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整合,构建灵动简约的课堂

2016-04-08 17:29侯玉莲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老舍草原词语

侯玉莲

每当面对一篇新课文时,教师总是习惯性地精细阅读,同时为求课堂的大容量、大视野、大境界,为自己的设计累加各类资料。在这一过程中,课文被读厚了,大量信息源源不断地冲击着学生的双眼和大脑。但是,这样的方法会让学生不堪重负,苦不堪言。《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我认为,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并不是不断累加,有时恰恰相反,简约灵动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让他们在清晰的思维活动中主动汲取与吸收、乐于倾吐,形成富有个性特征的体验和素养。正如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

在教学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课时,我尝试着凝练文本,组织学生在脉络清晰的课堂中自由放飞心灵,追寻自己想知道、想学到、真正需要的知识。

一、词串引路,促进整体认知

词语教学曾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但随着学生升入高年级,词语教学悄然退出了有限的40分钟课堂。这种淡化源于教师对词语教学的轻视,认为高年级学生早已具备了识字能力,无须再大费周章。其实,作为构成句子、语段最小的组成单位,词语依然值得学生去体悟、去积累,并学会灵活运用。不挤占学生学习词语的时间,并创造性地整合,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扎实有效,为后面的阅读教学奠定基础。在高年级段,词语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分组归类,这种方法便于学生轻松识记一串相关联的词语,并借助同组词语回忆课文,既而对文本形成较为清晰的整体感知。

研读课文,我认为《草原》一课的词语可以从“草原景色美”“作者回味美”“蒙古人情美”三方面进行整合归类。以下是导学单上呈现的预习课文部分:

(1)可爱、清鲜、明朗。

(2)一碧千里、并不茫茫、柔美、渲染、勾勒、翠色欲流、流入云际、行车洒脱。

(3)满心愉快、高歌一曲、惊叹、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诗。

(4)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欢呼、飞驰。

(5)热乎乎地握着、亲热、拘束、大方、羞涩、会心的微笑。

(6)敬酒、套马、摔跤、舞蹈。

(7)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我将分类整合后的词语一组一组地呈现,让学生先读一读,说说哪些读懂了,哪些不理解,每组词语集中指向什么,再引导他们借助每组词语回忆课文的相关段落,在半扶半放中初步复述课文,进而厘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全文。这样的设计看似简单,实则赋予了学生更加广阔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激起他们更多的自我体验和感悟,并在复述中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这时候的词语不再是冷冰冰的符号,而是作为具有生命力的表达载体,融入了学生的认知积累中。

二、明晰主线,加深自我感悟

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草原》一课有很多值得开发的认知点。面对这种信息量大、表达形式丰富的课文,我们切不可随“文”逐流,处处设置赏析点和语用训练点,而应理出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围绕学段要求和单元主题适当设置品悟和语用迁移的练习,有重点、有目标、有过程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文字里走几个来回。在这样的简约教学中,学生才不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细读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迷人的草原风光、热情的蒙古族人民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俗,还有生动的比喻、真挚的抒情、详略得当的行文、紧凑的结构等等,适合我们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语用迁移训练。如果教师仅以这些信息组织课堂教学,驻足于“草原的景美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让人想高歌同时又想低吟?”“什么会轻轻流入云际?”等支离破碎的随意发问,只会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法静下心去享受课文的诗意。

因此,我们有必要充分发掘这篇课文所具备的而其他课文没有的阅读练习实践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这篇课文的作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做了如下设计:在文中老舍通过文字呈现的,正是前文七组关键词所概括的七个细节,这七处可以再次重组为“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这些画面都指向了一个字:美。因此,美成了教学《草原》的一条线索。语言美,是老舍抓住了特点生动叙述;草原美,是草绿地广;人美,是热情好客,盛情招待。而这美的语言、美的风景、美的人,都给了我们一种意境。你看那草原:“天是一尘不染的蓝,草是一碧千里的绿,羊是纯洁无瑕的白……”老舍说:“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再看那彩虹般的迎客场面、热情的民俗表演,以及喝不尽的奶茶、美酒,都是一种美的氛围。在这样的主线指引下,学生始终处于课文的唯美意境中,仔细探寻意境美的源头,顿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循着意境,追寻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思绪,让“大容量”变“高质量”,学生摆脱了教师穷追不舍的提问,学得主动,学得有味,在简约的课堂中自由放飞思绪,进行语言实践,内化了语用能力。

三、去粗取精,增加文本厚度

作为西部风情主题单元的第一课,《草原》承载着重要的宣传重任。为强化学生对主题的认识,在备课时,我设想可以引进作者介绍、草原风光图、诗句,以及一些体现民风民俗的介绍性文字,甚至播放一些与草原有关的视频等等。可以拓展的都想搬过来,让学生一饱眼福、耳福,从内心产生对西部的向往。当代教育家、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姓语,任何一切语文活动都应围绕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展开。”因此,在引入课外资源时,教师要有所甄选、舍得放弃。对于有些资源,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搜集,让学生自主完成。如课文中的美术术语“渲染”和“勾勒”等词,我们就应将词典里的解释全部告诉学生,只需简单地解释,让学生了解其用笔特点和呈现形式即可。又如,有学生会对“陈巴尔虎旗”提出疑问,这时,我们只需让学生明白“旗”是一个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陈巴尔虎旗”被人们誉为“天堂草原”。简约的解释,不会让这个词“喧宾夺主”,更不会冲淡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

另外,增加阅读厚度的方式还有课后延伸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几篇主题相关、表达方式相似的美文或片段,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读写迁移环节。似乎一堂语文课不设计仿说、想象说、仿写、续写、补白等环节,就不是语用意义上的课堂。我认为,在课堂阅读中有机融入一定的练说练写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有着指导和促进作用。

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习作能力的要求已不再是对语段进行精雕细琢,而是应关注整篇的布局、选材的严谨。如果我们一味沉浸于老舍生动的比喻、优美的抒情等写作方式的阅读、写作指导上,必然会降低学习要求,同时耗费学生精力。如果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试着用语言营造一种氛围,倒是给予了他们较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将那些无足轻重的追问、阐述、仿写,毫不留情地置于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主题引领下的自主阅读体验。在这样灵动、简约的课堂里,学生一定会学习得轻松、愉快。

猜你喜欢
老舍草原词语
北平的秋
容易混淆的词语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找词语
老舍的求婚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