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考核与奖励制度现状分析与反思

2016-04-06 12:24郑代良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工作量新建湖南

郑代良

(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湖南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考核与奖励制度现状分析与反思

郑代良

(怀化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基于时间性、公开性、区域性等标准,选取湖南省7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考核与科研奖励制度的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对比分析了高校教师科研考核与奖励制度的现状,反思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和科研评价中面临尴尬处境即办学目标地方应用型,考核评估科研核心型;科研考核传统学术化,评价重量轻质数字化;教师教学科研双困境,应用型转型处阵痛期。

新建本科院校; 科研考核; 科研奖励; 文本分析

一、引言

20世纪末期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纵向深化,同时为顺应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实现高等教育区域及空间布局的调整优化,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通过合并、重组、升格、改制、新建等方式批准设立了一批本科院校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000年至2015年5月,在短短的16年时间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扩展到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1]。“新建”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时代产物,其目的是“新型”,是基于传统高校办学模式的“转型”而走特色发展之路,这已是学术界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本共识。《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得出:通过合格评估科学有效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基本摆脱了传统学术型发展模式,朝着地方性和应用型新型道路迈进[1]。但是教育行政部门对新建本科院校评价机制或评估标准不“新型”,教师科研考核与奖励制度不“创新”,即对地方本科高校与教师评价的指挥棒没“转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阵痛期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换言之,教育行政部门和新建本科院校在年度考核、绩效分配、职称(职务) 评聘、工资待遇、岗位晋级考核等方面对教师科研考核还是基于原有的主导思想和考核标准等,即如果教师科研评价没有实现“应用型”,学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肯定会打折扣,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也将任重道远。那么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考核与奖励制度到底是一种什么现状,文章以湖南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来探究与思考。

1999年至2015年12月湖南省新建本科院校23所(其中公办18所,民办5所),占全省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64%①。基于时间性(政策文本的近三年颁布或修订)、公开性(政策文本的可查阅性)、区域性(高校所处的地域性)等标准,文章选取湖南省7所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考核与科研奖励制度的政策文本②作为分析对象以探究和反思高校科研评价的现状。

二、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考核的量化标准

目前湖南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对教师进行科研考核且量化,其目的主要体现为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推进学科专业高水平发展,真正落实技术岗位绩效工资与科研工作业绩相挂钩等,从而完善科研工作评价体系。怀化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和长沙师范学院等高校在科研考核方面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详见表1、表2和表3)。

表1 怀化学院各学科专业专任教师每三年应完成的最低科研工量额定计分(单位:分)

表2 湖南城市学院技术岗位三年科研工作量要求(单位:分)

表3 长沙师范学院各类考核对象基本科研工作量标准(单位:分/年)

从表1、表2和表3可知,3个学校在科研工作量考核方面都实行了量化标准,只不过是因计分标准不一样造成分值不一致,但考核强度基本上差不多。以人文社科类的副高职且具有博士学位者为例,怀化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和长沙师范学院年平均科研工作量分别为800/3、150/3和30分,只要每年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和发表2篇省级期刊或1篇北大核心期刊就基本完成科研工作量,即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省级期刊论文)怀化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和长沙师范学院的每项申报(2篇)分值分别为100(200)、10(20)和20(10)分,可知3所高校科研工作量考核力度从高到低分别是湖南城市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和怀化学院。同时上述3所新建本科院校在科研工作量考核方面也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即考核周期、考核要求和奖惩力度等不一样。

(一)科研工作量考核周期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工作量考核大部分以三年为周期,一部分高校以一年为周期,但每个学校的具体考核周期也不完全一致。怀化学院教师个人所应完成的科研工作量以三个自然年度(如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周期来定额;湖南城市学院技术岗位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量考核实行三年滚动考核制(如2014年、2015年分别考核当年,2016年考核当年工作量及2014年~2016年总工作量,2017年考核当年工作量及2015年~2017年总工作量);长沙师范学院的科研工作量每年考核一次,跨年度重复获的成果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补差。

(二)科研工作量考核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考核对象一般都要求达到基本的科研工作量,但每个高校的考核具体要求存在不一致。怀化学院考核对象一般只要三年内完成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及学位所定额的最低科研工作量即算合格,但正高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在考核周期(三年内),须在《怀化学院学报》至少发表1篇本学科论文;各学科专职研究人员每三年应完成的最低科研工作量额定标准为同级职称专任教师的3倍量,其中兼任了管理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酌情减量,但不得低于同级职称专任教师的2倍量;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图书资料与档案技术人员、校学报编辑专业技术人员、财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等)最低科研工作量额标准,按相应学科专业同级职称专任教师降一档要求,且中级职称不作要求。湖南城市学院则在完成三年科研工作量要求的基础上,副高及以下职称技术岗位人员同时当年完成的科研工作量不低于相应三年工作量要求的20%时考核为合格,有一项不满足要求视为考核不合格;1至4档技术岗位人员同时当年完成的科研工作量不低于相应三年工作量要求的10%,且在三年考核期内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考核合格(均需以湖南城市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且本人排名第一):①主持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②发表奖励标准在CSCD以上(含CSCD)的期刊论文1篇;③获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1项;④出版著作或主编教材1部;⑤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项;⑥横向项目累积进校经费自科在100万元以上,社科在50万元以上。另外需特别指出的是,该校规定:男年满58周岁,女年满53周岁(当年12月31日前)且职称为副高及以下的教师可不参与考核。

