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模式探讨

2016-04-03 07:32张云霞
关键词:床位白内障住院

张云霞

(成都市第三人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模式探讨

张云霞

(成都市第三人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目的 探讨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日间手术,入院时有门诊护士进行接待,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后在实施日间手术治疗。选取同期常规由住院部接待、安排住院的白内障择期手术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健康教育指导以及床位合理安排后,住院时间为一天(24 h内完成住院、手术、出院过程)。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4天;观察组平均住院费6304.17元,低于对照组的7730.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护士实施住院前健康教育可使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缩短,且患者对该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

白内障;院前管理模式;效果

住院床位紧张是目前三甲医院的一种普遍现象,择期手术患者开取入院证后因没有床位不能立刻住院,患者需在家等候通知,这段时间是患者的院前阶段[1]。眼科同时存手术量大、床位紧张的现象,并且眼科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周转率快的特点,因此充分让患者在院前阶段了解住院以及手术准备的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我院针对院前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了以下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白内障择期手术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接诊,并由住院部进行接待安排。观察组则由眼科门诊进行接待,并安排治疗,术前有门诊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通过院前阶段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做好患者对住院手术的自我准备情况,而且为住院后为病人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及整个科室团队的管理能力。应用院前管理模式对眼科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进行管理,满足了患者术前阶段健康教育需求,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及患者资料的储备

(1)由门诊主治医生对其进行白内障检查并对其手术时间进行安排,门诊护士则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以及建档,并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使患者能够深入了解该疾病,并做好治疗的心理准备,严密检查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等并发症,并做好对症治疗,避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护士人员还可向患者介绍本院的门诊部和住院部的紧急联系电话,若患者出现不适时可随时见拨打,或找责任区护士,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是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护士人员需每日加强查房,并登记查房中空出的床位,并严密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编号,根据病情紧急情况以及入院先后进行床位编号。

(3)护士人员须根据患者的床位编号安排患者手术,并提前告知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主演时间,强调术前所须注意事项,若患者存在身体不适等现象则可将手术延期,以免术中发生不良事件。

1.2.2 进行个性化护理评估

院前阶段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评估,询问并评估患者的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跌倒史、自理能力,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影响手术相关因素及自身存在的高危因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健康教育指导以及床位合理安排后,住院时间为一天(24 h内完成住院、手术、出院过程),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4天;观察组平均住院费6304.17元,低于对照组的7730.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3.1 眼科日间手术院前管理模式是符合现代护理服务模式的体现

日间手术院前管理模式打破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系统管理只能在入院后进行的传统模式,患者可以在住院前得到科学化、系统化的院前管理[2]。在开展日间手术院前管理服务后,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手术方法均具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且对疾病所需注意事项的掌握度均有所提高,且在护理人员在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取得了患者的信任,为患者在家等待床位过程中进行自我管理、提高遵医行为及用药依从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院前评估和交流可以进一步加深护患之间的关系

通过在术前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效果,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使其主动配合治疗,该方法可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常规院前接待中,患者仅在住院当日,护理人员才会向其讲解疾病知识以及所需注意事项,导致患者在确诊后产生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且由于对注意事项了解较少,影响其康复效率,使其住院时间延长[3]。而对患者进行院前评估,可减少患者对该疾病的恐慌感,并在住院前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做好应对措施,从而调整患者的手术使劲,使其住院时间减短。

3.3 日间手术院前管理模式的意义[4]

(1)缩短平均住院日:日间手术住院日为一天。不仅降低了患者费用,还展示了我院眼科整体综合管理实力,以及科室学科建设的成绩,创新的临床服务模式。(2)延伸护理服务模式:打破了护理服务传统模式,从住院期间向住院前服务延伸,拓展了护理服务的内涵,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需求,根据对患者的专业评估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其在等待住院手术期间提高自我照护的能力,平稳过渡到手术当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1] 丁体英.眼科择期手术患者住院前健康教育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09,9(18)(外科版).

[2] 金丽梅,黄丽萍,吕水兰,等.制约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7,22(18):75-78.

[3] 孙中波,梁健毅,田晓芬.老年心血管病白内障手术心律失常分析[J].广西医学,2011,33(12):1597-1599.

[4] 张 缨,洪水玲,裘佳清,等.医院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498-501.

本文编辑:孙春宇

R197.323

B

ISSN.2096-2479.2016.02.122.02

猜你喜欢
床位白内障住院
妈妈住院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医院何以床位论英雄?
区域养老床位预测方法探析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