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38例

2016-04-06 04:36李昕芹崔晓萍指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益母草舌质中医药大学

李昕芹,崔晓萍(指导)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38例

李昕芹1,崔晓萍(指导)2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陕西 咸阳 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目的:观察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用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结果:痊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结论: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疗效显著。

产后恶露不绝;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观察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10天以上,仍淋漓不尽者称为“产后恶露不绝”,西医称为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即晚期产后出血,属于产后常见病。恶露不绝容易导致产后感染、盆腔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宫腔粘连,甚则继发不孕等,影响家庭社会幸福[1]。笔者跟随导师用生化缩宫止漏汤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8例,均为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门诊患者,年龄21~40岁,平均28.5岁;病程15~60天,平均36.5天。足月顺产22例,剖宫产16例。症见阴道出血淋漓不尽2周以上,量或多或少,色黯或淡。妇科B超提示宫腔未见残留,子宫正常或偏大,内膜厚度0.5~1.0cm。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医妇科学》[2]中医诊断标准。产后恶露不绝是指恶露超过10天不尽,量或多或少,色淡或黯。通过妇科检查、B超及血HCG检查,了解子宫复旧情况,有无胎盘、胎膜残留,排除绒癌及恶性葡萄胎。

2 治疗方法

给予生化缩宫止漏汤。药用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0g,炮姜9g,益母草30g,枳壳15g,刘寄奴12g,重楼20g,焦山楂15g,甘草6g。脾虚型恶露不绝表现为恶露量多,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面色晄白,小腹空坠,舌质淡,脉细弱者加党参15g,黄芪60g;血热内扰型表现为恶露量多,色紫红,有臭味,舌质红,脉细数者,去炮姜,加黄柏10g,地榆10g;气血瘀滞型表现为恶露量时多时少,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暗,边尖有瘀点瘀斑,加蒲黄15g,五灵脂15g。临证加减后水煎400mL,早晚温服,连用7剂。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药新药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服药5天内恶露净止,各种中医症状消失。显效:服药5天内恶露明显减少(较原来减少2/3以上),中医症状明显减轻。有效:服药7天内恶露净止或恶露明显减少(较原来减少2/3以上),中医症状减轻。无效:服药7天,恶露无明显减少,中医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痊愈18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

5 典型病案

张某,女,33岁,已婚,2015年7月18日初诊。人流术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3天。7月3日于外院行人工流产术,仅少量出血后血净。7月5日始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暗红,偶有少腹隐痛,伴腰骶酸困,食纳夜休可,二便调,舌质黯边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天,经期5~7天,LMP2015-5-2,量中,色暗红,偶夹血块,经行腹痛(+),以经行第1~2天痛甚。生育史G1P0,于2015年7月3日行人工流产术。7月18日B超提示宫腔内可见液性暗区厚0.6cm。血常规、凝血4项均未见明显异常。妇科检查示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性液体,擦拭后见自宫颈口有活动性出血,子宫稍饱满,轻压痛,双附件未及明显异常。西医诊断为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中医诊断为产后恶露不绝(血瘀型)。治宜养血活血,化瘀止血。以生化缩宫止漏汤加味。药用当归12g,川芎10g,炮姜6g,桃仁6g,益母草30g,枳壳10g,焦蒲黄10g(包煎),五灵脂10g,川牛膝15g,焦山楂15g,重楼10g,刘寄奴10g,甘草6g。水煎400mL,早晚温服,连用7剂。8月8日复诊,服7剂后阴道出血较之前明显增多,2天后量转少,4天血止。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未诉不适。B超提示子宫及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内膜0.4cm。诉8月3日月经来潮,量色质同既往,经行腹痛(-),5d即经净。

6 讨 论

产后恶露不绝为产后常见病、多发病。人流术、剖宫产术、足月顺产等过程中由于创伤、失血、耗气等导致气血骤虚,瘀血内阻,故“多虚多瘀”为本病的病机特点。其发生主要是产后冲任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阻于胞宫、冲任,使得血不循常道,新血不得归经而妄行,故见恶露淋漓;出血日久气随血脱故气虚,气虚无力运行则瘀血留滞,瘀久化热。故产后恶露不绝病机不外气虚、血瘀、血热。生化缩宫止漏汤实则为生化汤和缩宫逐瘀汤化裁而来。生化汤为产后常用方,专为针对妇女产后多虚多瘀特点而创制[3]。如《成方便读》曰:“夫产后气血大虚,固当培补,然有败血不去,则新血亦无由而生......方中当归养血,甘草补中,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色黑入营,助归草以生新,佐芎桃而化旧。”缩宫逐瘀汤为陕中附院马桂文教授自拟创制,乃逐瘀止血之良方。方中当归养血活血,化瘀生新,温经散寒;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之气药;桃仁活血祛瘀;焦蒲黄化瘀止血;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两药相须为用,共奏活血祛瘀,推陈致新之功;炮姜色黑入营血,温经止血,而不致留瘀;川牛膝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加速瘀血排出;刘寄奴、焦山楂配伍加强散瘀止痛之功效。中药理研究证实,益母草可以明显增加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使子宫收缩频率、幅度及张力增加,促使子宫规律收缩,且收缩幅度增大,故可用于临床恶露不绝和月经不调的治疗[4]。枳壳、蒲黄配伍同样可以增强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益母草、枳壳、焦山楂为促进子宫收缩、排除瘀血恶露之主药,用量必须大,一般用到20g左右,益母草甚至可以用到60g,如果过少,则达不到该有的疗效。重楼为方中必用之品,药理研究证实为广谱抗菌药,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控制宫腔感染。然对于宫腔内有明显残留者,应尽快行清宫术,术后可用此方化裁,不可拘泥专方治疗。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8-230.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91-293.

[3] 徐慧芳,李道成,柯晓燕.加味生化汤防治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3,45(11):68-69.

[4] 郭鹏,高颖,张静泽,等.益母草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1):83.

R271.917.5

B

1004-2814(2016)10-0975-02

2016-05-27

猜你喜欢
益母草舌质中医药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妇科良药益母草
《江中中医药大学学报》简介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