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对策

2016-04-03 07:32陈秀萍
关键词:产科手术护理

陈秀萍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妇产科,上海 200040)

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及风险防范对策

陈秀萍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妇产科,上海 200040)

在妇产科中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术后大多数患者会选择临床护理,而在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发生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中发生的感染多是因在进行手术操作后所暴露的组织、器官或盆腔发生感染。患者发生感染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病情恢复和预后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分析临床护理感染的相关因素,如何有效的预防临床护理感染成为临床治疗上较为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产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应对。

产科;不安全因素;护理措施

产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对的效果是与患者的健康水平直接相关,在对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任何不安全因素都会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护理工作效果,降低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是目前产科护理中的热点。

1 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在产科术后发生护理感染是严重影响患者恢复的并发症,本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血红蛋白浓度、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并发症都能影响在护理期间发生感染,感染组患者体重指数较高、年龄较大、血红蛋白浓度较低、急诊手术、患者术前存在严重并发症的人数较多。因此,在对年龄或体重较高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应重视抗感染治疗。在本组调查中,手术因素也是患者发生护理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手术本身是十分具有侵入性的操作,手术也能影响患者的抵抗力,相关医生缝合技术不足、手术准备过于仓促都能影响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在护理期发生感染。另外,术前应用抗生素也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应用能有效预防感染。

2 相关措施

2.1 针对性护理

预防产科护理感染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求做好围手术期护理,也应做到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护理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增进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对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治疗后的恢复过程及愈后,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以取得信任和配合;(2)术前护理,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水,为防止麻醉或手术中呕吐。术前1~2天进流质饮食,术前一周左右,根据不同状态,经口或经静脉提供充分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3)术后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后护理。评估病人术后麻醉恢复情况,各个重要脏器功能情况以及伤口恢复情况。做好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另外,手术医师也应加强自身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护理人员良好的配合,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效果,对于复杂的手术应提前安排手术时间,准备手术用物。做到严格的无菌操作。

2.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向患者讲述分娩后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出现以上临床症状的原因,教授患者缓解心情的主要方法,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患者可适量的使用镇静剂进行药物治疗。医院健康教育以及干预护理的主要内容为①加强宣传力度:在产科内设置定点资讯站,对于有疑问的妇女可自行进行询问,并定期在产科内进行健康手册的方法,增加妇女对于整个分娩过程的了解,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安排进行临床医生对其进行详细的治疗。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让患者了解可能在此阶段会接受家庭、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并且压力过大可导致患者分娩前的心理负担加重,较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发生早产的现象,因此在心态上的调节较为重要;②性生活的指导:由于分娩后患者的子宫处于一定受损状态,因此短时间内禁止性生活,以免对患者的子宫再次进行创伤,并且由于分娩后阴道口处于扩张状态,此时极易造成妇科炎症的发生,因此应杜绝性生活,一般患者在进行分娩后的半年,待身体的各项机能以及阴道无异常情况后可照常进行性生活;③饮食的调节:由于产后患者的体内内分泌发生紊乱,相应激素的水平下降,因此应在饮食中添加干蛋白质以及卵磷脂较高的食物,如大豆、牛奶等,以上食物还可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血脑血管疾病的发生;④药物干预:使用的药物主要以减少产后的并发症为主,一般临床上常使用的药物包括栓剂以及内服药物;⑤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时对产前以及产后女性进行护理干预最重要的一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在围绝经期妇女可出现失眠、多疑以及情绪难以控制的现象,当出现上述大量负面情绪后应适当的进行情绪的舒缓,并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缓解情绪,对于难以调节的负面情绪有条件的可以在专业认识的指导下进行调节;⑥加强妇科疾病的预防: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在产科的患妇科疾病的概率比平时高20%,因此应注意此期间妇科疾病的预防,妇女可定期进行B超或者妇科检查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2.3 其余措施

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并且由于产科的特殊性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身体评估以便做出正确的护理方案的设定是产科医护人员应当做的,对于产科的护理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不佳就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且对于患者的疑问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回答也会降低的科室以及医院的信誉,导致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进一步加深,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并且定期对医院的设备进行检修,及时的更新,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医院以及科室的环境,并加强对患者进行的有效沟通。

产科由于其特殊性的存在,导致一旦不良事件发生即易造成医疗纠纷的出现,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产科的首要问题。而产科常见的不良事件为产后发生的并发症,其中以感染最为常见。因此对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是首要方式,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对护理的各个细节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减少不良事件的产生,倡导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产科应当做到的。

[1] 徐 婷.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调查及防范对策[J].生物技术世界,2014,(07).

[2] 宦小玲.基层医院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4,(30).

[3] 张俊茹,马向东,陈必良,等.产科病房安全管理的潜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3,(16).

[4] 孙海燕.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12).

[5] 何 静.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差错事故[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8).

本文编辑:白 璐

R47

B

ISSN.2096-2479.2016.02.126.02

猜你喜欢
产科手术护理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之后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