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四诊信息客观化研究进展

2016-04-05 19:38徐思慧许峰巍许丽璇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客观化脉象胸痹

潘 晔,徐思慧,许峰巍,许丽璇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冠心病四诊信息客观化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objectifying information of four diagnostic methods about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潘 晔,徐思慧,许峰巍,许丽璇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对于冠心病的辨证以四诊信息为依据,传统中医四诊信息的收集依赖于医者的主观判断,并且受诸多因素的干扰。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收集四诊信息,将四诊信息客观化,可以为临床诊断与治疗冠心病提供客观依据。

冠心病;四诊;客观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或坏死,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中医四诊信息的收集有助于临床诊断疾病,传统中医对于四诊信息的收集往往依靠医者的主观判断,并且受到外界环境、光线等诸多因素的干扰[1]。因此我们借助于现代科技,通过精密仪器获得患者四诊信息,使中医诊断疾病更加客观、准确和规范,为临床辨证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量化的指标。

1 病因病机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八》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的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胸痹病位在心,临床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阴虚、阳虚,标实有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也可相兼为病,如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瘀互结、寒凝气滞等。邢雁伟等[2]采用聚类分析以及相关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69个症状进行分类并研究了证候要素的组合规律,结果发现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病机是气虚、血瘀和痰浊。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瘀和痰浊及标实证候要素及相关的证候类型比例在不断增加[3]。

2 舌 诊

《黄帝内经》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凡是人体内一切变化,必然有相应的征象显露于人的体表,因此在临床中我们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患者的外部情况可以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灵枢·脉度》云:“心气通于舌。”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心的气血盛衰可以通过观察舌的色泽、形态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舌的细微变化来观察心脏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陈朝晖等[4]通过对366例冠心病患者舌象观察发现,冠心病人可见9种舌色,即淡白、淡红、红、暗红、淡暗、淡紫、紫红、紫暗、绛紫,通过舌象的观察可以分析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指导辨证、遣方用药,并且能判断疾病预后。

此外临床研究发现通过观察舌下络脉长短、粗细、颜色以及迂曲程度可以用于区别冠心病患者临床证型,寒凝心脉证、痰阻心脉证舌下络脉多表现为细、短、颜色淡紫、轻中度迂曲;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痰瘀互阻证、气虚血瘀证舌下络脉以中长、粗、青紫紫黑、中重度迂曲为主;气阴两虚证、心气亏虚证、心阴亏虚证、心阳气虚证患者舌下络脉多表现为短、中细、颜色淡紫、轻度迂曲[5]。

3 脉 诊

瞿岳云等[6]通过对48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研究,共发现16种脉象,分别为弦脉、滑脉、虚脉、涩脉、弱脉、代脉、沉脉、迟脉、细脉、促脉、结脉、数脉、濡脉、紧脉、微脉以及雀啄脉,弦脉出现频率最高(70.83%)。冠心病心绞痛证素与脉象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但与促、结、代和雀啄脉的相关性无显著差别,脉象对证素的高特异性和低敏感性可指导临床辨证的脉症从舍。李思洁[7]通过对60例冠心病患者脉象观察发现,冠心病患者脉形最常见的分别为弦脉、结代脉、沉脉,与中医的胸痹心痛的脉象认识相匹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脉图参数呈正相关。郭睿等[8]以冠心病为切入点计算脉象波形的样本熵值,分析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脉象信号有无差异,结果表明冠心病脉诊信号的复杂度比正常组低,并且冠心病脉诊信号的形态变异性比正常组小,因此脉象样本熵参数可反映冠心病脉象的病理状态,并且窗口样本熵均值可以用于区分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的脉象。

4 面诊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人体的面部是脏腑精气上荣的部位,是心之气血外华之处,加上面部皮肤薄嫩,面部皮肤色泽的变化易于观察,因此通过面诊可以诊察心血管疾病。应用光电血流容积面诊仪与生物机能系统匹配可用来检测面部光电血流容积,面部光电血流容积指标可反映冠心病患者内在病理特点,为临床辨证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量化的指标[9]。曹燕亚等[10]通过对不同证型的冠心病患者面诊颜色特征研究发现,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面色指数变化具有一定特点,相对于气虚证患者,虚实夹杂证患者面部的红色指数显著升高,白色指数明显降低,痰瘀证患者面部红色、黑色指数显著升高,而白色指数明显降低。相对于虚实夹杂证患者,痰瘀证患者面部红色、黑色、青色指数显著升高,气虚证、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患者白色、黄色、青色指数升高。相对于痰瘀证患者,气虚证、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虚实夹杂证患者面色黄色指数明显升高,红色指数显著降低。

5 问 诊

许朝霞等[11]制定了中医心系问诊信息调查量表,利用此量表采集1 521例冠心病患者的问诊信息,对收集的问诊信息分析发现,冠心病问诊信息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该规律性与中医辨证理论基本一致。邵欢等[12]使用一种组合的优化技术进行中医问诊多标记数据的症状选择,相比于已有的多种算法显著提高,实现了冠心病问诊症候模型的建立,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断和其他多标记数据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

总之,实现冠心病中医四诊信息的客观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临床医生收集四诊信息和诊断冠心病的主观性误差,使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更加客观、准确和规范。

[1]刘国萍,王忆勤,赵耐青,等.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研究,2010,12(3):358-362.

[2]邢雁伟,王阶,衷敬柏,等.采用聚类分析和对应相关方法研究1 069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应证组合规律[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1):747-750.

[3]毛静远,牛子长,张伯礼.近40年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文献分析[J].中医杂志,2011,52(11):958-961.

[4]陈朝晖,张宏生,薛广.从9种舌诊浅谈对冠心病诊治的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9),110-112.

[5]史琦,陈建新,赵慧辉,等.212例冠心病患者舌下络脉征象与中医辨证关系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855-859.

[6]瞿岳云,孙智山,顾星,等.冠心病心绞痛脉象脉图与证素相关性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1),31-33.

[7]李思洁.60例冠心病患者脉图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4,38(1):78.

[8]郭睿,王忆勤,燕海霞,等.基于样本熵的冠心病脉象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0):3 015-3 017.

[9]胡志希,袁肇凯,陈宝珍,等.55例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病人面部光电血流容积检测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9),798-799.

[10]曹燕亚,李福凤,王忆勤,等.冠心病患者临床辨证面诊颜色特征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1 867-1 869.

[11]许朝霞,王忆勤,刘国萍,等.冠心病患者中医问诊信息的特征分析[C].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12]邵欢,李国正,刘国萍,等.多标记中医问诊数据的症状选择[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1,41(11):1 372-1 387.

(编辑:梁葆朱)

R244

A

1671-0258(2016)04-0078-02

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四诊信息客观化研究(20140063007)

潘晔,E-mail:phydfr@126.com

猜你喜欢
客观化脉象胸痹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中医舌象特征客观化研究领域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
中医舌诊客观化技术发展分析及应用探讨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民事司法视野下的“期待可能性”内涵探讨
105例弦脉的“计算机脉象仪”脉图参数分析
冠心病的脉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