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抚触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08 01:11林建荣张素兰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生儿

林建荣,齐 珍,张素兰,王 沁

(1湖北理工学院 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2黄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湖北 黄石 435003;3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婴儿抚触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研究

林建荣1,齐珍1,张素兰2,王沁3

(1湖北理工学院 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2黄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湖北 黄石 435003;3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 黄石 435003)

摘要:探讨婴儿抚触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为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和促进生理性黄疸的消退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黄石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按出生时间顺序随机选择60例分为对照组和抚触组,每组各30例。胎龄37~42周,体重2.7~4 kg,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8~10分,无窒息史,母婴健康,无合并症。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和常规护理方法;抚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抚触,观察2组新生儿胎便排出及排尽时间、体重、摄奶量、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和黄疸消退的时间。研究表明:将2组新生儿胎便排出及排尽时间、体重、摄奶量、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和黄疸消退的时间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婴儿抚触可以使新生儿胎便尽快排出及排尽;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加新生儿的吃奶量和体重;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和促进黄疸的消退。

关键词:婴儿抚触;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婴儿抚触是一种最自然、最经济、最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医疗技术。目前,许多国家成立了抚触机构,我国在近几年开展了对抚触的多方面研究和探索,主要研究对象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在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早期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1],有研究显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171 μmol/L的生理性黄疸可出现一过性的轻微脑功能改变,对早期脑功能及听力有影响[2]。针对新生儿早期胆红素代谢特点,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和促进生理性黄疸的消退。婴儿抚触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中的应用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黄石某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新生儿60例,按出生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抚触组,每组各30例。胎龄37~42周,体重2.7~4 kg,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8~10 min,无窒息史,母婴健康,无合并症,2组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基本情况比较

注:P>0.05。

表1表明,2组新生儿胎龄、性别、出生体重、身长、Apgar评分及健康状况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抚触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母乳喂养和常规护理方法。

1.2.1抚触组

连续15 d进行婴儿抚触,住院期间由专业护士完成,出院后由受过婴儿抚触专门培训的家长完成。每天2次,每次15~20 min。

1)新生儿抚触的环境要求:关闭门窗,婴儿室的适宜温度为28~30 ℃,适宜湿度是50%~60% ,冬天需有暖气或取暖器。室内最好放有轻松愉快的音乐。

2)抚触前准备:婴儿全身裸露,置于仰、俯卧位,在安静、舒适、温馨的环境下对婴儿进行按摩。操作者带着快乐的心情和由衷的笑容,用安慰性语言和亲切的目光与新生儿进行交流,使新生儿始终处于安静、愉快的状态;取下佩戴的饰品如戒指、手镯等有可能伤到新生儿肌肤的饰物;短指甲;用流动水净双手,倒取少许润肤油于掌心,双手互相揉搓,使双手温暖,以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3)婴儿抚触的顺序:头面部—胸部—腹部—四肢—背部—整理婴儿。

4)基本手法(每个部位操作4~6次):

①头面部抚触: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滑动,从下颌中央向外侧、向上滑动,两手掌从前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停止于两耳乳突处,轻轻按压。

②胸部抚触: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侧向对侧的外上侧滑动至婴儿肩部,交替进行。

③腹部抚触:两手自左腹部自上而下画“I”,交替进行;两手分别自左上腹经右上腹滑向右下腹;右手指腹自左上腹经右上腹、右下腹滑向左下腹,两手交替进行(注意: 新生儿腹部按摩必须待脐带结扎部位的结痂脱落,方可进行) 。

④四肢抚触:双手抓住上肢近端,边挤边滑向远端,并揉搓大肌肉及关节;两手拇指指腹从手掌面跟侧依次推向指侧,并提捏各手指关节。同法依次抚触对侧上肢和双下肢。

⑤背部抚触:婴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从背部上端开始逐渐下移到臀部,最后由头顶沿脊柱抚触至臀部,上下滑动4次。

1.2.2对照组

除不进行抚触外,其喂养方式和护理方法均与抚触组相同。

1.3观察指标

1.3.1胎便排出及排尽时间

分别观察抚触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胎粪排出时间以及胎粪完全排尽的时间,并做好相关记录。

1.3.2体重

分别于出生时及第7、第14 d早晨7点喂奶前,即空腹时,称2组新生儿的裸重,并记录。

1.3.3摄奶量

分别观察2组新生儿摄奶量,并做好相关记录。

1.3.4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及消退时间

分别记录2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和完全消退的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组新生儿胎便排出及排尽时间、摄奶量、体重、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及完全消退时间比较分别见表2、表3、表4、表5。

