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化常识题巧解

2016-04-09 07:11福建王丽芳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谥号官职帝王

福建 王丽芳

高考文化常识题巧解

福建 王丽芳

2015年全国课标卷的文化常识题夺人眼球,设置该题有利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语文修养。由此,文化常识题成了高考备考热点之一。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这道新题型的备考,许多师生都很茫然,以为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记多少算多少。有感于此,本人试图找出文化常识题解题的钥匙,以就教于方家。

一、联系教材巧拓展

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教材提供了许多文化常识,联系教材拓展迁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2015年新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北史·来护儿传》第5题B选项: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联系我们都很熟悉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其中“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阙,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又如《长恨歌》:“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再看“诣阙”,“诣”,有“到……去”“前往”之意,如《促织》:“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诣阙”可指赴朝廷,例如《汉书·朱买臣传》:“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学生若能熟记课本知识并加以联系,不难推断2015年新课标卷Ⅱ文言文阅读第5题B选项是正确的。

【真题归类】职官及任免

1.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三秩,即三级或三等。

2.御史大夫,秦代开始设置此官职,以后历朝多沿用,主要负责对百官进行监察和纠劾。

3.翰林,我国古代文官,常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修编国史等,并备皇帝咨询。这一职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

4.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5.古代对官职的任命、升迁和罢免均有不同的表述。其中,“拜”是按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擢”是在原官上提拔,“领”是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6.转,是指官职调动,古人尚右边,以右为尊,左转指贬官。

7.“辟”“除”“徙”等词语均含有任职的意思:“辟”表示被征召并授予官职,“除”表示任命、授职,“徙”表示官职调动。

8.乞骸骨,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为古代官吏自请退职之说。

9.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有时也指官员提前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亦称为致事、致政、休致等。

10.“出”和“入”都是我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出”一般是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

【真题归类】学校及科举

1.太学,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学府,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开始建立。

2.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3.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4.乡贡进士,是指礼部贡院所举行的进士考试的未能及第者。参加这一层次的考试需经乡试、府试两级选拔。

5.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6.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7.“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会同全国举人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

二、追根溯源巧梳理

如果在所做习题的基础上,追根溯源,一而二,二而三,就有可能拔出萝卜带出泥,理清这一类文化常识的发展脉络,从而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这一类文化知识。比如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5题选项: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再如2015年新课标卷Ⅰ第5题C项: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这三个选项同时涉及古人的“名”“字”与“号”。那么这三个字有何关联呢?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周道也。”古人幼时命名,“名,自命也。”一般来说,名是留着自称的,对人称自己的名,是一种谦虚与礼貌。比如,据《论语》记载,孔子为显示自己对“圣人”的谦让有礼,在学生面前常自称“丘”。“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如西汉李陵《答苏武书》:“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子卿是苏武的字。由以上知识可知,2015年新课标卷Ⅱ第5题A选项是正确的。

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诸葛亮字孔明,屈原名平字原,亮与明,平与原,都是同义词。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人称“谪仙人”。帝王的号,除了尊号之外,一般还会有谥号、庙号和年号。其中,谥号并非帝王的专利,古代王侯将相、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也叫“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谥号有褒贬,像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厉、灵、炀都是恶谥。由以上知识可知,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5题B项是正确的。

【真题归类】姓名和称谓

1.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2.未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冠”。

3.文言文中,人名称谓前往往加上籍贯名称,如‘咸宁侯仇鸾’,“咸宁”是籍贯,“侯”是封号,“仇”为姓,而“鸾”为名。

4.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5.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6.“至顺”是元宁宗的年号,帝王年号纪年法是中国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国君改用新的年号称为“改元”。

7.先帝,指当朝皇帝已经去世的父亲。

1.“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平民死亡称“死”。

2.丁母忧,指遭逢母亲丧事。父母死后,子女要为父母守丧,一般三年,官员还需要辞官。

3.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一般不可指其他儿子。

4.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出师表》“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亦为此义。

5.从弟,指同曾祖父或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即堂弟。

6.“庶”旧指宗族中嫡亲以外的支属,与“嫡”相对,如“庶子”指非正妻所生的儿子。

7.荫,古代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

8.男、伯,都是中国古代的爵位。爵位是对宗室及功臣的封赐,据记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则因朝代而异。

印度教社会本身存在着高度的多样性,为了达成建立大一统的印度教国家这个目标,首先就必须树立统一的印度教基本概念和行为准则,以便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包纳进“印度教特性”之中去。通过将食素视作统一的行为标准,也能够加强“印度教徒”的身份识别,巩固社群认同。

9.袭爵,继承爵位。按规定,第一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爵位;其余继承人减三等袭爵。

10.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作国家的代称。

【真题归类】天文地理

1.闰月,农历中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称为“闰某月”。

2.三鼓,即三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做五更、五鼓。三鼓,是指23点至次日1点。

3.蛮,即南蛮,指南方少数民族。古汉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东南西北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夷、蛮、戎、狄。

4.中土,意为国之中、天地之中。古指中原地区,是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5.江右,古时以面朝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东称为“江左”,长江之西称为“江右”。

6.文中“河北”指黄河以北,与《鸿门宴》中的“将军战河北”中的“河北”所指范围基本相同,与现在行政区域“河北”不同。

三、根据语境巧推断

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题,应该让考生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体察辨析,加以推断,而不是一味要求考生死记硬背。比如福建省2016届高三语文练习卷Ⅰ,节选自《北史·李韶传》的文言文阅读第5题D选项: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在他们生前根据其功绩或德行获得的称号。

我们看原文:

……正光五年,卒于官,年七十二。诏赠帛七百匹,赠使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司空公、雍州刺史,谥曰文恭。既葬之后……

由该句可知,李韶是死后被追赠为文恭的。那么这个谥号就不可能如D项所言,“在他们生前根据其功绩或德行获得的称号”,因此,即便考生没有掌握“谥号”相关知识,也能联系上下文推断出该选项是错误的。所以,在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基础上,联系原文,仔细辨析,当为解题之必备技巧。

总而言之,如果能够熟记教材中的相关古代文化常识,并联系教材加以拓展,就能顺藤摸瓜;文言阅读训练时追根溯源加以归类梳理,能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有效记忆;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根据语境加以推断,则正确解答文化常识题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谥号官职帝王
走,去抓帝王蟹
宰相这一官职怎么来的?
谥号
古代的任免升迁
她与帝王为邻
帝王蝶的疯狂迁徙
漫话谥号
西夏佛经所见官职名人名述考
辽太祖尊号谥号考辨
说“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