(三)科研工作量考核奖惩力度

为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科研竞争力,更大程度地提升社会声誉和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新建本科院校都较重视教职员工的科研工作量且实行程度不一的奖惩力度。怀化学院是每一个自然年度定量核算一次,超出基本科研工作量分值要求并属于奖励范围(比如省级期刊发表的论文,只计工作量,不予奖励)的科研成果实行奖励,奖励金额为奖励分数与奖励分值(奖励分值由学校根据当年财力确定,近几年为每分5元)的乘积;每三年(自然年度)周期性累积计量一次,计算结果作为学校个人绩效考核的直接依据。同时根据《怀化学院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怀院发〔2016〕27号)文件精神规定:完成了规定的科研工作量,可发放其对应职称的30%绩效基数,如未完成,由内设业务机构根据该教师实际完成的工作量与规定工作量的占比进行折算。湖南城市学院规定:各技术岗位人员在当年度完成科研分,可享受学校规定的相应绩效工资;年度科研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评先评优,由学校公布其名单,扣除不低于当年技术岗位绩效工资的15%(具体由各学院和机关教辅部门按二级分配制度执行);教授和博士科研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享受当年教授、博士补贴。长沙师范学院对科研工作量考核奖惩规定为:对年度超过基本科研工作量的部分,按超额部分积分的40%、20%转入第二年度和第三年度,另40%按每1分折合30元予以奖励;科研工作量年积分不足基本工作量标准的,每1分折合120元,从其岗位工资中扣除冲抵。

总的来说,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量考核标准因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制定不同的考核政策,考核周期既有一定缓冲时间的三年制(如怀化学院、湖南城市学院),也有严格执行的每年考核制(如长沙师范学院);考核要求方面既有达到最低科研工作量即可而无具体规定的(如怀化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又有既要达到最低科研工作量又需要满足其它严格条件的(如湖南城市学院,但同时该校又实行具有人性化的政策,即达到一定年龄且职称方面符合要求的可不参与考核);考核奖惩力度特别是惩处方面程度不一,如以上述3个学校的副高职称且拥有博士学者为例,较重的是湖南城市学院,次之是怀化学院,较轻的为长沙师范学院。

三、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奖励情况及对比分析

为了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发教职员工的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稳定和吸引科研人才队伍,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和质量意识,提升学校的科研影响力和办学核心竞争力,新建本科院校都对高水平、高质量、重大科研成果实施奖励并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制度。科研奖励范围主要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公开出版的学术著作;正式立项的科研项目;公开发表的创作作品、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创造成果(专利、软件著作权)、获政府奖励或采纳的科研成果等;同时科研奖励原则上应是以本校为第一署名单位且在职在岗的教职工为第一完成者,其它情形在可奖励范围内按一定标准折算奖励;同一科研成果按最高标准计奖,不重复奖励。

因科研奖励范围和种类较多,文章以学术论文奖和科研项目奖为代表来阐述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奖励的现状,详见表4和表6。

表4 湖南新建本科院校学术论文奖奖励主要标准一览表 单位:万元

表5 湖南大学高水平论著奖励一览表(2016年)

从表4和表5可知,湖南新建本科院校对发表在顶尖期刊或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学术论文实行重奖政策,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985、211高校的湖南大学奖励力度,以国际顶尖期刊 《Science》、《Nature》为例,湖南城市学院就超过了湖南大学的奖励程度,达到了100万,湖南科技学院和湖南工学院与其持平;衡阳师范学院和怀化学院紧随其后达到了40万;SCI论文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科技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怀化学院四个学校全部超过湖南大学的奖励力度,湖南科技学院最高甚至达到10万;被学界誉为国内最高水平的综合类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在其发表的学术论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都给予重奖,湖南科技学院与湖南大学一样每篇给予10万元奖励;从上述7所新建本科院校与湖南大学相比,唯一差别较大的是没有将ESI高水平论文纳入重要的评价体系。

