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关键词识病句

2016-04-09 07:11海南陈胜全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16年4期

海南 陈胜全

“呆若木鸡”境界高

识病句

海南 陈胜全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必考点之一。病句主要有六大类型,其中,语法角度有四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义角度有两种: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一般地,识别病句多从语法或语义的角度入手,有具体的标准和方法可循。但面对高考病句题,如果按不同类型病句的标准和方法去逐一识别,费时费力。如何化繁为简、快速有效地识别病句呢?

其实,不同类型的病句,往往有较明显的关键词(或标志性词)出现,注意审看句子中的关键词(或标志词),就可以发现相应的语病。下面,以全国各地部分高考题为例,简析通过审看关键词(标志词)识别病句的方法。

一、看主语。通过审看句子中有无主语、或主语前后是否一致,可以发现成分残缺(缺主语)、结构混乱(中途易辙)、表意不明(有歧义)、搭配不当等语病。

(2015·新课标卷Ⅰ)14.C.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审看各句虽然都有主语,但与后面的谓语动词搭配起来看,就会发现后一句“人们引起思索”有不妥,“思索”的主语是“人们”,而“引起”的主语应该是“这类形象”,属于搭配不当或结构混乱。可修改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或去掉“引起”,由“人们”作主语。

(2015·新课标卷Ⅱ)14.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审看各句,前两小句的主语都是“地坛书市”(第二句承前省略),第三小句缺主语,补出来与前不一致,应是“市民”。很明显,属于结构混乱(中途易辙)。修改时,后小句添上主语“市民”即可。

二、看谓语。通过审看句子有无谓语动词(或动宾短语)、谓语动词与主语或宾语的搭配情况,可以发现成分残缺(缺主语、谓语、宾语)、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等语病。

(2015·安徽卷)17.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审看句子的谓语动词(或动宾短语),可以发现动词“解决”后面缺宾语中心语(“利器”是前面“成为”的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修改时,可在“上涨”后面加上“问题”一词,作“解决”的宾语中心语。

三、看宾语。通过审看句子中有无宾语(中心词)、与前面的主语或谓语动词是否搭配,可以发现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不一致)、结构混乱(藕断丝连)等语病。

(2015·广东卷)3.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审看各个分句的宾语,可以发现最后一句宾语“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与前面的动词“维护”不能完全搭配。其中,“维护”可以搭配“合法权益”,但是不可以搭配“合理要求”,可改为“满足合理要求”。同样,这个病句也可以通过审看谓语动词的方法识别。

四、看并列词。通过审看句子中的并列词语(短语),就可以发现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并列名词作主语或宾语与谓语不能搭配;并列主语与宾语不一致;并列动词作谓语,与主语、宾语不能搭配)、不合逻辑(概念并列不当或相互交叉包含)、结构混乱(结构不一致)等语病。

(2015·江苏卷)2.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审看句子中的并列词“接受、理解、掌握、转化”,可以发现四个词的逻辑顺序有问题,应是先“理解”,再“接受”,语序不当。修改时,应调整为“理解、接受和掌握并转化”。

(2015·天津卷)4.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审看句子中的并列短语“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可以发现这四个概念并列不当:“历史物品”应包含“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应包含“历史图片”。相互交叉包含的概念并列,不合逻辑。修改时,可将这部分改为“结合历史物品(特别是文字资料和历史图片)、历史人物”。

五、看数量词。通过审看句子中的数量词,推敲它修饰的相关词语,可以发现语序不当(修饰不明)、搭配不当(倍数、约数用错)、表意不明(歧义、重复或矛盾)等语病。

(2015·江苏卷)2.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审看句子中的数量词,可以发现“30个”后面有两个修饰对象“国家”“领导人”,究竟修饰哪个呢?表意不明(有歧义)。修改时,如果“30个”指国家,可以在“领导人”前加上“多位”;如果“30个”指“领导人”,可修改为“30位”。另外,前一个句子成分残缺(缺宾语中心语),应在“70周年”后加“纪念日”。也可以说主语(5月9日)与宾语(70周年)不一致,加上“纪念日”,主语和宾语就一致了(用看主语或宾语的办法亦可识别)。

六、看否定词。通过审看句子中的否定词,结合全句意思,就可以发现不合逻辑(否定不当、表意相反)、语序不当(否定词位置不当)等语病。

(2014·浙江卷)4.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审看最后一句有否定词“不”,推敲句意,“不被念歪”这是对的,但加上“提防”就不对了。“提防”的应该是“被念歪”,所以“不”字否定不当,不合逻辑。修改时,可直接删掉“不”字。

