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温经汤治疗痛经30例

2016-04-06 04:36李美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温经汤经行延胡索

李美娟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医医院妇科,江苏 南京 210006)

加减温经汤治疗痛经30例

李美娟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医医院妇科,江苏 南京 210006)

笔者用加减温经汤[1]治疗痛经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患者。18~25岁16例,26~38岁14例;未婚19例,已婚11例;病程4个月~20年。

诊断参照《中医妇科学》[2]。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

2 治疗方法

用加减温经汤。当归10g,白芍20g,川芎10g,吴茱萸5g,桂枝5g,牡丹皮10g,甘草5g,延胡索10g。寒甚者加艾叶5g,或肉桂10g易桂枝;气虚者加黄芪15g,党参10g;气滞者加乌药6g,香附10g;血瘀甚者加桃仁10g,红花10g;肝肾不足加山茱萸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经前1周开始服,7剂为一疗程,治疗4个月经周期统计结果。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痛经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痊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学习。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学习。无效:症状无改变。

4 治疗结果

痊愈2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5 典型病案

彭某,28岁,已婚,2014年3月8日初诊。平素月经周期尚规则,13岁月经初潮起至今每次月经来潮则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近2年服止痛药亦不能缓解疼痛,经行量少、经色黯而有瘀块,面色白,怕冷,舌黯苔白,脉沉紧。末次月经2月18日。妇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检查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证属寒凝血瘀,瘀血阻滞。治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方用加减温经汤治疗。当归10g,白芍20g,川芎10g,吴茱萸5g,桂枝5g,香附10g,延胡索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5g,生姜3g。7剂,经前1周服用。服7剂后当月行经小腹疼痛明显减轻且血块减少,诸症明显改善,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经期疼痛消失,血块消失,随诊半年未见复发。

6 体 会

痛经治疗首当止痛,但应根据寒热虚实经行止痛。痛经以实证为多,虚证较少。实证者不通则痛,虚证者不荣则痛,亦有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兼夹。加减温经汤方中当归、白芍、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川芎行气活血,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牡丹皮活血祛瘀,延胡索活血通络,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因此,加减温经汤治疗痛经疗效较好。

[1] 孟如.金匮要略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3-154.

[2]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1-133.

R271.917.5

B

1004-2814(2016)10-0977-02

2016-06-20

猜你喜欢
温经汤经行延胡索
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证大鼠局部微环境MMP-9、TNF-α、Collagen Ⅰ、Collagen Ⅲ的影响及其意义
经行吐衄的认识及临床辨治
储继军治疗经行头痛经验浅析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温经汤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概况
经行
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拆分延胡索乙素对映体中的应用
镉污染对延胡索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
经期为何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