表2 2组新生儿胎便排出及排尽时间

表3 2组新生儿的摄奶量

表4 2组新生儿体重

表5 2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及完全消退时间

3讨论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胆红素产生的量过多和葡萄糖糖醛转移酶发育不成熟引起的,同时也与肝细胞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不足使未结合的胆红素在体内集聚、形成胆红素的能力低下、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不成熟、胆红素在肝肠循环增加等因素有关[3],即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早期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1]。新生儿抚触是经过科学指导的、有技巧地对新生儿全身皮肤按摩,通过抚触者双手对新生儿各部位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按摩,让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入大脑。除了皮肤接触外,同时伴有视觉、听觉、动觉、平衡觉的刺激,使新生儿得到感触的满足和情感的安慰,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4]。

3.1婴儿抚触可促进新生儿胎便排出

表2表明,抚触的新生儿和未抚触的新生儿的胎便排出及排尽时间存在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说明婴儿抚触可促进新生儿胎便排出。其机理是:抚触特别是腹部的按摩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使新生儿胎粪排出次数增加,加快新生儿胎粪的完全排出速度,减少胆红素的再吸收,从而促使新生儿胎粪尽快排出,缩短胎便完全排尽时间。

3.2婴儿抚触使新生儿摄奶量和体重增加,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

表3表明,出生后第1 d和第2 d抚触的新生儿和未抚触的新生儿的摄奶量进行比较无显著的差异,第3 d以后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4表明,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无显著差异,出生第7 d和第14 d 2组新生儿的体重进行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说明婴儿抚触使新生儿摄奶量和体重增加,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其机理是:婴儿抚触可以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使胃泌素和胰岛素等分泌的水平增加、婴儿吸收食物的能力提高,从而使摄奶量增加;抚触还可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5], 有利于新生儿营养的补充,从而使新生儿体重增加;新生儿血清白蛋白增多,可加速胆红素的结合、排泄。

3.3婴儿抚触可降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生率,促进生理性黄疸提前消退

表5表明,2组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发生率及完全消退时间进行比较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说明抚触可使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缩短,降低黄疸发病率,从而减少黄疸对新生儿产生危害[6]。其可能的生理机制是:抚触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使婴儿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随粪便排出;婴儿抚触可以使迷走神经的张力增加,使胃肠道激素的释放增加,有利于胆红素的排出。这些都可以使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提前消退,缩短生理性黄疸的时间,减少生理性黄疸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研究与文献报道一致,说明婴儿抚触有利于新生儿黄疸的消退,有临床意义。婴儿抚触是一种自然、新型的集医疗与保健为一体的护理操作技术,它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机体免疫力,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并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婴儿天生的需求,让婴儿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7]。同时,婴儿抚触成本比较低,学习容易,操作便利,家长可以学习,由其亲自给婴儿抚触,这可以使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家长与婴儿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能够以最好的方式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有推广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高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项指标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2,2(19):121-122.

[2]张竹君.探讨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峰值安全范围[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267.

[3]葛敬霞.游泳及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4):443- 444.

[4]胡亚平.新生儿抚触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16):16.

[5]林茂英,曹惠琴,刘丽珍,等.抚触疗法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24-25.

[6]马彩莉,王红红.婴儿抚触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2):190-192.

[7]刘迎,杜光,王继彦,等.新生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4598-4600.

(责任编辑吴鸿霞)

Application of Infant Touch in Treatment of Newborn Physiological Jaundice

LinJianrong1,QiZhen1,ZhangSulan2,WangQin3

(1School of Medicine,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2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Huangshi,Huang Hubei 435003;3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Huangshi,Huangshi Hubei 435003)

Abstract:Objective: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ant touch in physiological jaundice the scientific reference will be provided for making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hysiological jaundice of newborn and to promote regression of physiological jaundice.Method:60 newborns who were born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 in 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Huangshi were selected an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birth order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ouch Infant group,each 30 cases.Gestational age 37~42 week,weight 2.7~4 kg, Apgar score of 8~10 score at birth,No asphyxia,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without complication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breast feeding and was nursed by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The touching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soft touch.the two groups of newborn babies stool discharged time,exhaust time,weight,milk quantity,The incidence of physiological jaundice and the time of jaundice subsided were observed. Result:Two groups of newborn babies stool discharged time and exhaust time,weight,milk quantity,The incidence of physiological jaundice and the time of jaundice subsid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Infant touch can enable the newborns discharged and exhaust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improve the digestive system function,increase the milk quantity and weight of newborn infants,which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physiological jaundice and promote the regression of jaundice.

Key words:infant touch;newborn;physiological jaundice.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565(2016)01-0051-04

doi:10.3969/j.issn.2095-4565.2016.01.012

作者简介:林建荣,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儿童保健。

基金项目:黄石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A069-2)。

收稿日期:2015-09-07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CRP检测与新生儿感染的关联性
浅议新生儿沐浴抚触的临床观察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