七、看关联词。通过审看句子中的关联词,根据前后句意,就可以发现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的位置不当;表承接、递进前后关系不当)、搭配不当(前后关联词不搭配)、不合逻辑(强加关系、滥用关联词)等语病。

(2014·广东卷)3.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审看句子中的关联词“不仅”“还”,分析前后句意,递进关系反了,前后内容倒置,语序不当。修改时,将“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与“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交换位置。

八、看介词(介词短语)。通过审看句子中的介词(介词短语),根据句意和结构,就可以发现成分残缺(缺主语、缺宾语中心语)、结构混乱(漏用滥用介词、句式杂糅)、语序不当(介词位置不当、主客颠倒、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前或后缺呼应的介词)、表意不明(歧义)等语病。

(2015·天津卷)4.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审看句子中的介词“由于”,与后面的“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整个句子无主语,成分残缺。修改时,去掉“由于”,让“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作主语。

九、看两面词。通过审看句子中的两面词,结合前后语义,就可以发现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不合逻辑(前后矛盾)等语病。

(2015·新课标卷Ⅱ)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审看句子中的两面词“好坏”,有“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和“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坏”两种情况,而前文“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只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的标准,一面对两面,搭配不当。修改时,根据前文,应删去“坏”字。

十、看指代词。通过审看句子中的指代词(也包括人称代词),结合前后文,就可以发现表意不明(指代不明、歧义)、不合逻辑(主客颠倒)、成分赘余(代词多余)等语病。

(2015·湖北卷)4.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审看句子中的指代词“前者”,究竟指代什么呢?前面没有关于“前者”“后者”的分别表述,只有“当……时”的介词结构中有“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两种情况,那么“前者”就应指代“社会经济发展”。但从句子意思上看,前面因为“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出现了后面的结果,那结果按理应是选择“林地保护管理”。很明显,句子表意不明(指代不明)。修改时,可以将“前者”调换为“林地保护管理”;也可将“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调换位置(并将“前者”调换为“林地保护管理”)。

十一、看特殊助词。通过审看句子中的特殊助词(主要是“的、了”),结合句子意思,就可以发现成分残缺、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表意不明(漏用助词)等语病。

(2015·湖北卷)4.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审看前一个分句中的助词“了”,放在动词“实施”后构成动宾短语,单独看没什么问题,但分析第二个分句的谓语动词“是”缺少主语,成分残缺。经分析,“是”的主语应是前面的“《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如何将前一小句的动宾短语变成名词短语作“是”的主语呢?修改时,将“实施了”改为“实施的”即可。

十二、看同义词。通过审看句子中有无同义词(或含义有重叠的词),可以发现成分赘余(语义重复)、不合逻辑等语病。

(2015·广东卷)3.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审看最后一句,“禁止”和“不得”是同义词,二者并用,成分赘余(语义重复)。同时,从逻辑事理上看,“禁止”的应是不好的情况,而“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是好的情况,如果“禁止”,不合逻辑。修改时,“禁止”与“不得”任意删除一个即可。当然,该句用“看否定词”的方法也可识别。

十三、看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通过审看句子中的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可以发现语序不当、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语病。

(2015·山东卷)5.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审看句子中“女儿”前面的定语词,由近及远分别是“工人的”“身患重病的”“一个”。其中,有两个定语限定对象不明,导致表意不明:“一个”是指“工人”,还是指“女儿”?“身患重病”的是“工人”,还是“女儿”?修改时,根据表意的不同,有多种修改法。

病句形式千变万化,识别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的从关键词(或标志词)入手识别病句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快速切入,准确判定。当然,关键词(或标志词)除了这十三种外,还有其他如“看多音词多义词”等,鉴于高考题有限,前面十三种情况中还有很多细的类型(或典型词例、句例)无法全部涉及,只能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希望通过以上例析,大家能形成通过审看关键词(标志词)识别病句的强烈意识,多积累一些典型的关键词(标志词),掌握恰当的分析方法,以便实战时轻车熟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

“呆若木鸡”境界高

要是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这个词。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篇》,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子是否训练好了,纪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但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的影子,马上就紧张起来,说明还有好斗的心理。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忍耐不住,再次去问,但还是不行,纪子认为这只鸡还有些目光炯炯,气势未消。这样又过了十天,纪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宣王就把这只鸡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掉头就逃。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实际上却有很强的战斗力,貌似木头的斗鸡根本不必出击,就令其他的斗鸡望风而逃。可见,斗鸡的最高境界便是“呆若木鸡”。

庄子的这则寓言很有趣,同时也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人不由得想到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

(摘自新华网,有删改)