从表6可知,新建本科院校对于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都给予配套资助且奖励,只不过是因每个学校的财力和校情等不同致使配套比例和最高限额有所不同,同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本上对地(厅)级项目及横向项目都不给予配套资助,说明新建本科院校还是大力支持或鼓励教师申报立项省部级以上政府资助的基金项目,既能最大程度的争取外来资金,又更能体现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和教师科研水平,还能为学校赢得良好的学术声誉。

四、结论与反思

综上对湖南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考核和奖励制度的现状分析,同时结合2016年4月7日教育部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认为中国高等教育“短板和软助也较突出”即“四不够,一不高”⑤,可知中国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和科研评价中面临尴尬处境和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办学目标地方应用型,考核评估科研核心型

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时代产物,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具有2个显著特点[2]:一是应用性,培养的人才要有应用能力,不能都搞学术;二是多样化,应用人才是多样化的,高校发展模式也应多样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强调“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所以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或奋斗目标基本上还是明确的,90%以上湖南省公办新建本科院校的奋斗目标都有共同的主题词——“特色鲜明”、“地方性”(或区域性)、“高水平”和“应用型”,但是在如何实现过程中出现理念动摇和“高不成、低不就”痛苦,一方面想办出特色,走应用型新型道路,但在师资不足(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紧缺)、专业趋同严重、人才同质化等现实困境下,高校既“特色”不出来,又“应用”不起来;二是极力追随精英大学办法模式,为争取更多的外来财政资金,为提高社会办学声誉,为争夺更多的优秀生源,必须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力。众所周知,不管是世界上权威大学排名机构还是国内知名的中国大学排行组织,其评价指标体系中占主要的都是学术声誉、论文发表、论文引用、教师学术水平等,不管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组织或公民、高校之间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实力其核心指标也是科研成就,包括发表了多少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了多少国家级基金项目,拿了多少科研成果奖励,是不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多少重点学科建设点等,正如刘老师所言“为什么会这么重视科研奖励呢,这主要在于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没有了这种需要,科研奖励就不会受到重视”[3]130,这也是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特别重视教师科研考核和奖励的主要原因所在。这些造成了新建本科院校既要走应用型新型道路又要走学术型老路,同时在“二条战线”上作战。

(二)科研考核传统学术化,评价重量轻质数字化

从考核周期、考核要求、考核奖惩力度和科研奖励范围与类型等方面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科研评价形式还是传统精英大学考核模式,只不过是考核要求或奖励层次低了点但考核的本质没有变,即还是看有没有高层次纵向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有多少项;有没有发表所谓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多少篇等,考核重量轻质数字化,“以刊论文”现象较为严重,没有很好体现“创新与质量”为导向,考核也没有跟“地方性”和“应用型”等办学定位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考核过分看重国际期刊发文、国外引文索引和国家级基金项目立项,如对《Nature》、《science》等期刊发文重奖,对SCI论文重奖等,奖励是没错,但这种奖励导向跟办学目标是不是相符有待商榷。“资助性奖励的制度模仿,使得不少院校尤其是一些教学型院校的科研评价,基本遵循‘普适性’的理论原则和‘数量中心’的实践模式。教学型院校模仿研究型大学,研究性大学模仿国际评价准则。最终导致众多大学的科研评价个性尽失、毫无特色,并直接影响了知识生产机制的创新和学术的可持续发展”[3]210。另外在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数据库和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期刊影响因子易主(汤森路透旗下的信息科技业务已属于Onex corp和霸菱亚洲投资公司) 的情形下,“学术界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建立更科学的科研评价标准,并且如何更科学地使用这些科研评价标准”[4],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也不例外。

(三)教师教学科研双困境,应用型转型处阵痛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强调“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把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作为重要制度”,真实的状况呢?2014年8月麦可思研究院联合腾讯对在校大学教师的数据显示,“八成高校教师感觉压力大,而压力的主要来源是科研项目和经济问题”、“科研、教学、收入成为当今青年教师所背负的‘三座大山’”[5];陈平原教授2012年在答廉思研究团队的提问“现在高校老师的压力都很大。老师的压力源,科研排第一,教学排第二”的原因时认为,“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由评价体系决定的”[6]。是的,现在高校教师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已处于科研与教学的双困境之中,其一“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规模快速扩张并逐渐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专任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突显出来”[7],导致现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为“站稳”和“站好”讲台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和上课之中;其二就是科研压力,这也是教师真正最大压力所在,因为科研成果会严重影响教师的年度评优、职称晋升、绩效津贴等,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教师追求发表高层次论文、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和争取重大成果奖励等,不是源于对学术的兴趣和科研使命所在,而是“功利所趋”和“利益所求”倒逼着教师搞科研,因此在考核机制与奖励导向下的科研评价,教师科研使命异化、价值取向偏移和学术精神世俗化,这必然冲击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育人为本的使命,影响了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科研考核机制和科研评价标准不“创新”、不“转型”、不“接地气”、不“多样性”和不“应用性”,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性应用型转型和新型道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这两个文件的精神主要包括“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以科学评价为核心,促进人才开发使用为目的”,“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论文”倾向,不将论文等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等,这些指导思想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考核与评价指明了新的方向,明确了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但是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进行考核与评价,是地方高校和学术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注释:

①根据湖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专题相关资料统计整理而成,http://zlbg.zt.hnedu.cn/list/914_1_1_20_37.html.

