:治疗前QOL评分为19分~39分,治疗后QOL评分为35分~4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意义。结论:全程化的护理管理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融入家庭和社会,给亲人传递了正能量,精神、睡眠、食欲较前好转,能够积极应对疾病引发的常见症状和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通过全程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讨 论

临床很多晚期的肿瘤患者疾病本身会带来很大的肉体折磨,在医院的治疗过程中也会承受非常大的痛苦。这个时候患者需要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关怀。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全程化护理是一种整体化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地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全程化的护理不仅使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又实现“三好一满意”的国家方针,达到患者、医院、社会的共同满意。

[1] 吴 坤.营养与食品卫生[M].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562.

[2] 赵 春.73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医外治杂志,2015,1(24):42-43.

[3]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NCCN Guidelines TM).2015 edition.ST1-ST2.

本文编辑:白 璐

R197.5

B

ISSN.2096-2479.2016.02.095.02

猜你喜欢
全程化癌痛肿瘤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指导全程化探析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全程化探究
ceRNA与肿瘤
构建全程化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学习资源平台设计与构建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