②7所高校的政策文本主要为:《湘南学院科研奖励制度(修订)》(湘南学院校发〔2013〕24号)、《湖南工学院奖励办法》(湖工政发〔2013〕62号)、《湖南城市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湘城院发〔2013〕93号)、《衡阳师范学院科研奖励办法》(院科字〔2014〕1号)、《长沙师范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长师字〔2014〕46号)、《怀化学院科研工作考核与奖励办法(修订)》(怀院发〔2015〕57号)、《湖南科技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湘科院党政办字〔2016〕30号).

③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是由汤森路透集团的前身、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ISI(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美国科技信息所)于2001年推出的一项文献评价分析工具,是一个基于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全球11380种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一般数据统计是以十年来计算的,每两个月滚动更新一次,主要根据“总引用次数”这个指标,在22个学科领域对国家(地区)、机构以及学者个人进行分析。

④衡阳师范学院对纵向和横向项目还实行科研项目奖励,奖励计算方法为:奖励金额(万元)=A×到校经费金额(万元)×0.4(万元);纵向项目奖励根据项目级别并按到校经费计算,其中国家级、部级、省级项目按A=1.5、1.3、1.0计算(注:省自科省市联合基金项目、院校联合基金项目、青年人才培养联合基金项目及地厅级项目不享受科研项目奖励);同时纵向立项资助项目奖励最高限额为:国家级重点、一般和青年项目分别为20、10和7万元;部级重点、一般和青年项目分别为6、3、2.1万元;省级重点、一般和青年项目分别为1、0.5、0.35万元。横向项目奖励按进校经费分段计算,10万元(含)以下部分按A=0.4计算,超过10万元的部门按A=0.2计算。这表明衡阳师范学院对部分科研项目实行的双重奖励,有力证明该校对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之大。

⑤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中指出,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中国高等教育问题依然不少,主要表现为“四不够、一不高”:其一,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不够,科研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不高,“短板”问题依然严重。其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是“软肋”。其三,高水平教师和创新团队不够,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不足,实现由量到质的新跨越仍是突出问题。其四,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不够,绩效评价不力,不少高校“等靠要”思想还相当严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其五,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不同类型院校学生对学习过程体验和就业状况满意度存在不平衡现象,“级差”现象明显。详见: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首次发布[EB/0L].(2016-4-7)[2016-7-27]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 _2016n/xwfb_160407/160407_sfcl/201604/t20160406_236891.html.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价绩效报告(摘要)[N].中国教育报,2016-4-8(7):高等教育.

[2]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困难[N]光明日报,2014-9-23(13):高等教育.

[3]杨光钦.学术生产数量繁荣的制度逻辑——基于某省地方院校科研评价制度的分析[D]:北京:北京大学,2012.

[4]姜澎.SCI易主,科研评价怎么办[N].文汇报,2016-7-21(7):教科卫.

[5]李莉.八成高校教师“压力山大”[N].北京晚报,2014-09-09(39):教育.

[6]陈平原.高校青年教师的处境及出路[J].社会科学论坛,2012(6):95-104.

[7]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新建本科成长之路如何走[N].光明日报,2016-4-28(15):教育数据.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eachers'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Reward System in Hunan Newly-built Local Colleges

ZHENG Dai-liang
(College of law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ihua University,Hunan 418000)

Based on the criteria of timeliness,openness and regionality,this paper selects the policy tex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reward system as the analysis object for 7 newly-built colleges in Hunan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eachers'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reward system,and reflects on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of newly-built college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That is,the orientation of running a university is locally applied,but the assessment is based on scientific research;the scientific revaluation emphasizes traditional academic research,while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emphasizes quantity and neglects quality;teachers are in a dilemma in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College applied transformation in the period of pain.

Newly-built Local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Reward; Text Analysis

C916

A

1671-9743(2016)10-0118-08

2016-09-28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国高校科研评价机制创新研究”(XJK012BGD016);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评价机制创新研究”(12C0837);怀化学院委托项目“社会科学评价机制科学化研究”阶段成果。

郑代良,1975年生,男,土家族,湖南溆浦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公共治理理论;科研评价与人才政策等。

猜你喜欢
工作量新建湖南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